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自我介绍一下,小编浙江大学毕业,去过华为、字节跳动等大厂,目前阿里p7
深知大多数程序员,想要提升技能,往往是自己摸索成长,但自己不成体系的自学效果低效又漫长,而且极易碰到天花板技术停滞不前!
因此收集整理了一份《2024年最新软件测试全套学习资料》,初衷也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够帮助到想自学提升又不知道该从何学起的朋友。
既有适合小白学习的零基础资料,也有适合3年以上经验的小伙伴深入学习提升的进阶课程,涵盖了95%以上软件测试知识点,真正体系化!
由于文件比较多,这里只是将部分目录截图出来,全套包含大厂面经、学习笔记、源码讲义、实战项目、大纲路线、讲解视频,并且后续会持续更新
如果你需要这些资料,可以添加v获取:vip1024b (备注软件测试)
正文
(3) 解压安装包,进入 bin 目录,点击 jmeter.bat 启动 jmeter。
2、开始压力测试
(1)首先需要创建线程组
点击 jmeter.bat 启动 jmeter 后会弹出可视化窗口,按如图步骤,使用 jmeter 创建线程组:
创建完创建线程组后,界面如下:
线程组参数详解:
线程数:虚拟用户数。一个虚拟用户占用一个进程或线程。设置多少虚拟用户数在这里也就是设置多少个线程数。
ramp-up period(in seconds)准备时长:设置的虚拟用户数需要多长时间全部启动。如果线程数为10,准备时长为 2,那么需要 2 秒钟启动 10 个线程,也就是每秒钟启动 5 个线程。
循环次数:每个线程发送请求的次数。如果线程数为 10,循环次数为 100,那么每个线程发送 100 次请求。总请求数为 10*100=1000 。如果勾选了“永远”,那么所有线程会一直发送请求,一到选择停止运行脚本。
delay thread creation until needed:直到需要时延迟线程的创建。
调度器配置:设置线程组启动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配置调度器时,需要勾选循环次数为永远)
调度器配置参数:
持续时间(秒):测试持续时间,会覆盖结束时间
启动延迟(秒):测试延迟启动时间,会覆盖启动时间
启动时间:测试启动时间,启动延迟会覆盖它。当启动时间已过,手动只需测试时当前时间也会覆盖它。
结束时间:测试结束时间,持续时间会覆盖它。
现在我也找了很多测试的朋友,做了一个分享技术的交流群,共享了很多我们收集的技术文档和视频教程。
如果你不想再体验自学时找不到资源,没人解答问题,坚持几天便放弃的感受
可以加入我们一起交流。而且还有很多在自动化,性能,安全,测试开发等等方面有一定建树的技术大牛
分享他们的经验,还会分享很多直播讲座和技术沙龙
可以免费学习!划重点!开源的!!!
qq群号:110685036
(2)创建 http 请求
创建的线程组后,在创建的线程组基础上,点击添加 http 请求:
创建页面如下图所示:
性能测试时:http 实现请选择 java,点击 keepalive,使用长连接进行测试(避免经常进行三次握手,影响测试准确性)。
http 请求主要参数详解:
1)web服务器
l 协议:向目标服务器发送 请求协议,可以是 http 或 https,默认为 http
l 服务器名称或 ip :http 请求发送的目标服务器名称或 ip
l 端口号:目标服务器的端口号,默认值为 80
2)http 请求
l 方法:发送 http 请求的方法,可用方法包括 get、post、head、put、options、trace、delete 等。
l 路径:目标 url 路径(url中去掉服务器地址、端口及参数后剩余部分)
l content encoding :编码方式,默认为 iso-8859-1 编码,这里配置为 utf-8
3)同请求一起发送参数
l 在请求中发送的 url 参数,用户可以将 url 中所有参数设置在本表中,表中每行为一个参数(对应url中的 name=value),注意参数传入中文时需要勾选“编码”。
发送 json 数据:
消息头的设置:content-type = application/json
(3)添加察看结果树
在创建的线程组基础上继续添加查看结果树:
添加完后,展示结果如图:
网上学习资料一大堆,但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
需要这份系统化的资料的朋友,可以添加v获取:vip1024b (备注软件测试)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系统化的资料的朋友,可以添加v获取:vip1024b (备注软件测试)**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o0snqbbl-1713269205886)]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