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分页查询时,必须返回一个用于分页的token,这个token可以直接用于定位下一页的第一条数据。不能简单的使用limit offset的偏移量作为page token,在数据量大时无法降低查询时间复杂度。
简介
这个观点的核心在于提高大数据集分页查询的效率。当数据量非常大时,使用 limit 和 offset 语句分页可能会导致性能问题,因为数据库需要跳过 offset 指定数量的行来检索数据,这就意味着随着 offset 的增加,查询效率会逐渐降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基于游标(cursor)或者称为 "seek method" 的分页方法。这种方法不是通过指定要跳过的记录数量来检索下一页,而是通过记录上一页最后一条记录的某个唯一键(通常是主键或者唯一索引),然后查询所有排序后的下一组记录。
这里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假设我们有一个 users 表,其中包含一个自增的 id 字段作为主键。
首先,我们需要一个 api,它不是接受一个页码,而是接受一个 last_seen_id(上一页最后一个用户的 id)作为参数来获取下一页的数据。
代码
下面是一个示例代码,它使用 flask 框架创建一个分页 api。为了简单起见,这个例子不包括数据库连接的细节: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request, jsonify
app = flask(__name__)
# 假设我们有一个数据库查询函数
def query_db(query, args=(), one=false):
# 这里应该是执行数据库查询的代码,比如使用 pymysql 或者 sqlalchemy
# 这里只是为了示例,不提供具体实现
pass
# 分页查询的api
@app.route('/users', methods=['get'])
def get_users():
# 设置默认每页数量和最大数量
default_page_size = 10
max_page_size = 100
# 从请求中获取 last_seen_id 和每页数量参数
last_seen_id = request.args.get('last_seen_id', none)
page_size = int(request.args.get('page_size', default_page_size))
# 限制page_size不能超过最大限制
if page_size > max_page_size:
page_size = max_page_size
# 创建查询,使用 last_seen_id 定位下一页数据
if last_seen_id:
query =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id > %s order by id asc limit %s"
args = (last_seen_id, page_size)
else:
# 如果没有提供 last_seen_id,就返回第一页数据
query = "select * from users order by id asc limit %s"
args = (page_size,)
# 执行查询
users = query_db(query, args)
# 将查询结果转换为字典列表
# 假设每个 user 是一个元组(id, name)
users_list = [{'id': user[0], 'name': user[1]} for user in users]
last_seen_id = users[-1][0] if users else none
# 返回json响应
return jsonify({
'users': users_list,
'last_seen_id': last_seen_id
})
# 启动flask应用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debug=true)
使用这个 api,客户端可以通过指定 last_seen_id 参数来获取下一页的数据,例如 /users?last_seen_id=100&page_size=20 将获取 id 大于 100 的下一页 20 条用户记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无论你要获取的是第一页还是第一百万页,查询的效率都是一样的,因为数据库总是从上一页的最后一个 id 开始查找下一组记录,而不需要跳过任何行。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查询的效率,尤其是在处理大型数据集时。
到此这篇关于mysql中token的作用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mysql token内容请搜索代码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代码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