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代码网 > 科技>区块链>动态 > OKX全球首席商务官Lennix:自托管仍是Web3钱包的未来

OKX全球首席商务官Lennix:自托管仍是Web3钱包的未来

2025年04月16日 动态 我要评论
2025年Web3嘉年华期间,Odaily有幸与OKX全球首席商务官Lennix进行了一场对话,就OKX Web3钱包未来产品发展方向、Web3钱包监管、未来市场行情等话题展开探讨,Lennix在对话中指出OKX We...

2025 年web3嘉年华期间,odaily 有幸与 okx 全球首席商务官 lennix 进行了一场对话,就 okx web3钱包未来产品发展方向、web3钱包监管、未来市场行情等话题展开探讨。

lennix 在对话中指出 okx web3钱包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是仍是自托管、多链和合规,并将建立链上身份系统,保证用户安全。同时也在对话中回应了 okx web3钱包交易聚合器何时重启以及新版本钱包为何将铭文市场入口隐藏等问题。

okx全球首席商务官lennix:自托管仍是web3钱包的未来

记者:这次参加 web3 嘉年华大会,你是否感受到行业氛围或趋势上的一些变化?在当前阶段,你是否更关注那些与现实世界连接、具备实际应用价值的 web3 赛道?

lennix:我最大的感受是看到越来越多涉及加密业务的web2和web3公司正在走向合规,例如银行、基金,还有一些涉及支付领域的公司。所以可能未来香港慢慢会变成一个合规的web3中心,让很多行业的公司得以参与进来。

其实我自己最感兴趣的赛道是web3在支付领域的应用,即 payfi。在这个领域,okx web3钱包是做的不错的。我认为钱包应该具有承托全球支付的功能,未来 okx 钱包也有计划往这方面发力,使用户能够无缝地在现实及 crypto 世界中进行交互。这个功能说起来简单,但实际落地是有难度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接触 web2 的企业,如银行、支付公司、发卡方以及发行 rwa 资产的公司等等。因此我认为 payfi 应该是吸引传统行业进入 crypto 的下一个重要入口,所以我会注意这个领域以及相关公司的发展。

记者:那接下来我们就具体聊聊 okx web3钱包 。现在 cefi 与 defi 的融合成为了新趋势,但是各方采取的路线却不一样。例如有些支持在交易所直接购买链上资产,但 okx 走的路线更像是将交易所业务与web3业务相分离,如 okx web3钱包启用了新域名并开发了独立的 app,这种”去交易所化”调整背后,是基于怎样的战略考量?

lennix:核心原因在于我们相信自托管是web3的未来。okx web3钱包有两个重要的发展方向,首先第一个就是自托管,使用户有 100% 的权利去管理自己链上的资产,okx 不直接参与用户资产托管;另一个就是多链,okx web3钱包希望利用去中心化的方式支持用户进行多链交易和资产转移,同时在实现这些功能的过程中我们也用技术手段来保持风险可控。

所以我们不想成为“买办”,用户把资产直接给我们,然后我们帮他们进行买卖交易,这个不符合我们产品的定位。

将交易所业务和web3业务分离还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我们坚持 okx web3钱包是一个纯技术的产品,这样我们就能保持一个开放合作的心态,与其他生态进行合作或者赋能所有链上资产。其二是考虑到未来合规的要求,用户对自己链上的资产有 100% 的掌控权也是能符合合规的一些要求的。 

记者:3 月 17 日,okx web3钱包关闭了聚合器交易服务,打算什么时候再度开启?传闻关闭的原因是因为受到欧盟地区监管机构的调查是否属实?

lennix:dex 聚合器交易服务重新启动还需要一些时间,但也很快了。至于关闭聚合器的主要原因是在积极打击金融犯罪的背景下,我们确实因此遭遇了针对性的舆情攻击,但这并未影响我们的积极性,为应对这些挑战,okx web3 在咨询监管机构后,主动暂停 dex 聚合器服务,旨在通过技术升级以防止进一步滥用。

记者:okx web3钱包是业内公认的最优秀的钱包团队,总是能迅速响应用户需求。但链上总存在 mev 攻击、rug pul 等问题,okx web3钱包如何帮助用户防范这些风险呢?

lennix:因为 okx web3钱包自托管的特点,所以我们不能如 cex 一样采取过多主动的行为,例如下架代币、冻结资产等。但我们具备实时链上监控的能力,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识别黑地址,并且降低他在钱包中交易的能力,为用户做到提前预防。

未来我们也会根据链上的监控和分析对一些项目进行打分,这其中涉及到的技术在 okx web3钱包之前都是没人做的,所以我们团队需要自己去做这套技术,然后往这个方向发展。

记者:你如何看待从去年至今 meme 热潮的消退,meme 行情未来还有可能起来吗?同时在 meme 热潮中,okx 想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lennix:我认为加密行业会不断诞生很多热点,每个热点叙事都需要经历起落的过程,不管是铭文还是 meme 都是一样的。meme 作为一个资产大类会永久存在,但顶级 meme 出现的数量会减少,因为市场对 meme 的敏感度已经下降了,不是随便的新闻热点就能变成一个大火的 meme。

