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7的徕卡浮动长焦镜头无疑是影像系统的一大亮点。它不仅能在远景拍摄中提供2.6x光学与5x无损变焦,还能在10cm距离实现微距拍摄。
色彩风格依然延续了徕卡“德味”调性:不是夸张的饱和度,而是强调光影氛围,画面看起来更接近肉眼所见,也更适合后期处理。
夜景是检验影像系统实力的重要环节。小米17凭借大底传感器与逐片镀膜工艺,在暗光环境下的表现尤为突出。可以看到,即使是10倍的焦段,字体边缘细节仍然非常清晰。
过去夜拍常见的光斑、雾化问题,在小米17上大幅改善。主摄在夜景模式下的成像噪点控制良好,画面纯净,暗部细节仍有不错保留。
当然,小米17不仅仅有普通滤镜,还有丰富的徕卡滤镜,可玩性非常高。大家如果能娴熟的使用滤镜,拍照会事倍功半。
总体来讲,小米17影像的白平衡稳定性强,即使在多光源复杂环境下,画面不会出现严重的偏色,整体观感自然,尤其在拍摄花卉或静物时效果极具艺术感。
全面补齐的旗舰体验,带来全新的磁吸生态
小米17在细节体验上同样追求全面。它支持48个通信频段,覆盖全球21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520家以上运营商兼容,配合小米澎湃t1p信号增强芯片,即便在信号薄弱的环境下依旧保持稳定连接。
防护方面,小米17通过ip68与ip69双重认证,可在4米水深下浸泡30分钟无损,进一步提升了抗环境能力。对喜欢户外活动的用户而言,这意味着手机能从容应对更多极端场景。
音质表现同样值得一提,双扬声器在调校后获得了更均衡的声场与更有力的低频表现。观影时爆炸场景的震撼感更强,音乐播放时鼓点节奏也更具冲击力。
此外,小米17支持 usb 3.2 gen1 高速传输,大文件、4k视频与raw格式照片都能快速传输,大幅提升了专业用户与创作者的工作效率。
这一次,小米带来了全新的小米龙鳞纤维磁吸保护壳,手感舒适,外观精致轻薄。
最好玩的是,笔者还发现了一个小彩蛋,在息屏状态下戴上手机壳,屏幕上还会出现一个互动的特效,十分的有意思。在手机壳上加入磁吸,这仍然是一个很聪明的解决方案,毕竟磁吸环做到手机背板中,是需要挤占电池的空间。
最后:小米17与小米的长期主义
小米17不仅仅是一款小屏旗舰,它更像是一种态度。面对整个行业在大屏化、堆料化上的同质化趋势,小米选择在最难坚持的“小屏旗舰”赛道上持续投入。四年时间,从1.38mm到1.18mm的极窄边框,从常规电池到7000mah的金沙江电芯,从常规影像到徕卡全焦段三摄,小米用一代又一代的打磨,让“小屏”不再是折中的选择,而是完整旗舰体验的另一种答案。
这种选择背后,折射的是小米的差异化战略和长期主义思维。小屏市场或许不是最大众的赛道,但却是用户心中最稀缺的体验之一。小米愿意把研发资源和产业链整合力放在这里,不只是为了填补市场空白,更是为了证明:当大多数厂商在追逐“更大、更重、更豪华”的同时,小米仍愿意寻找一条不同的路径,把“用户真正想要却被忽视的东西”做到满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