英伟达在ces 2025上宣布为游戏玩家、创作者和开发者推出全新geforce rtx 50系列gpu。作为核心aic之一,耕升也同步推出了新一代geforce rtx 50系列产品,包括炫光、踏雪、追风等系列,以满足不同需求的用户进行选购。
追风系列是耕升主打性价比的系列,geforce rtx 5080 追风延续了经典红黑配色外观,硬朗风格一如既往,内敛不失格调。其搭载英伟达blackwell架构gpu,全新的光线追踪搭配升级后的dlss4,在reflex 2技术的加持下,进一步助力玩家畅爽高帧率低延迟的游戏体验。
rtx 5080简介
geforce rtx 5080搭载的是gb203,与rtx 4080的ad103相比,芯片面积差不多,gb203是378mm²,ad103是378.6mm²,晶体管数量也相近,分别为456亿个和459亿个,晶体管密度则分别为120.6mtr/mm²和121.2mtr/mm²。
完整的gb203 gpu包括7个gpc、42个tpc、84个sm、以及8个32位内存控制器,共有10752个cuda核心、84个第四代rt core和336个第五代tensor core、336个纹理单元、以及112个光栅单元。如果与ad103做比较,会发现gb203的结构上稍微有些不同:同样是7个gpc,不过gb203的tpc和sm数量有所增加,原因是tpc和sm全部换成了6个和12个(ad103有1个gpc仅有4个tpc和8个sm),所以总数略有增加;显存位宽都是256-bit,但是gb203支持新一代的gddr7,带宽有不小的增长;另外还新增了ai management processor。
与过往不同,rtx 5080在核心计算部分启用了全部的单元,英伟达没有做削减。相比上一代rtx 4080相比的9728个cuda核心增加了1024个,增幅约为10.5%,基础频率和加速频率分别为2295mhz和2550mhz,比原版增加了90/50mhz。另外显存容量将保持在16gb,显存速率将从22.4gbps提升至30gbps,对应的显存带宽从717gb/s提升至960gb/s,整卡功耗也有些许提高,从320w升至360w。
ada lovelace和之前的gpu架构上,在h.264和h.265视频中提供了对4:2:0色度采样的支持,blackwell架构则增加了编码和解码4:2:2色度采样视频的能力,这将节省cpu的负担,加快创作速度。这次rtx 5080配有2个nvenc(第9代)与2个nvdec(第6代),而rtx 4080拥有的是2个nvenc(第8代)和1个nvdec(第5代),总的来说有所提升。
rtx 5080与rtx 4080在规格方面比较接近,发售时官方建议零售价(msrp)调低了,从9499元降至8299元。
显卡解析:延续经典设计
在英伟达发布blackwell架构游戏gpu后,各大品牌推出了众多非公版geforce rtx 50系列显卡,而耕升新一代追风系列首批仅有一款产品,便是评测的这款geforce rtx 5080 追风显卡。
规格
geforce rtx 5080 追风是一张公版设置的显卡,由于gpu-z的原因,许多信息都没办法看到,也就没有截图了。另外msi afterburner的支持也有问题,所以这次评测里也没有进行超频。
介绍
geforce rtx 5080 追风的外包装有别于之前我们评测过的rtx 4080 super产品,盒子从视觉上近似正方形的造型变成了更为传统的长方形。外包装正面的中央位置,保留了机甲风格的“风”字,不过从彩虹色换成了蓝紫色,在黑色背景的衬托下散发出神秘气息;左上方是耕升标志;右下方印有产品型号“gefore rtx 5080”;右上方则用了反差感极强的白色印着“三年质保、个人送保”的质保服务。
geforce rtx 5080 追风显卡延续追风家族设计语言,不过比起前代产品,外观更为简洁。其沿用了红黑配色,采用了棱角分明的立体设计,整体线条一如既往地硬朗,正面运用了磨砂触感工艺,带来了不错的质感,显得低调内敛不失格调。侧面带有“gainward”的呼吸logo灯,支持主板argb软件调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