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mvc之mvc:resources处理静态资源
由于早期的 springmvc
不能很好地处理静态资源,所以在 web.xml
中配置 dispatcherservlet
的请求映射时,往往采用 \*.do、\*.xhtml
等方式,这就决定了请求 url
必须是一个带后缀的 url
,而无法采用真正 rest
风格的 url
。
如果将dispatcherservlet
请求映射配置为“/”
,那么spring mvc
将捕获web
容器所有请求,包括静态资源请求,spring mvc
会将它们当成一个普通请求处理,从而报错。
为什么要使用<mvc:resources/>?
首先,<mvc:resources/>
允许静态资源放置在任何地方,如 web-inf
目录下、类路径下等,甚至可以将 javascript
等静态文件打包到 jar
包中,通过 location
属性指定静态资源的位置,由于 location
属性是 resource
类型,因此可以使用诸如 “classpath:”
等的资源前缀指定资源位置。传统的 web
容器的静态资源只能放在 web
容器的根路径下,<mvc:resources/>
打破了这个限制。
其次,<mvc:resources/>
可以对静态资源提供优化,例如:通过 cacheseconds
属性指定静态资源在浏览器端的缓存时间,充分利用浏览器端的缓存,在输出静态资源时,会根据配置设置好响应报文的 expires
和 cache-control
值。在接受到静态资源的获取请求时,会检查请求头的 last_modified
值。如果静态资源没有发生变化,直接返回303
响应状态码,指示客户端使用浏览器缓存的数据。
简单配置
<!-- 使用 maven 编译好的结构如下项目结构,可以看出 webapp 下的 html、images、jquery-2.1.1和 web-inf 都被编译到了 target 下,唯一变得是 web-inf 下多出了 classes 的目录,这个 classes 就是 spring 中俗称的 classpath location="/" 表示 target 下的 html、images、jquery-2.1.1 这三个文件夹及其子文件,mapping="/resources/**" 表示这三个文件夹的根目录, 也就是说在浏览器输入 http://localhost:8080/项目名/resources/html/goods.html 访问 html 下的 goods.html 文件 --> <mvc:resources mapping="/resources/**" location="/" /> <!-- 映射 target 下的 web-inf 及其子文件的根目录为 web,这样在浏览器可以访问 web-inf 下的所有文件 例如:http://localhost:8080/项目名/web/web.xml、http://localhost:8080/项目名/web/ftl/freemarker.html 注意:一般情况下,不要配置 web-inf --> <mvc:resources mapping="/web/**" location="/web-inf/" /> <!-- 配置 classes 下的文件 访问:http://localhost:8080/项目名/config/conf.json --> <mvc:resources mapping="/config/**" location="classpath:config/json/" />
项目结构
说明
1、 我们配置的 web
根路径 “/”
下包含 html
、jquery-2.1.1
、images
和 web-inf
,除了 web-inf
外,其他三个文件夹都可以访问,而 web-inf
不能被访问。因为 springmvc
在处理映射的静态资源时,会检查引用路径是否包含 web-inf
或者 meta-inf
,如果包括,则直接返回 null
。当然我们也可以配置 location="/web-inf/"
。
<mvc:resources mapping="/resources/**" location="/" /> <mvc:resources mapping="/web/**" location="/web-inf/" />
2、如果我们设置了 cache-period
属性,即设置静态资源在客户端浏览器中的缓存有效时间,那么当发布了新版本应用时,由于客户端浏览器缓存的缘故,需要使这些静态资源成为“新的资源”,例如给静态资源的路径添加应用发布的版本号
总结
以上为个人经验,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代码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