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代码网 > it编程>数据库>Redis > Ubuntu系统中Redis的安装步骤及服务配置详解

Ubuntu系统中Redis的安装步骤及服务配置详解

2024年12月11日 Redis 我要评论
系统环境ubuntu-22.04.4-live-server安装方式在安装方式选择上,如果对于redis的版本没有明确要求,可以直接通过apt包管理器命令安装,简单快捷,也比较省事。如果对于redis

系统环境

ubuntu-22.04.4-live-server

安装方式

在安装方式选择上,如果对于redis的版本没有明确要求,可以直接通过apt包管理器命令安装,简单快捷,也比较省事。

如果对于redis的版本有明确要求,由于apt软件源中可用的版本相对较少,这时候可能就需要手动下载对应的版本压缩包,通过解压缩编译安装,然后手动配置服务,相对来说,这种方式会复杂一点点。

1、apt包管理器安装

更新apt软件包索引:sudo apt update(可选)

(1)安装redis服务

sudo apt install redis-server

(2)安装客户端(进入命令行操作使用,包含redis-cli)

sudo apt install redis tools

(3)安装检验

执行 redis-cli 进入redis命令行,在操作界面输入ping 返回 pong 说明安装正确,也可以存取键值测试:

(4)其他操作

查看版本:redis-cli -v

查看redis进程信息:ps -ef | grep redis

此方式版本由apt默认,配置文件默认位于/etc/redis/redis.conf,

如果需要修改redis配置,可以调整配置文件参数,或者直接替换默认配置文件。

常见配置参数:

bind 127.0.0.1:指定 redis 绑定的 ip 地址,默认绑定在本地回环地址。

protected-mode yes:保护模式,建议保持开启。

port 6379:指定 redis 侦听的端口。

daemonize no:是否以后台守护进程方式运行,生产环境中建议设置为 `yes`。

logfile "":指定日志文件路径,如果不指定,则日志输出到标准输出。

dir ./:指定工作目录,用于存放数据库文件。

命令查看当前apt软件源中的可用版本(执行任意一个即可):

 apt info redis-server

apt show -a redis-server

apt-cache madison redis-server

卸载服务:

1)停止redis服务:sudo systemctl stop redis-server

2)卸载redis-server包:sudo apt-get remove --purge redis-server

3)清理残留包:sudo apt-get remove --purge redis-server

4)清除redis数据目录(可选):sudo rm -r /var/lib/redis

5)更新apt缓存(可选):sudo apt update

2、解压缩编译安装步骤

redis不同版本安装包的下载地址网上很多,这里提供一个华为云的地址,没有下载地址的话可以先用着,基本上各个版本都有,找到自己需要的版本下载即可:index of redis-local

(1)安装依赖

首先,确保你的系统已经安装了必要的编译工具和依赖项。

命令行终端运行以下命令安装: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tcl

(2)解压缩 redis 包

进入到你下载的自定义版本软件包目录,可以在自己建一个项目路径,专门用于redis服务。

在这里,如果你是使用远程连接工具操作服务器,且又是在根目录下创建的redis文件目录,那么上传文件时,可能会遇到没有写入权限的问题,导致上传失败:

解决方案有两种:

1)先将文件上传到普通用户目录,然后使用sudo cp “普通用户文件地址” “根目录文件位置” 命令将压缩包文件拷贝到对应位置,或者mv移动也行。

2)更改根目录下创建的redis服务目录的权限,使得其他用户也具有读、写、执行权限,

在文件夹所在目录位置执行 sudo chmod 777 redis/ 即可。

ok,接下来继续安装步骤,

这里以 `redis-7.2.4.tar.gz` 为例,上传到自己的目录后,解压缩该文件:

解压:sudo tar xzf redis-7.2.4.tar.gz

进入解压后的文件目录:cd redis-7.2.4

解压之后可以看到文件夹内的内容:

