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代码网 > it编程>软件设计>软件测试 > UDP信号多个电脑的信息传输测试、配置指南

UDP信号多个电脑的信息传输测试、配置指南

2024年08月03日 软件测试 我要评论
UDP连接两台电脑,进行数据的发送与接收。

最近要做一个东西,关于一个软件上得到的信号,如何通过连接的局域网,将数据传输出去。我没做过相关的东西,但是我想应该和软件连接数据库的过程大致是差不多的,就一个ip和一个端口号啥的。

一.问题思路

多个设备同时连接同一个局域网,在一个电脑上发送一个数据,在别的电脑上可以实时接收这个数据。在找工作面试的时候,提前背了相关tcp、udp的特性,由于tcp是面向连接的,虽然传输数据是可靠的,但是速率是比udp慢的。因此,我想了想使用udp传输是比较合适的,这个地方要用到socket编程。当时面试只是背了背什么c++版本的socket编程,其大致和java之中的socket类似,但是还没有用过,趁着这个机会学一下。

二.ip设置与端口的设置

首先,查看本机ip。

按下windows键 + r ,打开运行,输入cmd。

在运行框里输入ipconfig(都是基本操作),查看ip地址。

可以看到我的接收端的ip地址是192.168.1.144.

我现在自己的电脑上进行试一下。

接收端代码:

#define _winsock_deprecated_no_warnings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winsock2.h>

#pragma comment(lib, "ws2_32.lib")

int main() {
	// 初始化winsock
	wsadata wsadata;
	if (wsastartup(makeword(2, 2), &wsadata) != 0) {
		std::cout << "初始化套接字" << std::endl;
		return -1;
	}

	// 创建套接字
	socket receiversocket = socket(af_inet, sock_dgram, 0);
	if (receiversocket == invalid_socket) {
		std::cout << "创建套接字失败" << std::endl;
		wsacleanup();
		return -1;
	}

	// 绑定监听地址
	sockaddr_in receiveraddress;
	receiveraddress.sin_family = af_inet;
	receiveraddress.sin_port = htons(1234);  // 设置监听端口号
	receiveraddress.sin_addr.s_addr = inaddr_any;
	if (bind(receiversocket, (sockaddr*)&receiveraddress, sizeof(receiveraddress)) == socket_error) {
		std::cout << "绑定套接字失败" << std::endl;
		closesocket(receiversocket);
		wsacleanup();
		return -1;
	}

	// 接收数据
	char buffer[1024];
	sockaddr_in senderaddress;
	int senderaddresssize = sizeof(senderaddress);
	int receivedbytes = recvfrom(receiversocket, buffer, sizeof(buffer), 0, (sockaddr*)&senderaddress, &senderaddresssize);
	if (receivedbytes == socket_error) {
		std::cout << "接收数据失败" << std::endl;
	}
	else {
		buffer[receivedbytes] = '\0';
		std::cout << "接收到的数据: " << buffer << std::endl;
	}

	// 清理资源
	closesocket(receiversocket);
	wsacleanup();

	getchar();

	return 0;
}

发送端代码:

#define _winsock_deprecated_no_warnings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winsock2.h>

#pragma comment(lib, "ws2_32.lib")

int main() {

	// 初始化winsock
	wsadata wsadata;
	if (wsastartup(makeword(2, 2), &wsadata) != 0) {
		std::cout << "初始化socket失败" << std::endl;
		return -1;
	}

	// 创建套接字
	socket sendersocket = socket(af_inet, sock_dgram, 0);
	if (sendersocket == invalid_socket) {
		std::cout << "创建socket失败" << std::endl;
		wsacleanup();
		return -1;
	}

	// 设置接收方地址
	sockaddr_in receiveraddress;
	receiveraddress.sin_family = af_inet;
	receiveraddress.sin_port = htons(1234);  // 设置接收方的监听端口号
	receiveraddress.sin_addr.s_addr = inet_addr("192.168.1.144");

