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代码网 > it编程>编程语言>Java > Java缓存数据丢失:为何从缓存中无法获取数据?

Java缓存数据丢失:为何从缓存中无法获取数据?

2025年03月28日 Java 我要评论
java缓存数据丢失问题:诊断与解决方案在java应用中,内存缓存是提升性能的关键策略。然而,缓存数据丢失却是一个常见问题。本文将通过一个案例分析,深入探讨导致java缓存数据无法获取的根本原因,并提

java缓存数据丢失:为何从缓存中无法获取数据?

java缓存数据丢失问题:诊断与解决方案

在java应用中,内存缓存是提升性能的关键策略。然而,缓存数据丢失却是一个常见问题。本文将通过一个案例分析,深入探讨导致java缓存数据无法获取的根本原因,并提供有效的优化方案。

案例背景:

一个项目使用名为scenariobuffer的类,将约16万条asset数据缓存到hashmap中。scenariobuffer类使用了@component注解,并提供静态方法getbasset用于数据获取。应用启动时,scenariobuffer通过applicationrunner接口初始化缓存。然而,运行过程中,getbasset方法频繁返回空值。更令人困惑的是,服务器内存告急(可用内存仅剩100mb,缓存占用3gb,总内存8gb),重启服务器并清除缓存后,问题暂时解决。

问题根源分析:

尽管为tomcat分配了约3gb内存,服务器内存不足仍然是主要问题。内存不足时,jvm会触发垃圾回收,甚至强制关闭进程释放内存,导致缓存数据被清除。

代码缺陷:

原代码存在以下问题:

  1. 静态方法与单例: scenariobuffer类使用了静态方法getbasset和静态变量assetbuffer,以及getinstance()方法。在spring管理的bean中,这完全没有必要。spring容器本身管理bean的单例,静态方法和变量增加了代码复杂度,也难以进行单元测试。
  2. 依赖注入缺失: 获取scenariobuffer实例没有使用spring的依赖注入,而是使用了getinstance()方法,降低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测试性。
  3. 初始化方法: 使用applicationrunner初始化缓存虽然可行,但@postconstruct注解或initializingbean接口更清晰、易于理解。

优化方案:

建议采用spring的依赖注入和@postconstruct注解优化代码:

修改后的scenariobuffer类:

@component
public class scenariobuffer implements iactionlistener {

    @autowired
    private iassetservice assetservice;

    private map<string, list<asset>> assetbuffer = new hashmap<>();

    @postconstruct
    public void init() {
        list<asset> assetlist = assetservice.list();
        assetbuffer.put("key", assetlist); //  此处需根据实际情况修改key
    }

    public list<asset> getbasset(string groupid) {
        return assetbuffer.get(groupid);
    }
}
登录后复制

在需要使用缓存的类中,通过@autowired注入scenariobuffer实例:

@service
public class xxxservice {
    @autowired
    private scenariobuffer scenariobuffer;

    public void xxx() {
        list<asset> asset = scenariobuffer.getbasset("xxx"); //  此处需根据实际情况修改groupid
        // ...
    }
}
登录后复制

这些修改使代码更简洁、易于维护和测试,并避免了静态方法和变量带来的问题。

此外,需要关注服务器内存使用情况。如果内存经常不足,则需考虑增加服务器内存或优化程序以减少内存占用。虽然案例中暂时不考虑redis,但长期来看,使用redis等分布式缓存能有效缓解内存压力并提升性能。

以上就是java缓存数据丢失:为何从缓存中无法获取数据?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代码网其它相关文章!

(0)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3869329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 2017-2025  代码网 保留所有权利. 粤ICP备2024248653号
站长QQ:2386932994 | 联系邮箱:23869329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