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绍
在mybatisplus框架中,iservice接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个通用的服务接口,iservice定义了一系列方法,包括查询、插入、更新、删除等。
这些方法的定义使得在服务层进行数据库操作变得更为便捷和高效。
- iservice 接口是一个泛型接口,定义了一组通用的基础方法,包括常见的增删改查操作。
- 例如,它提供了插入数据、根据主键更新数据、根据主键删除数据、根据主键查询数据等方法的签名。
-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业务逻辑在自定义的服务接口中继承 iservice 接口,并实现其中的方法。
用法:
public interface userservice extends iservice<user> {}
- serviceimpl 类是 iservice 接口的默认实现类,提供了基本的增删改查操作的实现细节。
- 它使用了泛型参数来规范实体类和主键类型,并实现了 iservice 接口中定义的方法。
- 用户可以继承 serviceimpl 类,并在自己的实现类中添加或重写更具体的业务逻辑。
用法:
@service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impl extends serviceimpl<usermapper, user> implements userservice {}
二、iservice用法
1、添加数据
// 插入一条记录(选择字段,策略插入) boolean save(t entity); // 插入(批量) boolean savebatch(collection<t> entitylist); // 插入(批量,限制数量) boolean savebatch(collection<t> entitylist, int batchsize); // tableid 注解存在更新记录,否则插入一条记录 boolean saveorupdate(t entity); // 根据 updatewrapper 尝试更新,否则继续执行 saveorupdate(t) 方法 boolean saveorupdate(t entity, wrapper<t> updatewrapper); // 批量修改插入 boolean saveorupdatebatch(collection<t> entitylist); // 批量修改插入 boolean saveorupdatebatch(collection<t> entitylist, int batchsize);
可以开启 rewritebatchedstatements=true
参数,提高批处理的执行效率。
2、删除数据
// 根据 entity 条件,删除记录 boolean remove(wrapper<t> querywrapper); // 根据 id 删除 boolean removebyid(serializable id); // 根据 columnmap 条件,删除记录 boolean removebymap(map<string, object> columnmap); // 删除(根据id 批量删除) boolean removebyids(collection<? extends serializable> idlist);
3、修改数据
// 根据 updatewrapper 条件更新记录,需要设置sqlset boolean update(wrapper<t> updatewrapper); // 根据 wherewrapper 条件,更新记录 boolean update(t updateentity, wrapper<t> wherewrapper); // 根据 id 选择修改 boolean updatebyid(t entity); // 根据id 批量更新 boolean updatebatchbyid(collection<t> entitylist); // 根据id 批量更新 boolean updatebatchbyid(collection<t> entitylist, int batchsize);
4、查询数据
查询一条数据
// 根据 id 查询 t getbyid(serializable id); // 根据 wrapper,查询一条记录。结果集如果是多个会抛出异常,随机取一条加上限制条件 wrapper.last("limit 1") t getone(wrapper<t> querywrapper); // 根据 wrapper,查询一条记录,这个是方法返回结果不止一条则会抛出异常,如果想默认取第一条结果,可以给这方法传第二个参数为false。 t getone(wrapper<t> querywrapper, boolean throwex); // 根据 wrapper,查询一条记录 map<string, object> getmap(wrapper<t> querywrapper); // 根据 wrapper,查询一条记录 // mapper:转换函数,用于将查询结果中的每个对象转换为指定的对象类型。 <v> v getobj(wrapper<t> querywrapper, function<? super object, v> mapper);
查询多条数据
// 查询所有 list<t> list(); // 查询列表 list<t> list(wrapper<t> querywrapper); // 查询(根据 id 批量查询) collection<t> listbyids(collection<? extends serializable> idlist); // 查询(根据 columnmap 条件) collection<t> listbymap(map<string, object> columnmap); // 查询所有列表 list<map<string, object>> listmaps(); // 查询列表 list<map<string, object>> listmaps(wrapper<t> querywrapper); // 查询全部记录 list<object> listobjs(); // 查询全部记录 <v> list<v> listobjs(function<? super object, v> mapper); // 根据 wrapper 条件,查询全部记录 list<object> listobjs(wrapper<t> querywrapper); // 根据 wrapper 条件,查询全部记录 // mapper:转换函数,用于将查询结果中的每个对象转换为指定的对象类型。 <v> list<v> listobjs(wrapper<t> querywrapper, function<? super object, v> mapper);
