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能测试项目介绍:
对于有兴趣进一步了解对比性能的童鞋,这边会提供详细的测试数据。测试大致会分为以下一些部分: cpu性能测试:包含系统带宽、cpu理论性能、cpu基准测试软件、cpu渲染测试软件、3dmark物理得分
· 搭配独显测试:包含独显基准测试软件、独显游戏测试、独显专业软件基准
· 功耗测试:在独显平台下进行功耗测量
这篇文章的数据量比较暴力,如果觉得晕,就慢慢看吧,要知道真相总是要付出点代价的。如果觉得无所谓,被坑的时候别抱怨就行。

cpu性能测试与分析:
系统带宽测试:内存带宽上,ryzen的带宽会更高一点,但是延迟明显更大。缓存带宽上,l1 intel的优势比较明显,l2和l3 ryzen带宽明显更高,但是延迟还是intel表现更好。

cpu理论性能测试:是用aida64的内置工具进行的,可以测试很多cpu的基本性能。r5六核系列的理论性能相当高,均已超过7700k。四核的表现则弱一些,都低于7500。

cpu性能测试:主要测试一些常用的cpu基准测试软件,还会包括一些应用软件和游戏中的cpu测试项目。在基准软件中各个项目之间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基本上r5在单线程上都会弱于对应的intel产品,但是多线程上会有较大的优势。

cpu渲染测试:测试的是cpu的渲染能力,这个测试中单线程测试intel会领先,多线程测试amd会领先,opengl测试amd则表现不佳。感觉ryzen opengl的性能还有挖掘的空间。

3d物理性能测试:测试的是3dmark测试中的物理得分,这些主要与cpu有关,这个部分反倒是对多线程支持比较好,amd cpu优势会明显一些。

cpu性能测试部分对比小节:
以性能来排列,顺序会是1600x、7700k、1600、1500x、7500、1400。

其实还有一个比较纠结的问题就是单线程和多线程,这边也做了一下分解。
单线程:毫无意外单线程性能intel的优势会大一些,毕竟在频率上占优。
多线程:多线程测试则明显就是amd cpu的主场。
从之前7350k的测试也可以看出,单纯强调单线程性能已经不适于现在的软件使用环境,单线程、多线程性能较为均衡会是较好的选择。

磁盘性能测试:
磁盘测试部分用的是crystaldiskmark 5,1g的数据文件跑9次,这样基本可以排除测试误差。测试的ssd分别是535 480g和750 400g,都是挂从盘。
简单科普一下这个测试里的概念,sata接口和pci-e通道都是可以从cpu或芯片组引出的(看cpu厂商怎么设计)。所以这边的测试里面会尽量都测试到位各种接口的情况。

sata部分总体来说大家都差不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