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在spring框架中,监控接口请求的性能可以通过servletrequesthandledevent
事件实现。这种方法简单有效,能够帮助开发者实时跟踪和分析请求的性能。
1. servletrequesthandledevent事件
servletrequesthandledevent
是spring中的一个事件类,它在请求处理完成后发布,包含了请求的详细信息,如客户端地址、请求url、请求方法和处理时间。使用这个事件可以轻松地监控和记录每个请求的性能数据。
2. 实现步骤
下面是如何通过timecountlistener
实现接口请求性能监控的步骤:
创建监听器类
实现applicationlistener<servletrequesthandledevent>
接口并覆盖onapplicationevent
方法:
@component public class timecountlistener implements applicationlistener<servletrequesthandledevent>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applicationevent(servletrequesthandledevent event) { throwable failurecause = event.getfailurecause(); if (failurecause != null) { system.err.printf("错误原因: %s%n", failurecause.getmessage()); } system.err.println("========================================"); system.err.printf("请求客户端地址:%s\n请求url: %s\n请求method: %s\n请求耗时: %d毫秒%n", event.getclientaddress(), event.getrequesturl(), event.getmethod(), event.getprocessingtimemillis()); system.err.println("========================================"); } }
注册监听器
使用@component
注解标记timecountlistener
,spring会自动将其注册为应用程序的事件监听器。
3. 优缺点分析
优点:
- 简单易用:无需对业务代码进行侵入式修改,只需创建监听器类。
- 准确性高:spring会在请求处理完成后发布事件,记录的时间较为准确。
- 低侵入性:与业务逻辑代码解耦,易于维护和扩展。
缺点:
- 性能开销:尽管开销较小,但记录和处理事件仍然会增加系统的负担。
- 事件丢失:在高并发或系统异常情况下,事件可能会丢失或记录不全。
4. 测试与验证
要测试timecountlistener
的有效性,可以创建一个测试接口,并在其上执行不同的请求。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测试示例:
package com.artisan.controller; import com.artisan.domain.artisa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http.httpheaders;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http.httpstatus;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http.responseentity;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getmapping;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questmapping;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stcontroller; import java.util.arrays; /** * @author 小工匠 * @version 1.0 * @description: todo * @date 2021/1/9 22:39 * @mark: show me the code , change the world */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artisancontroller { @requestmapping("/hi") public string test() { return "小工匠 每日一博"; } @requestmapping("/hi2") public object test2() { artisan artisan = new artisan(); artisan.setname("小工匠"); artisan.setage(18); artisan.sethobbies(arrays.aslist("code", "sleep", "study")); return artisan; } /** * 处理get请求,返回自定义的响应 * 该方法通过@requestparam接收id和kw作为查询参数,然后构建一个自定义的响应返回给调用者 * 主要用于演示如何在spring mvc中返回自定义的响应体和响应头 * * @param id 需要查询的id * @return 自定义的响应对象,包含响应体、响应头和http状态码 */ @getmapping("/hi3") public object index(long id) { // 创建httpheaders对象,用于自定义响应头 httpheaders headers = new httpheaders(); // 向响应头中添加自定义的版本信息 headers.add("x-version", "v1"); // 创建响应对象,设置响应体、响应头和http状态码 responseentity<object> response = new responseentity<>( // 构建响应体内容,格式化输出id和kw string.format("id = %d", id), headers, httpstatus.valueof(200) ); // 返回自定义的响应对象 return response; } }
访问 http://localhost:7777/hi3?id=1
小结
使用spring的servletrequesthandledevent
进行接口请求性能监控是一种简单且有效的方法。通过创建一个监听器,可以轻松地获取请求的详细性能信息,而无需对现有代码进行重大修改。然而,这种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如轻微的性能开销和潜在的事件丢失问题。
其他方案
1. 自定义拦截器
概述:自定义拦截器可以用来在请求处理的不同阶段(如请求前、请求后、请求完成后)添加额外的逻辑。
实现步骤:
- 实现
handlerinterceptor
接口,覆盖其中的方法,如prehandle
、posthandle
、和aftercompletion
。 - 在这些方法中记录请求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计算处理时间。
- 将拦截器注册到spring mvc配置中。
示例代码:
public class performanceinterceptor implements handlerinterceptor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gger logger = loggerfactory.getlogger(performanceinterceptor.class);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prehandle(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object handler) { request.setattribute("starttime",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return true; } @override public void aftercompletion(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object handler, exception ex) { long starttime = (long) request.getattribute("starttime"); long end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long executetime = endtime - starttime; logger.info("请求url: {},耗时: {} ms", request.getrequesturi(), executetime); } }
优点:能够灵活控制每个请求的处理过程,精确测量请求耗时。
2. 性能监控平台
概述:使用专用的性能监控平台可以提供丰富的可视化和分析功能,帮助识别性能瓶颈。
常用工具:
- prometheus和grafana:prometheus用于数据收集和监控,grafana用于数据可视化和告警设置。
- new relic:提供全面的应用性能监控,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和框架。
- appdynamics:实时监控应用性能,帮助快速定位问题。
集成步骤:
在应用中集成相应的监控客户端库。配置监控指标和数据收集策略。在监控平台上设置仪表板,实时观察应用性能数据。
优点:提供全面的性能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支持告警和历史数据回溯。
3. 使用spring boot actuator
概述:spring boot actuator提供了一组生产级的监控功能,包括指标、健康检查、审计等。
集成步骤:
- 在spring boot项目中引入
spring-boot-starter-actuator
依赖。 - 配置
application.properties
启用所需的监控端点。 - 使用内置的http端点或jmx监控应用的健康状况和性能指标。
示例配置:
management.endpoints.web.exposure.include=*
优点:集成简单,提供丰富的监控端点,适合spring boot应用。
4. apm工具
概述:应用性能管理(apm)工具可以帮助全面监控和分析应用性能,识别瓶颈并优化性能。
常用工具:
- elastic apm:与elastic stack整合,提供应用性能监控和日志管理。
- datadog:支持云原生应用监控,提供全面的性能数据。
- skywalking:支持云原生应用监控,提供全面的性能数据。
优点:提供详细的性能分析报告和可视化,易于识别和解决性能问题。
到此这篇关于spring boot 如何通过servletrequesthandledevent事件实现接口请求的性能监控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spring boot接口请求的性能监控内容请搜索代码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代码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