查询记录数 count()
// 查询总记录数 int count(); // 根据 wrapper 条件,查询总记录数 int count(wrapper<t> querywrapper);
分页:page
// 无条件分页查询 ipage<t> page(ipage<t> page); // 条件分页查询 ipage<t> page(ipage<t> page, wrapper<t> querywrapper); // 无条件分页查询 ipage<map<string, object>> pagemaps(ipage<t> page); // 条件分页查询 ipage<map<string, object>> pagemaps(ipage<t> page, wrapper<t> querywrapper);
ipage 是mybatis-plus 提供的一个分页相关的接口,它有一个实现类为 page,类中定义了分页相关的多个参数。
- size (每页显示条数):此参数通常由前端传给我们,然后再封装到page对象中进行分页查询;
- current (要展示哪一页数据):此参数通常由前端传给我们,然后再封装到page对象中进行分页查询;
- orders(排序规则集合):按照哪些字段进行排序?可以为多个,例如希望通过时间进行排序,如果时间相同就根据用户id降序排序,可以添加多个字段;
- total (总记录数):指查询完毕后返回的数据库中总记录数,注意不包含已被逻辑删除的数据;
- records(查询到的分页结果集数据):分页查询得到的多条数据会存储在 records 中,可以看出该对象是一个集合,可以传递一个泛型,泛型就是查询到的数据对应的实体泛型;
public class page<t> implements ipage<t>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8545996863226528798l; protected list<t> records; protected long total; protected long size; protected long current; protected list<orderitem> orders; protected boolean optimizecountsql; protected boolean searchcount; protected boolean optimizejoinofcountsql; protected string countid; protected long maxlimit; /* 以下省略 */ }
page对象使用演示:
@springboottest public class productmappertest { // 自动注入 productmapper 接口对应的实现类对象 @autowired private productmapper productmapper; @test public void testpagequery(){ // 创建分页查询相关参数 page,泛型为 product,表示查询到的结果对应的实体类为product page<product> page = new page<>(); // 设置分页查询显示第二页的数据,实际开发过程中该参数有前端传递 page.setcurrent(2); // 设置分页查询每页显示四条数据,实际开发过程中该参数有前端传递 page.setsize(4); // 创建排序字段集合,不想排序不加即可,实际开发过程中一般都会要求按照时间降序排序 list<orderitem> orders = new arraylist<>(); // 按照价格排序,排序方式为降序,asc为true表示升序,false表示降序,第一个参数表示数据库中的列名 orders.add(new orderitem("price",false)); // 按照生产时间排序,排序方式为降序 orders.add(new orderitem("production_date",false)); // 将排序对象集合加入分页查询对象page中 page.setorders(orders); // 执行分页查询,可以创建一个page对象接受查询结果, // 也可以用查询条件参数page,但其实最后结果都是同一个 page = productmapper.selectpage(page, null); // 可以新创建一个page对象,就像下面这样 page<product> productpage = productmapper.selectpage(page,null); // 输出分页查询结果显示当前的哪一页 system.out.println(page.getcurrent()); // 输出分页查询结果的总数据条数 system.out.println(page.gettotal()); // 输出分页查询结果的数据集合 system.out.println(page.getrecords()); // 输出分页查询结果的每页显示条数 system.out.println(page.getsize()); // 判断刚才分页查询的两个结果对象是否为同一个 system.out.println(page == productpage); // 输出第一个分页查询对象内存地址 system.out.println(page); // 输出第二个分页查询对象内存地址 system.out.println(productpage); } }
链式
链式查询演示:
// 链式查询 普通 querychainwrapper<t> query(); // 链式查询 lambda 式。注意:不支持 kotlin lambdaquerychainwrapper<t> lambdaquery(); // 示例: // eq 指定条件 query().eq("column", value).one(); lambdaquery().eq(entity::getid, value).list();
链式更新演示:
// 链式更改 普通 updatechainwrapper<t> update(); // 链式更改 lambda 式。注意:不支持 kotlin lambdaupdatechainwrapper<t> lambdaupdate(); // 示例: // eq 指定条件 update().eq("column", value).remove(); lambdaupdate().eq(entity::getid, value).update(entity);
总结
以上为个人经验,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代码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