	// 发送数据
	const char* message = "你好呀!小杨同学";
	if (sendto(sendersocket, message, strlen(message), 0, (sockaddr*)&receiveraddress, sizeof(receiveraddress)) == socket_error) {
		std::cout << "发送数据失败" << std::endl;
	}
	else {
		std::cout << "成功发送数据" << std::endl;
	}

	// 清理资源
	closesocket(sendersocket);
	wsacleanup();

	return 0;
}

最终的结果,可以看到两台电脑正常通信:

三.问题的出现

一台机器上进行通信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当两台机器进行通信的时候,其中一台给另外一台发送消息,是正常的,但是当反过来的时候发现通信不了。

我的防火墙已经关闭了,应该没啥问题哈,直接ping一下看看

但是ping了一下发现可以ping通呀。

四.问题的解决

解决方案一:防火墙关闭---端口

接下来去看一下相应的端口状态:使用windows + r,打开任务管理器 -> 性能

性能 -> 打开资源监视器

查看端口的权限情况

可以发现我的监听端口一栏之中,udp完全是不允许的。

那就继续深究一下端口的问题,发现前面的那个防火墙状态只是用来防病毒的,并不是用来监视端口的。首先打开控制面板

启用或者关闭防火墙

关闭防火墙

发现还是不可以。

查看端口信息,可以看到1235端口并没有指定ipv4。

那么我们需要给1235端口号指定一个ipv4的地址。

这个地方我就直接将端口号改为了本机端口:

发现偶尔可以接收到消息,有的时候还是接收不到消息。

解决方案二:多次传输

想一下udp的传输协议,这是不可靠的传输协议,因此,重新修改代码,发现与上面那个地址是否绑定无关。

接收端:我将信号变为一直接收的状态

while (1)
	{
		// 接收数据
		char buffer[1024];
		sockaddr_in senderaddress;
		int senderaddresssize = sizeof(senderaddress);
		int receivedbytes = recvfrom(receiversocket, buffer, sizeof(buffer), 0, (sockaddr*)&senderaddress, &senderaddresssize);
		if (receivedbytes == socket_error) {
			std::cout << "接收数据失败" << std::endl;
		}
		else {
			buffer[receivedbytes] = '\0';
			std::cout << "接收到的数据: " << buffer << std::endl;
		}
	}

发送端:将信号发送10次。

// 发送数据
	const char* message = "你好呀!小杨同学";
	for (int i = 0; i < 10; i++)
	{
		if (sendto(sendersocket, message, strlen(message), 0, (sockaddr*)&receiveraddress, sizeof(receiveraddress)) == socket_error) {
			std::cout << "发送数据失败" << std::endl;
		}
		else {
			std::cout << "成功发送数据" << std::endl;
		}
	}

结果:发送了10次数据,只接收到了八个数据。

通过上述数据说明,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之中,既然寻求速度选择了udp发送数据,第一个注意点是需要将防火墙进行关闭。第二个注意点是注意数据的丢失情况,只进行发送一次可能出现发送不成功的问题。

补充解决方案三:方案一的替代版

一般而言,电脑上的防火墙是不允许关闭的,因此,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案去替代方案一。

将防火墙进行打开, 防火墙 -> 高级设置

入站规则 -> 新建规则

端口

只允许连接

随便起个名字

可以看到也是正常使用的。

五.界面设计

(1)发送端

其中,三个输入框之中的变量绑定分别为

cipaddressctrl m_ip; // ip
cedit m_port;        // 端口号
cedit m_edit;        // 发送数据

将中间的最大的发送数据的编辑框设置属性

需要注意在相应的属性设置栏之中,不使用预编译头文件,否则会与c6990错误产生冲突。

发送端代码进行测试:

可以发现是能够进行正常的使用的。

(2)接收端

接收端的代码就不详细解释了,详细的资源可以在博客之中进行下载。

最终的测试界面是正确的。

代码下载地址:

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m0_47489229/88671248icon-default.png?t=n7t8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m0_47489229/88671248

(0)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3869329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 2017-2025  代码网 保留所有权利. 粤ICP备2024248653号
站长QQ:2386932994 | 联系邮箱:23869329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