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一下有哪些套路
1. 定位问题
- 使用工具监控:通过系统监控工具(如 linux 下的 top、htop、vmstat 等)查看 mysql 进程占用 cpu 的情况。还可以使用 mysql 自带的性能监控工具,如
show processlist
查看当前正在执行的 sql 语句,找出执行时间长或占用资源多的查询。
show processlist;
- 查看慢查询日志:开启慢查询日志,它可以记录执行时间超过指定阈值的 sql 语句。通过分析慢查询日志,能找出可能导致 cpu 飙升的慢查询。
-- 查看慢查询日志是否开启 show variables like 'slow_query_log'; -- 开启慢查询日志 set global slow_query_log = 'on'; -- 设置慢查询时间阈值(单位:秒) set global long_query_time = 1;
2. 优化 sql 查询
- 优化查询语句:对慢查询语句进行优化,避免使用复杂的子查询、全表扫描等低效操作。例如,将子查询转换为连接查询,合理使用索引来提高查询效率。
-- 原查询:使用子查询 select * from orders where customer_id in (select customer_id from customers where country = 'china'); -- 优化后:使用连接查询 select orders.* from orders join customers on orders.customer_id = customers.customer_id where customers.country = 'china';
- 添加合适的索引:根据查询条件和经常排序、分组的字段添加索引,但要注意避免创建过多索引,因为索引会增加写操作的开销。
-- 为 customers 表的 country 字段添加索引 create index idx_country on customers (country);
3. 调整 mysql 配置参数
- 调整缓冲池大小: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参数控制 innodb 存储引擎的缓冲池大小,适当增大该参数可以减少磁盘 i/o,降低 cpu 使用率。
[mysqld]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 2g
- 调整线程池参数:如果 mysql 版本支持线程池,可以调整线程池的相关参数,如
thread_pool_size
来优化线程管理,减少 cpu 上下文切换的开销。
[mysqld] thread_pool_size = 64
4. 优化数据库架构
- 表分区:对于大表,可以考虑使用表分区技术,将数据分散存储在不同的分区中,提高查询效率。
-- 创建一个按范围分区的表 create table sales ( id int, sale_date date, amount decimal(10, 2) ) partition by range (year(sale_date)) ( partition p2023 values less than (2024), partition p2024 values less than (2025), partition pmax values less than maxvalue );
- 垂直拆分和水平拆分:如果表的字段过多,可以进行垂直拆分,将不常用的字段分离到其他表中;如果表的数据量过大,可以进行水平拆分,将数据分散到多个表中。
5. 检查硬件资源
- 增加 cpu 资源:如果服务器的 cpu 核心数不足或性能较低,可以考虑升级 cpu 或者增加服务器的 cpu 核心数。
- 检查磁盘 i/o:高 cpu 使用率可能是由于磁盘 i/o 瓶颈导致的。可以使用工具(如 linux 下的 iostat)检查磁盘 i/o 情况,如果磁盘 i/o 过高,可以考虑使用更快的磁盘(如 ssd)或者优化磁盘配置。
6. 处理锁竞争问题
- 分析锁等待情况:使用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
查看 innodb 存储引擎的状态信息,分析是否存在锁等待的情况。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
- 优化事务:尽量缩短事务的执行时间,避免长时间持有锁。可以将大事务拆分成多个小事务,减少锁的持有时间。
下面来看一个案例场景。
案例场景分析
案例背景是这样的,在电商业务系统中,数据库采用 mysql 存储商品信息、订单信息、用户信息等。近期,运营部门反馈系统响应变慢,尤其是在每天晚上 8 点到 10 点的促销活动期间,系统几乎处于卡顿状态,经过监控发现 mysql 服务器的 cpu 使用率飙升至接近 100%。
问题排查过程
- 使用系统监控工具:运维人员使用 linux 系统的
top
命令查看系统进程,发现 mysql 进程占用了大量的 cpu 资源。 - 查看 mysql 执行情况:执行
show processlist
命令,发现有大量的查询语句处于执行状态,其中一条查询语句出现的频率很高,该语句用于查询某个热门商品的详细信息以及相关的用户评论。
select p.*, c.comment_content from products p join comments c on p.product_id = c.product_id where p.product_id = 12345 order by c.comment_time desc;
- 分析慢查询日志:开启慢查询日志后,发现该查询语句的执行时间超过了 5 秒,属于慢查询。
问题原因分析
- 索引缺失:
products
表和comments
表在连接字段product_id
上没有创建索引,导致在执行连接查询时需要进行全表扫描,增加了 cpu 的负担。 - 数据量过大:
comments
表中存储了大量的用户评论信息,在进行排序操作时,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比较和排序,进一步消耗了 cpu 资源。
解决方法
- 添加索引:为
products
表和comments
表的product_id
字段添加索引,同时为comments
表的comment_time
字段添加索引,以提高排序效率。
-- 为 products 表的 product_id 字段添加索引 create index idx_products_product_id on products (product_id); -- 为 comments 表的 product_id 字段添加索引 create index idx_comments_product_id on comments (product_id); -- 为 comments 表的 comment_time 字段添加索引 create index idx_comments_comment_time on comments (comment_time);
- 优化查询语句:考虑到用户可能只关心最新的几条评论,可以在查询语句中添加
limit
子句,减少需要排序和返回的数据量。
select p.*, c.comment_content from products p join comments c on p.product_id = c.product_id where p.product_id = 12345 order by c.comment_time desc limit 10;
- 调整 mysql 配置参数:适当增大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参数,以提高缓存命中率,减少磁盘 i/o 操作,从而降低 cpu 使用率。
[mysqld]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 4g
- 定期清理数据:对
comments
表中一些陈旧的、用户不太关心的评论数据进行定期清理,减少表的数据量,提高查询效率。
实施效果
经过上述优化措施后,在促销活动期间再次监控 mysql 服务器的 cpu 使用率,发现其稳定在 30% - 40% 左右,系统响应速度明显提升,用户体验得到了极大改善。
最后
以上就是完美解决mysql数据库服务器cpu飙升问题的详细内容,更多关于mysql cpu飙升的资料请关注代码网其它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