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本知识
一、orm (对象关系映射):
- sqlalchemy 是python sql工具包和对象关系映射器(orm),允许python开发者在应用程序中使用sql来交互,而无需处理数据库的具体细节
 - 提供一个高层的抽象层,允许开发者通过python类和对象来表示数据库中的表和行,从而使得数据库操作更加方便和灵活
 
二、核心(core):
sqlalchemy 的核心部分提供了一组工具来执行sql操作,包括创建和执行sql语句、连接池管理、事务管理等。开发者可以使用核心部分来执行一些高级的数据库操作,如自定义sql语句、连接到数据库等。
三、优点:
灵活性:
多种不同的方式来与数据库交互,包括使用核心部分执行原始sql语句、使用orm进行对象关系映射、以及使用表达式语言构建sql查询等
功能丰富:
许多功能丰富的工具和api,满足各种不同的数据库操作需求
orm支持:
sqlalchemy 的orm工具允许开发者使用python类来代表数据库中的表和行,从而使得数据库操作更加pythonic和易于理解
orm工具提供了一种高级的抽象,隐藏了底层数据库操作的细节,使得开发者可以更专注于业务逻辑的实现
跨数据库支持:
支持多种不同的数据库后端,包括mysql、postgresql、sqlite等
活跃的社区:
sqlalchemy 有一个活跃的社区,提供了大量的文档、教程和示例代码,使得开发者可以更容易地学习和使用这个工具包
四、缺点:性能开销
尽管sqlalchemy提供了许多便利的功能,但有时候这些功能可能会带来一定的性能开销。特别是在处理大量数据或需要高性能的场景下,可能需要仔细优化代码以减少性能损失
五、与其他工具比较:
与其他orm工具的比较:
| django orm | peewee | sqlobject | 
|---|---|---|
| 与django orm相比,sqlalchemy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功能,尤其是在处理复杂数据库操作和跨数据库支持方面 但django orm更容易上手,并且与django框架无缝集成,适合快速开发和小型项目  | peewee 是另一个轻量级的python orm工具,相比于sqlalchemy,它的学习曲线更为平缓,适合于简单的数据库操作和小型项目 但peewee的功能相对较少,不如sqlalchemy灵活  | sqlobject 是另一个python orm库,它的设计更加接近于active record模式,与sqlalchemy的data mapper模式有所不同 但sqlobject的学习曲线较陡,且功能相对较少,通常适用于简单的数据库操作  | 
2. 基本api
- 安装库:
pip install sqlalchemy - 验证是否安装成功:
python -c "import sqlalchemy; print(sqlalchemy.__version__)"或者pip show sqlalchemy 

为了让大家更快上手,先学习下下面这个实战项目:
from sqlalchemy import create_engine, column, integer, string
from sqlalchemy.orm import sessionmaker
from sqlalchemy.ext.declarative import declarative_base
# 创建引擎
engine = create_engine('mysql+pymysql://root:root@127.0.0.1:3306/easy-admin')
# 创建session
session = sessionmaker(bind=engine)
session = session()
# 定义映射类
base = declarative_base()
class user(base):
    __tablename__ = 'manong'
    id = column(integer, primary_key=true)
    name = column(string(255))  # 在这里指定了 name 列的长度为 255
    age = column(integer)
# 创建表
base.metadata.create_all(engine)
# 插入数据
new_user = user(name='yanjiuseng', age=25)
session.add(new_user)
session.commit()
# 查询数据
query = session.query(user).filter(user.age > 18)
result = query.all()
for user in result:
    print(user.name, user.age)
最终截图如下:

