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代码网 > 服务器>服务器>Linux > Zadig 支持企业微信审批与通知,高效协同新体验

Zadig 支持企业微信审批与通知,高效协同新体验

2024年08月04日 Linux 我要评论
在当前企业协作环境中,即时通讯工具已成为团队协作的必备利器。企业微信作为企业级通讯平台,在日常工作和项目进度跟踪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面对这一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企业微信与其他协作工具相结合,以提升团队的协作效率和工作体验。 Zadig 作为一款面向开发者的 DevOps 平台,致力于全方位提升企业内部协作。结合企业微信的审批应用和群机器人,Zadig 实现了工作流的审批和通知功能,为工程师带来全新的协作体验。 ...

 
在当前企业协作环境中,即时通讯工具已成为团队协作的必备利器。企业微信作为企业级通讯平台,在日常工作和项目进度跟踪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面对这一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企业微信与其他协作工具相结合,以提升团队的协作效率和工作体验。
zadig 作为一款面向开发者的 devops 平台,致力于全方位提升企业内部协作。结合企业微信的审批应用和群机器人,zadig 实现了工作流的审批和通知功能,为工程师带来全新的协作体验。
接下来我们将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探讨 zadig 如何与企业微信审批应用及通知结合,实现团队高效协同。

管理员配置

管理员在 zadig 中集成企业审批应用,配置工作流中的审批和企业微信通知,以实现透明高效的协作,帮助工程师及时响应任务。

企业微信审批配置

1. 访问 zadig 系统设置 > 系统集成 > 审批系统 > 添加企业微信审批配置,详情配置参考: 企业微信审批配置

2. 工作流中配置企业微信审批,详情配置参考: 工作流审批

企业微信通知配置

1. 前往企业微信,在群组中添加自定义机器人,详情配置参考: 添加企业微信机器人
2. 工作流中配置企业微信通知,详情配置参考: 工作流通知

工作流准备

配置 3 条工作流,具体配置参考如下:
工作流名称示例
工作流用途
工作流步骤配置
demo-workflow-dev
开发环境日常更新
配置变更[可选] > 数据变更[可选] > 构建 > 部署 dev 环境 > 冒烟测试 > 企业微信通知
demo-workflow-sit
集成测试环境更新
配置变更[可选] > 数据变更[可选] > 构建 > 部署 sit 环境 > 集成测试 > 企业微信通知
demo-workflow-prod
生产发布
企业微信审批 > 配置变更[可选] > 数据变更[可选] > 部署 prod 环境 > 回归测试

团队协作场景

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在开发、测试和生产发布阶段如何结合 zadig 和企业微信的通知和审批功能,以提升协作效率。

场景一:研发自测联调

开发工程师代码实现完毕后需要自测联调时,执行 demo-workflow-dev 工作流,若有配置和 sql 变更可选择配置变更和数据变更步骤,输入需要更新的配置和 sql 语句即可,同时选择更新的服务以及对应的代码信息。

执行 demo-workflow-dev 工作流

工作流执行完成后,会自动发送企业微信群消息通知。这种及时的反馈使得研发人员能够快速了解代码的基本质量情况,并迅速做出响应,从而提高整体的研发效率。

demo-workflow-dev 执行结果

企业微信通知

场景二:测试集成验证

测试工程师集成验证时,执行 demo-workflow-sit 工作流,和开发自测联调过程类似,若有配置和 sql 变更可选择配置变更和数据变更步骤,输入测试环境需要更新的配置和 sql 语句,同时选择集成测试涉及到的服务和对应的集成分支信息。

执行 demo-workflow-sit 工作流

工作流执行完成后,自动发送企业微信群消息通知测试人员查看并分析自动化集成测试结果,同时对新功能进行手动验证后,并根据覆盖情况持续补充自动化用例集,以确保自动化测试套件与业务功能一同迭代,持续为团队提供价值。

demo-workflow-sit 执行结果

集成测试结果

场景三:运维生产发布

发布工程师执行 demo-workflow-prod 工作流进行生产发布,选择本地发布需要变更的配置、sql 语句、业务服务和对应的镜像,对生产环境改动。

执行 demo-workflow-prod 工作流

鉴于生产发布的严肃性,通常需要相关责任人对发布内容进行审批。审批人员可以在企业微信上收到审批单,并对发布的内容进行审查,详细了解本次任务的具体改动,来保障发布内容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demo-workflow-prod 执行结果

企业微信审批

小结

zadig 结合企业微信审批应用和群机器人,实现了工作流的审批和通知功能。管理员轻松配置工作流中的审批环节和通知方式,为工程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协作方式,从而提升了团队的协作效能,助力团队实现卓越的协同工作体验。
 
(0)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3869329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 2017-2025  代码网 保留所有权利. 粤ICP备2024248653号
站长QQ:2386932994 | 联系邮箱:23869329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