至于对 okx web3钱包来说,我们永远都只是一个工具,meme 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需要支持的资产,但链上也还有其他的资产。对我们来说面向用户的产品形态是一样的,就是如何帮助用户用最低的成本快速买卖资产,但同时具体实现方法不一样。可能对一些主流的资产,用户会对价差、费用和流动性更敏感一些,但 meme 的特点就是周期起落比较快,用户在交易 meme 时的最大的要求是速度要快、对成本的感知相对要弱一些,所以我们需要在这两边做平衡,okx web3钱包在 meme 交易领域的下单方式和订单模式都是不一样的。

okx web3钱包的产品思路始终是在资源可控的情况下,尽量满足足够多的用户需求。ordinals 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在支持它之前其实也没有料到它后续会是一个市场大热点,但我们认为用户有需求,我们就应该支持。所以结果就变成了 casey 等人做了个协议出来,但主要的市场推手却变成了 okx web3钱包,因为我们把用户体验做到了极致。

我们以后也会重复做这样的动作,我们不判断市场上出现的什么热点是重要或不重要,但只要是新的技术我们就应该去支持,但凡有一点创新,我们也要去支持。

记者:刚刚你也谈到了铭文,但是在 3 月 28 日 app 版本更新后,钱包将铭文市场的入口合并到了 nft 市场中引起部分铭文玩家的不满,这样的产品设计是基于什么考量?

lennix:其实是因为背后用户数据的变化,产品的页面资源是有限的,所以我们根据市场的总体用户数据进行了这样一个调整。当然我们也有考虑到社区的声音,但产品始终需要有一个优先级,所以我们肯定是会继续关注社区的反馈,然后在其中找到一个平衡。

记者:那么web3钱包产品都面临哪些重要监管风险?okx web3将如何寻求与监管合作?

lennix:首先对监管来说这是非常新的东西,光是自托管这个概念对于全球监管来说已经是非常难以理解,所以web3钱包目前是没有一个完整的监管框架。但类似的挑战我们之前也遇到过,交易所本身一开始也是不被理解的,经过多年的沟通和各方努力情况才好转,这其中也不止 okx 的投入,还有其他的加密行业从业者也不断向各国监管解释加密交易所是如何运作和管理的、交易所的衍生品风控政策是怎么样,所以交易所现在才能够拿到合规牌照。

那么我相信钱包的监管也经历同样的路径,我们需要去向监管解释和展示什么是钱包。那同时 okx web3钱包本身也要攻破一些技术难题,如何在钱包保持自托管的前提下,满足合规的要求和标准,例如,通过实时的链上监控系统,以秒级别的速度提前将黑地址审查出来;在不公开用户信息的情况下,满足链上 kyc 的要求,使一些经过 kyc 的钱包地址可以有更高的交易权限。这些都是未来web3钱包行业要重点发展的方向,也是我们想带领 okx web3钱包走的方向。

记者:链上的 kyc 对用户有什么要求?

lennix:链上 kyc 与交易所 kyc 是不一样的,这个用词可能本身也会引起歧义,更好的词应该是链上身份,这个身份记录了用户过去在链上的交易历史。okx web3钱包未来可能会将不同的地址根据风险分级,其中可能涉及到从过去交易历史分析地址是否完全干净,是否有参与一些值得怀疑的交易,地址的交易模式是什么样的等等。

这也意味着我们没有必要拿到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同时也能确保哪些用户地址是安全的、干净的。

记者:okx web3今年 q2 后的重点将放在什么方向上?

lennix:总体来说我们会继续支持多链和自托管,同时还会进行社交恢复等的一系列使用户体验更好的功能更新,我们也会继续的发展 dex,做到速度更快、成本更低。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合规上继续探索,包括反洗钱要求如何在链上实现等。

记者:特 朗普最近的关税政策使全球资本市场出现剧烈波动,包括全球股市和加密市场。有观点认为我们现在已经步入熊市了,你如何看待接下来的市场行情呢?

lennix:宏观环境对比特币的影响是巨大的,特 朗普的一系列政策更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所以市场之前的恐慌抛售,主要是不知道关税政策对通胀和全球贸易能造成多大影响。

但特朗 普的关税政策其实有回旋余地,那么他的每一次关于关税的谈判,我觉得都有可能会演变成利好,大部分还是会支撑比特币上涨的。我个人也是一个比特币主义者,我进入加密行业很大程度也是因为非常欣赏比特币技术的简单美和理念。

到此这篇关于okx全球首席商务官lennix:自托管仍是web3钱包的未来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web3相关资讯内容请搜索代码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代码网!

(0)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3869329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 2017-2025  代码网 保留所有权利. 粤ICP备2024248653号
站长QQ:2386932994 | 联系邮箱:23869329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