通过看完整个代码逻辑,带着一些小疑问,深入探讨下这些api的使用方式
2.1 create_engine(创建引擎)
create_engine 函数用于创建一个与数据库的连接引擎,该引擎可以执行sql操作
from sqlalchemy import create_engine
engine = create_engine('mysql+pymysql://username:password@host:port/database')
针对里头的参数解释如下:
mysql:指定数据库类型,这里是 mysql 数据库username:数据库用户名password:数据库密码host:数据库主机名或 ip 地址port:数据库端口号,默认是 mysql 的端口号 3306database:要连接的数据库名称
mysql 数据库用户名是 user1,密码是 pass123,主机名是 localhost,端口号是 3306,要连接的数据库名称是 my_database,那么连接字符串就应该是:
'mysql://user1:pass123@localhost:3306/my_database'
对于数据库类型常用的:mysql+pymysql,主要区别在于其使用的数据库驱动程序不同。
mysql+pymysql:(更简单地安装和使用,可以选择使用 pymysql)
指定使用 pymysql 作为连接 mysql 数据库的驱动程序,pymysql 是一个纯 python 实现的 mysql 客户端库,兼容 python 数据库 api 规范 2.0,可以在 python 中直接使用mysql:(对性能要求比较高,可以选择使用 mysql 并配合 mysqldb 或者 mysqlclient)
没有指定具体的数据库驱动程序,使用默认的 mysql 客户端库,一般情况下会使用 mysqldb 或者 mysqlclient
再额外补充其他的url格式:
# mysql-python: mysql+mysqldb://<user>:<password>@<host>:<port>/<dbname> # pymysql: mysql+pymysql://<username>:<password>@<host>:<port>/<dbname>?<options> # mysql-connector: mysql+mysqlconnector://<user>:<password>@<host>:<port>/<dbname> # cx_oracle: oracle+cx_oracle://<user>:<password>@<host>:<port>/<dbname>?key=value&key=value...
2.2 sessionmaker(创建session)
用于创建一个 session 类,该类用于执行 orm(对象关系映射)操作
主要作用是创建一个会话工厂,通过工厂可以创建数据库会话对象,用于在代码中执行数据库操作
# 创建session session = sessionmaker(bind=engine) session = session()
其中sessionmaker的参数如下:
bind:要绑定到的数据库引擎,通常是一个 create_engine 函数返回的 engine 对象class_:可选参数,指定要创建的会话类,默认为 session 类autocommit:是否自动提交事务,默认为 falseautoflush:是否自动刷新会话,默认为 trueexpire_on_commit:在提交事务时是否自动使对象过期,默认为 trueinfo:一个字典,用于指定会话的其他配置信息
具体示例如下:
from sqlalchemy import create_engine
from sqlalchemy.orm import sessionmaker
# 创建引擎
engine = create_engine('sqlite:///example.db')
# 创建会话工厂
session = sessionmaker(bind=engine, autocommit=false, autoflush=true)
# 创建会话对象
session = session()
需要注意的点如下:
- 在使用会话对象执行数据库操作后,一般需要调用 
commit方法提交事务,或者调用rollback方法回滚事务。 - 在会话对象的作用域结束时,通常需要调用 
close方法关闭会话,释放数据库连接资源。 
2.3 declarative_base(定义映射类)
使用 orm 进行数据库操作的核心部分之一,涉及到将数据库中的表映射到 python 中的类,以及定义类属性来表示表的列
一、映射类的定义:
通过创建python 类来表示数据库中的表
该类通常继承自 sqlalchemy 的 base 类,而 base 类是使用 declarative_base() 函数创建的
from sqlalchemy.ext.declarative import declarative_base base = declarative_base()
二、表的映射:
在映射类中定义 __tablename__ 属性,指定该类所映射的数据库表的名称
class user(base):
    __tablename__ = 'users'
三、列的映射:
在映射类中定义类属性,来表示表中的列
每个类属性通常都会被定义为 column 对象,并指定其数据类型以及其他属性
from sqlalchemy import column, integer, string
class user(base):
    __tablename__ = 'users'
    id = column(integer, primary_key=true)
    name = column(string(255))
    age = column(integer)
对应的属性如下:
属性的含义:
column:表示一个数据库表的列integer、string等数据类型:表示列的数据类型primary_key=true:指定该列为主键
其他参数:例如长度、唯一性等,用于进一步定义列的属性
2.4 sql与orm差异
一、基于 sql 的查询:
特点:
原始的 sql 查询语句,手动编写 sql 语句来执行数据库操作。于执行复杂的查询、跨表查询或性能要求较高的场景
示例代码:
from sqlalchemy import create_engine, text
# 创建引擎
engine = create_engine('mysql+pymysql://root:root@127.0.0.1:3306/easy-admin')
# 执行 sql 查询
with engine.connect() as connection:
    result = connection.execute(text("select * from manong where age > :age"), {'age': 18})
    for row in result:
        print(row)
截图如下:

二、基于orm查询:
- 操作对象来执行数据库操作,而不需要编写原始的 sql 语句
 - 提供了更加 pythonic 和面向对象的接口,使得代码更加清晰和易于维护
 
from sqlalchemy import create_engine, column, integer, string
from sqlalchemy.orm import sessionmaker
from sqlalchemy.ext.declarative import declarative_base
# 创建引擎
engine = create_engine('mysql+pymysql://root:root@127.0.0.1:3306/easy-admin')
# 创建session
session = sessionmaker(bind=engine)
session = session()
# 定义映射类
base = declarative_base()
class user(base):
    __tablename__ = 'manong'
    id = column(integer, primary_key=true)
    name = column(string(255))  # 在这里指定了 name 列的长度为 255
    age = column(integer)
result = session.query(user).filter(user.age > 18).all()
for user in result:
    print(user.name, user.age)
区别的方式在于:
- 实现方式:基于 sql 的查询直接使用原始的 sql 语句,而基于 orm 的查询则是通过 orm 工具来执行数据库操作
 - 编写方式:基于 sql 的查询需要开发者手动编写 sql 语句,而基于 orm 的查询则是通过操作对象来执行数据库操作,不需要编写原始的 sql 语句
 - 灵活性:基于 sql 的查询更加灵活,可以执行复杂的原始 sql 查询,而基于 orm 的查询提供了更加 pythonic 和面向对象的接口,使得代码更加清晰和易于维护
 
