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游戏性能测试
●cpu游戏性能测试
选了几款带benchmark的游戏,包括新旧的dx11、dx12游戏了,测试以帧数为衡量的标准,帧率越高则表示性能越强。
由于我们使用的是顶级的cpu和顶级的显卡,所以测试项目就只测4k分辨率了。




直接堆出测试结果,可以看到,除了酷睿i5-7500以外,其实这几款顶级cpu的游戏表现也都是同一水平,实际上是目前的游戏大作很少会对超过6线程以上的cpu做优化,也就是说对线程的多寡并不感冒。
唯一有点明显区别的就是奇点灰烬了,毕竟这是微软爸爸大力推的dx12标杆游戏,对cpu资源的调用会比较强,但也没有强得像3d渲染那么明显。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游戏大作爱好者,其实钱花在显卡上的效果会比花在cpu上要明显得很,毕竟酷睿i5也没比其他u弱多少,不过当然了,目前的游戏神u依然是i7-7700k就是了。
但如果,你是游戏工作室用户,需要长期同时挂机或者多开几十个窗口的话,那多核心多线程的ryzen 1950x绝对是不二之选,当然要记得配大容量内存和吞吐能力强的ssd。
6、功耗、发热量测试
●平台功耗对比测试
待机功耗指的是开机之后不打开大型应用,只做简单的操作时的功耗。我们搭配的电源是tt 额定1250w dps g rgb 1250d、显卡是3×8pin供电的微星gtx1080ti lightning z,所以总体功耗会很高,但只要对比功耗差距就可以了,因为其他测试硬件都是共用的。
由于无法测出单独某个硬件的功耗,所以我们测试的都是整机平台的功耗,例如下面的106w并不是ryzen 1950x自己的功耗来的。

可以看到,180w的ryzen 1950x的满载功耗并没有比标称140w的i9-7900x高,甚至还要低一点点。
待机功耗方面1950x和1920x非常接近,都是100w出头,而i9-7900x也都有91w了,但毕竟ryzen 1950x的核心数量更多,这一代功耗控制方面是amd稍强了。
●cpu满载温度测试

搭配的散热器是tt water 3.0 riing rgb 360,ryzen 1950x的长时间烤机满载温度都只有66℃,反而1920x的温度还高了2℃,有68℃。不过对比intel的i9-7900x,核心更多的ryzen 1950x性能温度控制更强,这一点确实是非常优秀了,不过intel用的硅脂、amd用的钎焊,会有这样的结果也是可以预料的。
7、天梯图
●评测总结:

综合上面的各种测试项目计算平均性能,ryzen 1950x比i9-7900x强11%左右,而1920x的性能表现则是i9-7900x的95%左右,这样的表现足够令人满意了。
天梯图:

实测结果就是7900x的性能在1950x与1920x之间,故天梯图位置如上。
amd终于能站在顶级市场和intel一战了

cpu是非常值得肯定的,里面用的什么技术、什么架构就不再累赘了,在文章第一页有非常详尽的说明,大家可以翻翻看。
ryzen 1950x定价8499元、ryzen 1920x定价6999元,7900x则是7999元。
针对表现来评价,由于是16核32线程的设计,在许多渲染类的项目上优势明显,压片、转码、应用多开等等,都表现优异,对于有这些需求的专业用户来说,这颗u目前是非常值得入手的。
功耗和发热方面,两颗锐龙tr都控制得比intel的i9-7900x更好,而且是基于核心数更多,性能更强的前提,可见在能耗比、发热方面,amd已经超过intel了,这种顶级定位的产品,对于洗白以往amd给人的形象会很有意义。
推翻牙膏主义,大快人心:

amd隐忍5年憋出来的大招,终于可以撼动intel长年以来的高端cpu垄断地位,玩家们也终于不必忍受每年百分之几的所谓“升级换代”,可选性多了,可选的性价比产品多了。
同时,也因为amd的发力,intel终于开始正视自己的产品更新了,今年酷睿i9系列就是为了应付汹涌而来的锐龙 ryzen 7而草草登场的,不过对于消费者来说,a/i两家有充分的竞争是好事,需知道去年intel的10核i7-6950x要价1.4w,今年的10核产品就只卖8k了。
接下来的第八代酷睿就是intel的反击了,反正我们坐等看戏就好。
以上就是代码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amd锐龙threadripper 1950x首发性能评测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大家如果还有疑问的话,可以在下方的评论框内给我们留言哦。我们会尽自己所能的为大家解答。谢谢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也请大家继续关注代码网的后续教程和软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