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前几代产品一样,零刻 gti15 ultra 同样提供了外接显卡坞方案,而且走的是直插模式,性能损耗很低,本文主要探讨主机核显和外接显卡坞的性能表现。
先说说为什么零刻这样配套显卡坞的做法是最完美的?
- 性能损失:主流显卡坞均为雷电接口,虽然拥有 40gbps 总带宽, 但雷电3 做为数据传输只能做到 22gbps,换成 雷电4 也不过 32gbps,传输带宽满足不了中高等级显卡。oculink 接口好得多,但常见的也不过 pcie4.0 x 4 ,和零刻这种直插式 pcie5.0 x8 有较大差距(理论 4 倍)。
- 安全设计:第三方显卡坞很难和主机完美整合,单线材链接有脱落的风险,零刻这种设计模式将主机和显卡坞完全整合固定,安全性更高,运行也更稳定。
- 价格优势:低价位显卡坞需要自备电源,属于额外支出,整合电源的显卡坞价格都在千元左右,oculink 接口的更贵。零刻的显卡坞自带 600w 电源,初代售价 299,新款售价 499,在预算这块属于王炸级别了,唯 一 缺点只兼容自家主机,不过理论上可以通过 pcie 延长线连接使用。
测试硬件
零刻 gti15 ultra 迷你主机
▼零刻最新旗舰型号,搭载英特尔酷睿 ultra 9 285h 处理器,16 核 16 线程的强大规格(6p + 8e + 2lpe ,睿频高达5.4ghz),集成独显架构的 arc 140t 核显与独立 npu,共同构成 99 tops 的 ai 算力矩阵。双内存双硬盘双万兆以及雷电 4 接口,配合超级良心的 5 年保,主打个迷你主机 一 步到位。
零刻 ex pro 显卡坞
▼作为上代产品的升级版,ex pro 显卡坞在外观上保持了经典设计,仅在侧面新增了“5”字标识以示区别。核心升级在于内部新增的两颗 pcie 5.0 信号增强转换芯片,将理论速率提升至惊人的 256gt/s,对高端显卡支持的更好。
▼外观构造上,ex pro 采用坚固的硬质塑料外壳,并覆以手感细腻的灰色肤感涂层。机身尺寸为 225 x 179 x 64.7mm,略显厚实,这是因为它内置了 600w 电源,为外接显卡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支持。
▼显卡坞布局清晰合理。主板上最核心的是经过金属框架加固的 pcie 5.0 x8 插槽,能确保显卡连接的稳固与耐用。供电方面,提供了双 8-pin 接口,满足大功率显卡的需求。此外,还配备了用于外接设备的 usb 2.0 接口、外置天线接口、四针风扇接口,以及电源开关和指示灯。
▼显卡坞底部是整块金属,拆开后里面是预留的无线网卡与固态硬盘插槽,内部加装了散热风扇,底板在硬盘位置也做了散热孔。
另外,显卡坞也支持安装无线网卡,配件提供了转接板,wifi 天线也已预装到位,有扩展需求的话还是比较方便的。
▼安装显卡后,利用附带的挡板即可讲主机牢牢固定,这也是前面提到的整合优势。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 黑金版 oc
▼ultra 9 285h 虽然很强,但毕竟是移动端的处理器,和同级别的桌面级处理器相比还是有 一 定差距,并不适合搭配 4090 / 5090 旗舰级显卡,本次选用的影驰 rtx 5070 金属大师就是比较完美的组合,性能释放和尺寸控制都比较到位。
▼影驰 rtx 5070 金属大师最大的亮点在于体积的显著优化。得益于 50 系架构在能效比上的巨大进步,它的尺寸(316.5 x 139 x 50mm)相较前代产品更为紧凑克制,不仅能轻松兼容大多数标准机箱,更赢得了 nvidia 官方的 sff-ready 认证,是小尺寸机箱的理想拍档。
▼正面的三把“霜环”风扇,其扇叶外缘通过环形结构相连,这不仅带来了独特的视觉效果,更关键的是提升了风扇高速运转时的动平衡与稳定性,有效抑制噪音与异响,实现静谧高效的散热。导风罩边缘的 cnc 高光切边工艺,为通体素雅的金属外壳增添了一抹精致的亮色。
▼显卡整体采用了极为通透的散热结构。顶部与金属背板尾部均设计了大面积镂空,构建出高效的散热风道,让冷空气能无阻碍地贯穿散热鳍片,将核心热量迅速带离,排出机箱。
▼两者合体后,一 个紧凑强悍的图形工作站就此诞生。
性能测试
▼外接显卡坞的正确步骤是先启动显卡坞,再启动主机。进入系统后,影驰 rtx 5070 金属大师就被完美识别,gpu-z 显示它正以 pcie 5.0 x 8 的满速状态运行,一切就绪!
▼首先来看看带宽数据,毕竟外接显卡,最重要的是就是主机和显卡坞“沟通”效果,利用3dmark 带宽测试,结果为25.14gb/s!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