(3)编译redis

在解压缩后的目录中,运行命令编译 redis:

sudo make

编译会跑一小会儿,过程中不需要额外操作,等待跑完回到命令行输入行就行。

编译完如下:

(4)测试编译文件(可选)

为了确保编译后的 redis 没有问题,可以运行测试套件:

sudo make test

测试也会跑一小会儿,喝口水吃颗糖做几个俯卧撑啥的,耐心等待一下即可,如果所有测试都通过,说明编译成功,完成后如下:

(5)安装redis

编译完成后,即可将 redis 安装到系统中:

sudo make install

(6)启动redis

加压缩编译安装的redis服务,配置文件redis.conf就在解压缩目录下,同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编辑调整参数,或者替换。

手动启动:sudo redis-server redis.conf(不带配置文件参数的话,默认是解压目录下的配置文件,解压目录下执行,不在解压目录下的话,需要加上配置文件的绝对路径)

服务启动可能遇到的问题

(a)redis推荐配置检测问题

报错信息如下:

查了下意思是,redis检测到系统的内存过度提交(memory overcommit)设置不符合其推荐配置,巴拉巴拉啥的。

解决方式:

默认配置关闭了守护进程方式启动,使用时一般redis都是以守护进程方式启动。

修改配置文件参数,使用守护进程方式启动即可(常见参数解析方式1有简单介绍)

(b)端口占用问题

解决方式:

1)更改配置文件中的端口号配置。

2)查看当前进程端口占用情况,找到占用端口的进程,结束其他占用端口的进程(sudo kill -9 <进程号>),之后重新启动服务即可。

问题解决之后即可正常启动redis服务

(7)安装检验

启动服务之后检测是否安装成功、正常使用。

查看版本:redis-server -v,并存取键值测试,可以看到正常使用。

(8)添加redis开机自启服务

对于手动解压缩编译安装的redis,每次开机时,如果要使用redis,还需要手动开启服务,如果想要服务开机自启,就需要添加自定义服务了。

自定义服务步骤:

(a)首先,进入系统目录 /etc/systemd/system/ ,

执行sudo touch redis-server.service 创建一个自定义服务 redis-server.service

(b)然后编辑redis-server.service文件,文件内容模版如下:

[unit]
description=redis server
documentation=https://redis.io/
after=network-online.target remote-fs.target nss-lookup.target
wants=network-online.target
 
[service]
type=forking
pidfile=/var/run/redis_6379.pid
execstart=redis-server /data/redis/redis.conf
execreload=/bin/sh -c "/bin/kill -s hup $(/bin/cat /var/run/redis_6379.pid)"
execstop=/bin/sh -c "/bin/kill -s term $(/bin/cat /var/run/redis_6379.pid)"
 
[install]
wantedby=multi-user.target

需要关注的是 execstart=redis-server /data/redis/redis.conf,这里存放的是我们手动启动的执行命令,需要根据自己配置文件的所在位置自行调整,其他地方基本上都差别不大,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动动小手去查阅一下各项参数的作用。

插播一下:

如果觉得在终端编辑比较慢,也可以在自己找好一个模版,根据自己的配置文件路径修改完之后,直接将这个自定义文件上传到此目录下,效果也一致。

(c)开启自定义服务

保存自定义服务后,重新加载服务单元文件:sudo systemctl daemon-reload

将自定义的redis服务文件设置为自启:sudo systemctl enable redis-server.service

启动自定义服务:sudo systemctl start redis-server.service

查看服务状态:sudo systemctl status redis-server.service

重启检验开机自启情况,可以看到效果跟预期一致。

以上就是ubuntu系统中redis的安装步骤及服务配置详解的详细内容,更多关于ubuntu中redis安装及配置的资料请关注代码网其它相关文章!

(0)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3869329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 2017-2025  代码网 保留所有权利. 粤ICP备2024248653号
站长QQ:2386932994 | 联系邮箱:23869329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