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最大的豪华。
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汽车,手机也同样适用,但表现得更直接,比如抗不抗摔,防不防水,耐不耐用,会不会因为一次使用上的不小心而直接损坏,都是消费者们关注的焦点。
或许是受到了消费者们需求变化的影响,近两年的千元线下机,基本都把技能点都点在了耐摔、防水、长续航上。
甚至,连小米最最重要的走量机型——redmi note系列,也是如此。
8月21日晚,红米举行了新品发布会,正式带来了redmi note 15 pro和redmi note 15 pro+。
推荐阅读:
(图源:redmi)
从核心配置上看,两款产品有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pro+版本,不仅首发了骁龙7s gen4处理器、电池容量增加到7000mah,还带来了ip66+ip68+ip69+ip69k全面防水、用上了旗舰级的四微曲屏幕,机身正反面也升级为龙晶玻璃+玻纤背板。
突出的就一个关键词——耐用!
当然了,作为线下千元机的标杆,同档位里嘎嘎乱杀的存在,耐用、抗造只是redmi note系列的一部分,更多的读者们好奇的应该是:
这机子日常用的话,行吗?
咋说呢,看硬件配置表的话,这款产品或许算不上亮眼,也难以跟市面上一众高性价比机型对打。但在狠狠盘了几天之后,这款产品确实给小雷带来了一些感受,现在是时候跟大伙好好聊一下了。
骁龙7s gen 4,完全够用了
虽说是线下千元机,但咱们还是得先说说这性能的事情。
不如说,正因为redmi note 15 pro+是一款线下千元机,所以我们才更应该关注它的核心性能到底有没有合格。
毕竟这类产品的受众,手机多半不会一年一换,而最重要的核心性能和系统优化则决定了这款手机的理论使用周期。
处理器上,note 15 pro+采用的是骁龙7s gen 4处理器。
(图源:高通)
老读者们都懂。
现在高通这种带s后缀的处理器,硬件规格肯定是比不了骁龙7+这种真大哥的,甚至连原版骁龙7都比不上。
note 15 pro+首发的这颗骁龙7s gen 4处理器也不例外,依然采用台积电4nm打造,依然是1*a720核心+3*a720核心+4*a520核心的组合,仅有的差别,就是最高的核心频率提升到了2.72ghz。
为了让大伙更直观地感受到它们的区别,小雷做了一张表格,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仔细看看。
(图源:雷科技自制)
换句话说,你把这颗处理器叫成骁龙7s gen3+可能也没啥问题。
总而言之,先看跑分。
在最新的安兔兔v10版本中,note 15 pro+的最终得分为84万,对比note14 pro+提升了5w左右,和骁龙7 gen4、骁龙7gen 3之间倒也没有形成明显差距,算是不相伯仲的水平。
(图源:雷科技自制)
跟当今一众300万起步的旗舰机相比,这个成绩是有些小巫见大巫,但比起前几代产品,这次note 15 pro+算是有稳步提升了。
聊完娱乐性质的跑分,再来看看实测。
考虑到这机子的定位,小雷这次就不上《鸣潮》了,咱们直接整点中低负载的国民级手游来试试深浅。
以《王者荣耀》为例。
note 15 pro+最高支持超高帧率+极致画质。
在室温26度的情况下,进行了两局游戏,实测平均帧率90.29帧,玩起来的稳定性还算ok,功耗则是只有3.54w,核心温度最高38.5°c,机身温度不到40°c,体感一点都不烫。
(图源:雷科技自制)
遗憾的是,这款产品并不支持极高帧率,个人觉得性能完全是可以上的。
再来看看,性能需求略高一筹的《英雄联盟手游》。
note 15 pro+最高支持60帧+高画质,但我通过解锁软件让其运行在120帧下。
在室温26度的情况下,进行了两局游戏,实测平均帧率105.2帧,玩起来的稳定性一般,但是全程帧数基本都在100帧以上,功耗则是只有4.33w,核心温度最高39.5°c,机身温度不到40°c,手感相当舒适。
(图源:雷科技自制)
如果能够稍微放开一些性能限制的话,个人认为稳定在120帧问题不大。
总之,在游戏性能这块,如果大伙只是平时偶尔打打王者荣耀、和平精英这类手游的话。
那骁龙7s gen4,目前来说肯定还是够用的。
系统层面,出厂预装的hyperos 2.0系统没有变化,各种过渡、打断动画都是完整的,相册里的ai功能和超级小爱也都有,体验没有缺失,动画自然跟手,个人也没遇到什么bug。
(图源:雷科技)
考虑到产品的目标人群,通话录音、ai转写这些能力还是相当实用的。
耐用性足够,但好用吗?
