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代码网 > it编程>编程语言>Java > Java中的Cursor使用详解

Java中的Cursor使用详解

2025年02月27日 Java 我要评论
最近看代码,有一段代码涉及到cursor,感觉写法挺有意思的。注意是cursor,而不是consumer,我之前把两个搞混了,看代码看的浑浑噩噩的。这里说的cursor,一般来是jdbc的工具,像我在

最近看代码,有一段代码涉及到cursor,感觉写法挺有意思的。注意是cursor,而不是consumer,我之前把两个搞混了,看代码看的浑浑噩噩的。

这里说的cursor,一般来是jdbc的工具,像我在项目中的mybatis里面的cursor。

//
// source code recreated from a .class file by intellij idea
// (powered by fernflower decompiler)
//
package org.apache.ibatis.cursor;
import java.io.closeable;
public interface cursor<t> extends closeable, iterable<t> {
    boolean isopen();
    boolean isconsumed();
    int getcurrentindex();
}

cursor用途一般就是遍历查询结果集,比如下面

        try(cursor<assetdo> cursor = assetmapper.streamqueryassetbyrange(maps)) {
            iterator<assetdo> iterator = cursor.iterator();
            list<assetdo> list = new linkedlist<>();
            while (iterator.hasnext()){
                list.add(iterator.next());
                if(tempcount % limitcount == 0){
                    consumer.accept(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
                assetcount++;
                tempcount++;
            }
            if(collectionutil.isnotempty(list)) {
                consumer.accept(list);
            }
        } catch (ioexception e) {
            log.info(e.getmessage(), e);
        }

实际上不用这个我们也可以遍历,直接查出结果集来遍历,为什么还要用cursor在包装一层来遍历。
实际上这个在数据量小的时候,实际上没啥差距,甚至普通的查询遍历可读性更强。主要是面对数据量大的时候,也就是大数据集处理会体现出的优势,主要的原理就是它可以逐行读取数据,而不是先把整个结果集读取加载到内存中,这样就可以节省内存空间。实际上我们项目就会涉及到一个盘点的功能,当涉及到范围广数据量大的情况,cursor就很适合这种情况。

这边说一下cursor的优势:

  • 大数据集处理:

逐行读取:
cursor允许你逐行读取数据,而不是一次性将整个结果集加载到内存中。这对于处理非常大的数据集特别有用,因为它可以极大地减少内存消耗,避免内存溢出。

分页处理: 可以根据需要处理一部分数据,然后再读取下一部分,这样可以实现数据的分页加载。

  • 流控制:

动态读取: 你不需要在开始时等待整个结果集从数据库读取完毕,可以立即处理第一条记录,对于响应时间非常重要的应用场景非常有利。
动态改变查询: 使用cursor可以动态改变查询条件或者操作,而不是一次性固定查询数据。

  • 并发控制:

提高并发性: cursor可以提高数据库多用户并发访问的性能,因为每个用户只会锁定当前正在读取的行,而不是整个表或表的很大一部分。
事务一致性: cursor可以与数据库事务很好地结合,确保在事务处理期间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 减少网络流量:

在客户端与数据库服务器之间的网络通信中,cursor可以减少网络流量,因为它逐行读取数据,而不是一次性传输整个结果集。

代码上去看cursor带代码,首先是接口,接口是相当于一个规定,你可以根据这个规定写出一个更好的实现方案,这里就先看一下cursor接口的三个方法:

isopen()方法用于检查游标是否已经打开。如果游标已经打开并且可以使用,该方法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isconsumed()方法用于检查游标中的所有数据是否都已经被处理。如果游标中的所有数据都已经被读取或者使用,该方法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getcurrentindex()方法返回当前游标位于结果集的索引位置。这个索引位置从0开始计数,它可以用来跟踪已经处理的行数或条目数

这三个方法我们可以判断是否数据集,一行一行读取是否能读完,当前索引,这对我们遍历很有用,本身这个接口就是iterable迭代器。

一般我们选择的orm都会对应这个接口有对应的某人实现defaultcursor。这个我么们可以通过idea工具来查看,总之当遇到一个大数据集加载导致占用内存飙升甚至内存溢出,可以考虑采用这个cursor工具,来减小内存占用以及cursor的并发提高效率算短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cursor用使用try-with-resources语句来自动关闭它,不要占用宝贵的数据库连接。

到此这篇关于java中的cursor使用详解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java cursor使用内容请搜索代码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代码网!

(0)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3869329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 2017-2025  代码网 保留所有权利. 粤ICP备2024248653号
站长QQ:2386932994 | 联系邮箱:23869329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