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代码网 > it编程>编程语言>Java > java JDK17 jvm参数配置过程解读

java JDK17 jvm参数配置过程解读

2025年01月04日 Java 我要评论
java jdk17 jvm参数配置配置示例--add-opens=java.base/java.lang=all-unnamed \-xms1500m -xmx1500m \-xx:reserved

java jdk17 jvm参数配置

配置示例

--add-opens=java.base/java.lang=all-unnamed \
-xms1500m -xmx1500m \-xx:reservedcodecachesize=256m \-xx:initialcodecachesize=256m \ -xx:+unlockexperimentalvmoptions \-xx:+usezgc \-xx:concgcthreads=1 -xx:parallelgcthreads=2 \-xx:zcollectioninterval=30 -xx:zallocationspiketolerance=5 \-xx:+unlockdiagnosticvmoptions -xx:-zproactive \-xlog:safepoint,classhisto*=trace,age*,gc*=info:file=/opt/gc-%t.log:time,tid,tags:filecount=5,filesize=50m \-xx:+heapdumponoutofmemoryerror \-xx:heapdumppath=/opt/errordump.hprof

参数解读

这些jvm参数用于配置java虚拟机(jvm)的行为,以优化性能、监控垃圾收集活动、管理内存分配,并启用一些实验性或诊断功能。

下面是对每个参数的详细解释:

--add-opens=java.base/java.lang=all-unnamed
  • 这个参数用于打开模块系统中java.base模块内java.lang包的访问权限,允许未命名模块(通常是那些没有声明属于任何模块的类路径上的类)访问这个包内的元素。
  • 这对于某些需要反射访问java核心库内部细节的框架或工具是必要的。
-xms1500m -xmx1500m
  • 设置jvm的初始堆内存大小(-xms)和最大堆内存大小(-xmx)为1500mb。
  • 这有助于减少应用程序启动时的内存分配调整,并限制其占用的最大内存空间。
-xx:reservedcodecachesize=256m -xx:initialcodecachesize=256m
  • 分别设置了代码缓存的初始大小和预留的最大大小为256mb。
  • 代码缓存用于存储jit(just-in-time)编译后的本地代码,这两个设置确保了足够的空间用于即时编译,以提高运行效率。
-xx:+unlockexperimentalvmoptions
  • 启用实验性jvm选项
  • 允许使用一些尚未稳定或默认不公开的特性
-xx:+usezgc
  • 指定使用z garbage collector(zgc)
  • 这是一个可伸缩、低延迟的垃圾收集器,特别适合大规模的多核系统,旨在实现暂停时间不超过10毫秒的目标。
-xx:concgcthreads=1 -xx:parallelgcthreads=2
  • 配置zgc或其他并行gc的线程数。
  • concgcthreads=1指定了并发标记阶段使用的线程数,而parallelgcthreads=2则指定了在并行回收阶段使用的线程数。
-xx:zcollectioninterval=30 -xx:zallocationspiketolerance=5
  • zgc特有的参数。
  • zcollectioninterval设置触发垃圾收集周期的时间间隔(单位是秒),这里是每30秒检查一次是否需要进行垃圾回收。
  • zallocationspiketolerance控制内存分配速率突增的容忍度,值越高,jvm越晚响应突增的内存需求,以避免不必要的垃圾回收。
-xx:+unlockdiagnosticvmoptions -xx:-zproactive
  • 前者解锁诊断性的vm选项,允许使用一些用于调试和诊断的特殊选项。
  • 后者禁用zgc的主动回收模式,即不基于预测来提前执行垃圾回收。
-xlog:safepoint,classhisto*=trace,age*,gc*=info:file=/opt/gc-%t.log:time,tid,tags:filecount=5,filesize=50m
  • 配置日志记录,包括安全点活动、类加载统计、年龄信息以及所有与gc相关的日志级别分别设置为trace和info。
  • 日志将被写入到/opt/gc-%t.log,其中%t会被当前时间戳替代,同时限制最多保留5个文件,每个文件最大50mb,并且包含时间、线程id和标签信息。
-xx:+heapdumponoutofmemoryerror
  • 当发生内存溢出错误(outofmemoryerror)时
  • 自动创建堆转储文件,这对于后期分析问题原因非常有用
-xx:heapdumppath=/opt/errordump.hprof
  • 指定当发生内存溢出时
  • 堆转储文件的保存路径为/opt/errordump.hprof

整体而言:

这些配置旨在优化一个应用的内存管理、垃圾收集策略,以及提升在遇到内存问题时的诊断能力,特别是针对需要高性能、低延迟处理的应用场景。

总结

以上为个人经验,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代码网。

(0)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3869329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 2017-2025  代码网 保留所有权利. 粤ICP备2024248653号
站长QQ:2386932994 | 联系邮箱:23869329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