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代码网 > it编程>编程语言>Java > Java对异常的认识与异常的处理小结

Java对异常的认识与异常的处理小结

2025年06月13日 Java 我要评论
一、认识异常与异常类型。(1)简单定义-什么是异常?java程序在运行时可能出现的错误或非正常情况。(2)常见比喻程序运行的"安全气囊"代码世界里的"急救系统"

一、认识异常与异常类型。

(1)简单定义-什么是异常?

  • java程序在运行时可能出现的错误或非正常情况。

(2)常见比喻

  • 程序运行的"安全气囊"
  • 代码世界里的"急救系统"

(3)异常类型

  • 编译时异常:在exception类中,除了runtimeexception类以外,其他子类都是编译时异常。java编译器会对编译时异常进行检查,如果出现这类异常就必须对其进行处理,否则程序就无法通过编译。
  • 运行时异常runtimeexception类及其子类都是运行时异常。运行时异常是在程序运行时由java虚拟机自动进行捕获处理的,java编译器不会对异常进行检查。也就是说,当程序中出现这类异常时,即使没有使用try···catch语句捕获异常或使用throws关键字声明抛出异常,程序也能编译通过,只是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可能报错。
  • error:系统级别错误,程序无法处理(如内存溢出)。

   (4)  异常体系图 

throwable
├── error(系统错误,如outofmemoryerror)
└── exception
    ├── runtimeexception(运行时异常/非受检查异常)
    │   ├── arithmeticexception
    │   ├── nullpointerexception
    │   ├── 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   └── ...
    └── 其他(编译时异常/受检查异常)
        ├── ioexception
        ├── sqlexception
        ├──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

二、异常的处理

  (1)try-catch-finally 基本结构

try {
    // 可能抛出异常的代码
} catch (exceptiontype1 e) {
    // 处理exceptiontype1类型的异常
} catch (exceptiontype2 e) {
    // 处理exceptiontype2类型的异常
} finally {
    // 无论是否发生异常都会执行的代码
    // 常用于资源释放
}
       多重catch块注意事项
  • 子类异常必须写在父类异常前面

  • 捕获异常后程序会继续执行

 finally块的特点
  • 无论是否发生异常都会执行

  • 即使try或catch中有return语句,finally也会执行

  • 唯一不执行finally的情况:system.exit()

小结
  • try:划定"危险区",包裹可能出错的代码
  • catch:设置"急救站",捕获并处理特定异常
  • finally:建立"清理队",确保必须执行的收尾工作

(2)throws关键字  当方法内部不处理异常时,可以使用throws声明抛出

用于方法声明,表示该方法可能抛出异常但不处理

public void readfile() throws ioexception {
    // 方法代码
}

(3)throw关键字  

使用throw手动触发异常

主动抛出异常对象

if (age < 0)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年龄不能为负数");
}

(4)自定义异常 

通过继承exception或runtimeexception创建

class myexception extends exception {
    public myexception(string message) {
        super(message);
    }
}

(5)异常处理注意事项

  • 针对性处理:不要捕获所有异常(避免直接catch exception)
  • 不要吞掉异常:注意空的catch块 

三、总结 

  • 异常是 java 程序运行时可能出现的错误或非正常情况,分为可处理的exception和不可控的error
  • 类比现实中的 “安全气囊” 或 “急救系统”,用于在程序出错时拦截问题并处理,避免程序崩溃。
  • 合理的异常处理能让程序在出错时优雅降级(如提示用户、记录日志、重试机制),而非直接崩溃。
  • 避免在finally块中编写复杂逻辑或抛出新异常,可能导致原有异常被覆盖。
  • 通过理解异常机制并遵循最佳实践,可显著提升代码的健壮性和可维护性,让程序在 “意外”面前更可靠。
(0)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3869329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 2017-2025  代码网 保留所有权利. 粤ICP备2024248653号
站长QQ:2386932994 | 联系邮箱:23869329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