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在nas上已经配置过了nas的时间机器服务器,所以这里只需要配置下备份频率就行,我个人建议是每天或者每周自动备份,不然保存的文件就太大了。
方案b-usb扩容
下面案例设备并非唯一选择,直接买同款抄作业也行,原理是相通的,有“整个系统迁移”和“迁移指定软件”两种方案可选。
一、方案介绍
不管是拓展坞还是移动固态硬盘,原理上都是走usb接入的存储,所以特点完全一致,各方面没有明显短板:
- 最大优势是中庸,传输速率上限在这三个方案中不高也不低,购入成本同样是中位,硬盘+硬盘盒给力的前提下,比macmini的原装硬盘性能都要好。
- 第二个优势是使用灵活,可以将外置硬盘当做系统盘,可以将指定软件放在外置硬盘上,也可以当做存储盘,还能格式化了给常规windows电脑用。
如果您需要安装的软件比较多,方案b就很合适。
这个方案的缺点比较隐性,一般的博主不会告诉你们这些:
- 第一个缺点是看着膈应,毕竟多了一个硬件,有相当一部分用户就是为了桌面美观,并且这块移动固态硬盘基本只能给这台macmini使用。
- 第二个缺点是随机读写能力,如果移动硬盘盒的本身性能较差,走usb接入的固态硬盘顺序读写会下降,对比方案c,随机读写能力会损失蛮多。
- 第三个缺点是稳定性存疑,硬盘温度必然会比内置要高一些,散热不行的固态硬盘会出现读写能力降低+延迟增大的问题,同时线材的好坏也会影响传输稳定性。
我个人的建议,如果选定了方案b,一定要选靠谱的硬盘盒,硬盘盒本身没有啥技术含量,相同价位的主控方案都差不多,主要要的是线材。
二、所需硬件
如果在意性价比+想速度拉满,目前建议是买硬盘盒+固态硬盘自组,价格相对合适,并且实际读写性能可以拉的比较高。
硬盘盒的选择比较简单,直接买标注usb4/雷电3/雷电4协议的型号就行(意思这仨都行),本文使用的案例是绿联cm642,特点是线材靠谱。
固态硬盘的选择同样简单,macmini m4的原装固态硬盘其实就是第二代pcie3.0的速度,大家买二代pcie3.0或者初代pcie4.0的型号都可以,本文使用的雷克沙nm610。
有品牌情结或者品控焦虑症的朋友,直接买成品移动固态硬盘也行,闪迪e81这类usb3.2gen2x2的型号就挺好,2000mb/s的顺序读写也足够满足常规用户需求。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