3. orm crud
对于基本的sql查询,需要编写sql语句,此处偏向实战类,所以详细补充orm crud的的基本知识
前半部分代码如下:
from sqlalchemy import create_engine, column, integer, string
from sqlalchemy.orm import sessionmaker
from sqlalchemy.ext.declarative import declarative_base
# 创建引擎
engine = create_engine('mysql+pymysql://root:root@127.0.0.1:3306/easy-admin')
# 创建session
session = sessionmaker(bind=engine)
session = session()
# 定义映射类
base = declarative_base()
class user(base):
    __tablename__ = 'manong'
    id = column(integer, primary_key=true)
    name = column(string(255))  # 在这里指定了 name 列的长度为 255
    age = column(integer)
# 创建表
base.metadata.create_all(engine)
3.1 增加(c)
- 添加单个对象:将新对象添加到数据库中
 
user = user(name='aa', age=30) session.add(user) session.commit()
- 添加多个对象:将多个新对象批量添加到数据库中
 
users = [user(name='bb', age=30), user(name='cc', age=25)] session.add_all(users) session.commit()
3.2 查找(r)
查询所有对象:从数据库中检索所有对象
all_users = session.query(user).all()
根据条件查询:根据指定条件过滤对象
# # 查询数据
result = session.query(user).filter(user.age > 18).all()
for user in result:
    print(user.name, user.age)
查询单个对象:从数据库中检索满足条件的单个对象
user = session.query(user).filter_by(name='alice').first()
3.3 更新(u)
更新单个对象:修改数据库中的现有对象
user = session.query(user).filter_by(name='alice').first() user.age = 35 session.commit()
批量更新:使用 update() 方法批量更新满足条件的对象
session.query(user).filter(user.age < 30).update({'age': 30})
session.commit()
3.4 删除(d)
删除单个对象:从数据库中删除指定的对象
user = session.query(user).filter_by(name='alice').first() session.delete(user) session.commit()
批量删除:使用 delete() 方法批量删除满足条件的对象
session.query(user).filter(user.age > 30).delete() session.commit()
4. 彩蛋
4.1 建表bug
建表的过程中如果语句如下:
class manong(base):
    __tablename__ = 'manong'
    id = column(integer)
    name = column(string)
报错信息如下: sqlalchemy.exc.compileerror: (in table 'manong', column 'name'): varchar requires a length on dialect mysql
主要问题如下:
在 mysql 中,varchar 类型的列必须指定长度,即字符的最大数量。
需要为表中的 varchar 类型的列指定长度
将其代码修改为:
from sqlalchemy import column, integer, string
from sqlalchemy.ext.declarative import declarative_base
base = declarative_base()
class manong(base):
    __tablename__ = 'manong'
    id = column(integer, primary_key=true)
    name = column(string(255))  # 在这里指定了 name 列的长度为 255
# 继续定义其他列和表结构
如果不是建表,可以省略字段长度
4.2 filter 和 filter_by
filter方法使用类名和属性名来构建查询条件,比较通常使用==,也可以使用其他比较操作符如>,<,>=,<=等filter_by方法直接使用属性名和相应的值来构建查询条件,比较通常使用=
以下为简易demo,方便理解:
# 使用 filter 方法 from sqlalchemy.orm import sessionmaker session = sessionmaker(bind=engine) session = session() # 查询名字为 alice 的记录 alice_records = session.query(user).filter(user.name == 'alice').all() # 查询年龄大于等于 25 岁的记录 older_users = session.query(user).filter(user.age >= 25).all() # 使用 filter_by 方法 # 查询名字为 alice 的记录 alice_records = session.query(user).filter_by(name='alice').all()
filter 的组合查询: (这个在实战中比较常用!!!)
通过连续调用来实现多个条件的组合查询,或者使用and 条件连接多个条件
# 使用 filter 连续添加条件查询 # 查询名字为 alice 且年龄大于等于 25 岁的记录 alice_older_records = session.query(user).filter(user.name == 'alice').filter(user.age >= 25).all()
或者如下:
from sqlalchemy import and_ # 使用 and_ 函数连接两个条件 alice_older_records = session.query(user).filter(and_(user.name == 'alice', user.age >= 25)).all()
以上就是python中sqlalchemy库的使用方法分析的详细内容,更多关于python sqlalchemy库使用的资料请关注代码网其它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