在我看来,手机上的耐用,其实是有两个维度的。
一个是质量上的耐用,另一个则是续航上的持久度,而这也恰巧是note 15 pro+的两个核心卖点。
根据官方介绍,这次note 15 pro+正面搭载小米龙晶玻璃,背面搭载超韧玻纤背板,正反面抗摔强度提升10倍以上;内部采用金刚架构,整机抗弯折性能高达70kg,更是获得了行业首个sgs整机高强度防护金标五星认证。
(图源:redmi)
既然米家这么吹,我们,也就试着摔了一下。
首先是第一个场景,也是大家在生活中最常见的长焦:在走路时,手不小心撞到了路过的什么东西导致手机跌落。
我现在的主力机就因为这个原因,边框凿出了两块凹痕,真的有些心疼。
在一位同事的配合下,我们反复三次,在办公室外的走廊上模拟了这个场景,其中既有边框落地的情况,也有屏幕落地的情况,甚至有手忙脚乱去捞导致机子在地上还弹了一下的情况。
(图源:雷科技)
这里最危险的情况,就是在约70-80cm的高度,以屏幕边角着地的方式摔落至水泥地面。通常情况下,这是最容易导致屏幕碎裂的跌落方式,因为斜角着地屏幕所受到的冲击力会集中于一点。
结果呢?note 15 pro+边框没啥痕迹,而且屏幕完好无损。
第二个场景则更为直接:从约1.5米的高度,让手机屏幕正面朝下进行自由落体。
这个场景虽然不多见,但是对于住校学生来说还是经常发生的,也不知道上床下铺的宿舍设置,让多少人的iphone进入了因果循环,但总之每年这类帖子在小红书上面都绝对不算少数。
“咔哒!”
该咋说呢,毕竟是玻璃撞石头,这清脆的撞击声,对我来说不亚于陨石撞地球。
(图源:雷科技)
说实话,一般的手机经历这样的冲击,屏幕或后盖大概率已经报废,好一点的贴个膜将就用,坏得彻底的甚至没有维修的意义和价值。
那么note 15 pro+呢?屏幕还是一点事情没有,这件事情多少给一直坚信着“曲面屏=易碎,四微曲=易碎翻倍”的我带来了些冲击,不过这次贴膜上出现了划痕,边框也出现了磕痕,幸好,小米售后每个月都可以免费贴膜。
(图源:雷科技)
从对它的暴力测试结果来看,note 15 pro+确实抗造,有点东西。
值得一提的是,note 15 pro+的防护等级也达到了ip66+ip68+ip69+ip69k全面防水。
这里需要做一个小小的科普,这三种防水等级并不冲突,而是各自面向不同的测试标准,其中,ip66需要承受来自任意方向的强烈喷水,ip68代表可在一定水压下长时间浸泡,而ip69则是一个源自工业领域的更高标准,它要求设备能够承受高温、高压的水流冲击。
(图源:雷科技)
ip66大家都很熟悉了,我们这次就不拿着手机简单冲下水了,毕竟目前市面上的产品基本都能做到。
为了验证后两个等级,我们进行了两项测试。
首先是ip68测试,我们将手机放入装满水的桶中,并开启计时器。两小时后取出,手机所有功能正常,甚至在湿水的情况下也能正常触控,听筒和扬声器在简单擦拭后音量也迅速恢复。
(图源:雷科技)
然后是ip69测试,我们把热水器的温度调至最高,将花洒调至冲击档位,在约15厘米的距离上,从不同角度对手机进行持续喷射,这样的实际效果可能不如高压水枪,但是note 15 pro+的密封性依然经受住了考验,没有一滴水渗入机身内部。
(图源:雷科技)
这意味着,你不仅可以带着它洗澡、游泳,在大雨中接打电话,或者在手机脏了之后直接拿到水龙头下冲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