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代码网 > 科技>电脑产品>硬盘 > 交换机分层次是什么意思? 浅析一层交换机/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的区别

交换机分层次是什么意思? 浅析一层交换机/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的区别

2025年09月22日 硬盘 我要评论
在弱电网络、企业组网乃至数据中心的日常交流中,大家总会听到“这是一层交换机”、“那是二层交换机”、“核心要用三层交换机”这样的说

在弱电网络、企业组网乃至数据中心的日常交流中,大家总会听到“这是一层交换机”、“那是二层交换机”、“核心要用三层交换机”这样的说法。很多新手运维工程师甚至部分技术人员,对这几类交换机的概念并不清晰:

  • 一层交换机是不是就是集线器?
  • 二层交换机到底靠什么区分设备?
  • 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边界在哪里?

别急,今天我们就来一次系统、深入的拆解,把这三种交换机的来龙去脉、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场景全部讲透。

为什么有一层、二层、三层?

在网络工程领域,我们经常用osi 七层模型来描述网络设备的功能:

  • 第 1 层:物理层(physical layer)
  • 第 2 层: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 第 3 层:网络层(network layer)
  • 第 4 层及以上: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交换机的“层数”指的是它主要工作在 osi 模型的哪一层:

  • 一层交换机:物理层,负责比特流的转发(本质是“电信号的转发”)。
  • 二层交换机:数据链路层,依据mac 地址转发。
  • 三层交换机:网络层,能够基于ip 地址做路由转发。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清晰知道它们为什么叫一层、二层、三层。

一层交换机:其实就是“集线器”

严格意义上说,现在市面上几乎已经见不到“一层交换机”这个设备了,它的原型就是hub(集线器)

1. 工作原理

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

它收到一个比特流(电信号)后,会把信号广播到所有端口。

任何接入的设备都能接收到同样的数据帧。

这意味着:

  • 没有智能转发,所有数据都是“泛洪”。
  • 带宽是共享的,两个端口同时通信时会冲突。
  • 容易形成冲突域(collision domain),网络性能差。

2. 特点总结

  • 没有 mac 地址表。
  • 带宽共享。
  • 成本极低,但性能很差。

3. 使用场景

在 90 年代早期,集线器曾经很常见,主要用于小型局域网。但随着二层交换机的普及,集线器基本被淘汰。现在如果你看到“一层交换机”,大概率就是在讲hub

二层交换机:最常见的“企业利器”

现代企业网络中,二层交换机是最普遍的网络设备。

1. 工作原理

  • 二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 核心能力:依据mac 地址表来转发数据帧。
  • 当设备第一次接收到一个数据帧时,会学习源 mac 地址与对应的端口,并写入 mac 地址表。
  • 下一次有目标 mac 的数据到来时,交换机就能定向转发到对应端口,而不是像集线器那样“乱发”。

2. 特点总结

  • 有 mac 地址表,转发智能。
  • 每个端口是一个独立的冲突域,避免了 hub 的问题。
  • 带宽独享,性能提升巨大。
  • 主要功能是实现同一局域网内的通信

3. 二层交换机与 vlan

二层交换机另一个强大的功能是支持vlan(虚拟局域网)

  • 可以通过配置,把不同端口划分到不同 vlan。
  • 不同 vlan 之间默认隔离,提高安全性。
  • vlan 内部通信依然走二层转发。

4. 使用场景

  • 企业接入层:员工 pc、打印机接入。
  • 家庭网络:智能家居设备接入。
  • 校园、办公楼内的终端接入。

在多数场景下,二层交换机已经足够支撑大量终端设备的接入需求。

三层交换机:二层交换机 + 路由功能

随着网络规模扩大,不同 vlan 之间需要通信,这时仅靠二层交换机就不够了。于是,三层交换机登场。

1. 工作原理

  • 三层交换机既能在二层转发帧,又能在三层转发数据包
  • 它内置了路由功能,可以基于ip 地址做路由选择。
  • 转发机制:
  1. vlan 内部走二层。
  2. vlan 之间走三层,三层交换机充当路由器角色。

2. 特点总结

  • 兼具二层与三层能力
  • 支持静态路由动态路由协议(如 ospf、rip)
  • 高速硬件转发,性能远超传统路由器。
  • 能够承担企业网络的核心层、汇聚层

3. 使用场景

  • 企业园区网:不同部门 vlan 间通信。
  • 数据中心:核心层部署三层交换机,统一调度。
  • 大型校园网:跨子网通信、策略控制。

简单理解:二层交换机是局域网的“大门”,三层交换机是多子网通信的“枢纽”。

一层 vs 二层 vs 三层交换机

如何选择?

1. 家庭、小型办公室

  • 二层交换机足够,简单划分 vlan 即可。
  • 不建议用 hub(几乎淘汰)。

2. 中型企业

  • 接入层:二层交换机(负责终端接入)。
  • 汇聚层/核心层:三层交换机(负责跨 vlan 路由和策略控制)。

3. 大型数据中心

  • 核心必须部署三层交换机,支持动态路由和高带宽转发。
  • 二层交换机作为接入设备。

常见误区澄清

1.三层交换机 = 路由器?

错!

  • 三层交换机有路由功能,但主要是高速局域网内的三层转发。
  • 路由器则侧重于广域网连接、复杂协议支持(如 nat、vpn)。

2.二层交换机不能做 vlan 间通信?

正确!

  • vlan 间通信必须靠三层设备。
  • 二层交换机本身无法跨 vlan 转发。

3.hub 还能用吗?

基本没必要。

  • 在今天的网络环境下,hub 早已被淘汰。
  • 一层交换机(hub):物理层设备,已淘汰。
  • 二层交换机:依据 mac 转发,是企业接入层的主力。
  • 三层交换机:结合路由功能,承担跨 vlan、核心转发任务。

一句话总结:一层交换机是“电信号的放大器”,二层交换机是“mac 地址的搬运工”,三层交换机是“局域网内的高速路由器”。

真正理解这三者的区别,才能在设计网络时“用对设备,花对钱”,避免冗余和性能瓶颈。

(0)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3869329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 2017-2025  代码网 保留所有权利. 粤ICP备2024248653号
站长QQ:2386932994 | 联系邮箱:23869329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