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代码网 > it编程>编程语言>Java > Java作用域、访问修饰符详解

Java作用域、访问修饰符详解

2025年02月23日 Java 我要评论
java作用域、访问修饰符详解java中,作用域(scope)指变量、方法或类的可访问性和生命周期,即他们在代码中的可见范围。作用域由声明的位置和修饰符共同决定。一、变量的作用域变量有以下五种作用域类

java作用域、访问修饰符详解

java中,作用域(scope)指变量、方法或类的可访问性和生命周期,即他们在代码中的可见范围。作用域由声明的位置修饰符共同决定

一、变量的作用域

变量有以下五种作用域类型

作用域类型声明位置生命周期访问范围
实例变量类内,方法外对象创建到销毁类内所有非静态方法
静态变量类内,方法外+static类加载到程序结束类内所有方法,其他类通过类名
局部变量方法/构造方法/块内方法/块执行期间声明处到方法/块结束
块变量代码块内块执行期间块内部
方法参数方法参数列表方法调用期间整个方法体

二、方法的作用域

方法类型可访问成员调用方式修饰符限制
实例方法实例变量、静态变量、其他实例/静态变量对象名.方法名()无特殊限制
静态方法静态变量、其他静态变量类名.方法名() 或 对象名.方法名()不能直接访问实例成员

访问修饰符(access modifiers):

用于控制类、变量、方法和构造方法的可见性和访问范围,是面向对象编程中**封装性(encapsulation)**的核心机制。

java 提供了四种访问修饰符:

按访问范围从宽到窄依次为:public > protected > 默认(无修饰符) > private

修饰符可见性范围典型用途
public全局可见对外接口、工具类、常量
protected同一包、字类允许子类扩展的受保护方法或变量
default同一包包内共享的实现细节
private仅当前类隐藏内部状态,强制通过方法访问

注意事项

1、子类重写父类方法时,访问权限不能比父类范围更小

2、构造方法使用private修饰时,就是单例模式的要求之一,即不允许外部实例化

总结

以上为个人经验,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代码网。

(0)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3869329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 2017-2025  代码网 保留所有权利. 粤ICP备2024248653号
站长QQ:2386932994 | 联系邮箱:23869329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