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代码网 > it编程>操作系统>苹果Mac > 新款MacMini小主机怎么扩容? 一文学会扩容存储空间的技巧

新款MacMini小主机怎么扩容? 一文学会扩容存储空间的技巧

2024年12月25日 苹果Mac 我要评论
这一代macmini(m4芯片)卖的是真便宜,相信有很多朋友已经入手或者打算入手,但丐版m4有个最大的问题,大容量版本依旧贵上天,如何有针对性+性价比的扩容是个大问题。本文和大家分享三种为macmin

这一代macmini(m4芯片)卖的是真便宜,相信有很多朋友已经入手或者打算入手,但丐版m4有个最大的问题,大容量版本依旧贵上天,如何有针对性+性价比的扩容是个大问题。

本文和大家分享三种为macmini扩容的方案,包含抄作业级别的实操教学。

本文概览

首先为还没入手的朋友解释下为什么需要扩容,毕竟会有人觉得iphone手机256g就够了,macmini应该也一样:

  • 如果是常规家用,macmini是需要安装微信、qq等软件的,这些软件本身+缓存会比手机版本大很多,更别说steam、photoshop等游戏/软件了。
  • 如果是生产环境,扩容重要性应该不用我多说,比如后期修图和剪辑视频,用户需要相当多的存储空间放素材。

用户需求不一样,对读写性能的要求也不同,并不是单纯的增加容量就行,所以了解不同方案的区别很有必要,可以收藏下本文,后期到存储瓶颈,拉出来抄作业就行。

放一下本文的三种方案实际读写数据对比图,一眼就能看出来区别吧,各有适合的场景,不是速度越高=方案越好哈。

特别说明:这里的数据特意模拟了实际使用,nas一直在跑下载,所以测速没到理论最大的125mb/s,其他俩数据也是一样,测试时在安装软件,实际速度应该更高一些。

方案汇总

macmini(m4芯片)扩容共同三种主流方案,简单介绍下各自的优缺点,具体看下面的详细介绍,按照理论传输速度从低到高排序:

  • 方案a是网络挂载第三方存储设备,优点是不需要物理操作,有额外高阶管理功能,缺点是得额外买个nas,传输速度也会受网络限制,适合有大量数据做冷存储的用户。
  • 方案b是将数据或者系统迁移到usb存储设备上,优点是传输速度足够快,操作足够简单,缺点是稳定性存在风险(传输线可能会损坏),适合需要安装较多软件的用户。
  • 方案c是物理更换原装硬盘颗粒,优点是出问题几率几乎为零,缺点是走官方保修麻烦,可能会被拒保,适合买来当做生产力环境的用户。

这里说的比较笼统,细节看下面的方案介绍,当然,富哥建议不要这么折腾,建议一步到位买高配版本。

方案a-nas扩容

下面案例设备并非唯一选择,原理是相通的,老nas玩家看重点即可,新司机可以直接买同款抄作业。

一、方案介绍

由于多了nas这个多功能设备,所以这个方案特点很明显,就是省事:

  • 最大优势当然是更好的打通多设备进行管理,其他电脑、手机和平板都能共享文件,并且高阶管理更方便,比如影音墙、照片整理等等,这点方案b和c都做不到。
  • 第二个优势是扩容成本相对较低,毕竟网络带宽在这儿,匹配的存储硬件就是机械硬盘,单说macmini扩容,1t的固态硬盘够买一块10t的机械硬盘了。
  • 第三个优势是数据更安全,且不说nas自身的防护,macos的时间机器(全盘备份)基本是必用功能,搭配nas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 如果是绿联云这种有mac客户端的nas,使用起来会非常简单,一个客户端就能搞定所有事情,不需要像本段的前两个操作那么麻烦。

如果您的存储数据非常多,方案a就很合适。

这个方案的缺点同样明显:

  • 第一个缺点是传输速率限制,最丐的macmini只有千兆网卡,也就是最高125mb/s的传输速率,而nas正常是2.5gbps,也就是说会出现跑不满的情况。
  • 第二个缺点是设备采购成本,虽然机械硬盘便宜,但起码得有一台nas,本文案例选择的是目前卖的非常便宜+上手难度极低的绿联nas。

nas的学习成本倒是不用担心,毕竟直接抄本文作业就行,毫无难度可言。

关于上面提到的传输速率,正常有三种拓扑可选:

  • 第一是千兆环境,对应125mb/s的最大传输速度,正常千兆丐版macmini+任意路由器+任意nas就行。
  • 第二是5gbps环境,对应625mb/s的最大传输速度,建议搭配是千兆macmini+带5g网口的拓展坞+双2.5g网口nas+sata固态硬盘,其中拓展坞直连nas,nas开动态链路聚合,macmini用自带千兆或者无线网连路由器就行。
  • 最后是万兆环境,对应1250mb/s的最大传输速度,建议搭配是万兆macmini+万兆路由器+万兆nas+pcie3.0固态硬盘。

如果这段看着比较头晕,先点个关注,下一篇macmini搭配硬件的选购指南里会详细和大家说。

(0)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3869329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 2017-2025  代码网 保留所有权利. 粤ICP备2024248653号
站长QQ:2386932994 | 联系邮箱:23869329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