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必须搭配x399主板
amd threadripper处理器的御用座驾:x399芯片组
在epyc处理器上,有些读者可能注意到了amd宣称它是首个x86高性能服务器soc处理器,意味着它已经不需要芯片组了,不过在threadripper处理器上,amd为它配备了x399芯片组,这个名字不仅顺应了之前的x370芯片组,而且比intel为lga2066平台准备的x299芯片组更“高级”,amd这次抢戏估计会让intel心里很不爽,但是他们也没办法。

与主流市场的主板芯片组相比,x399芯片组支持的是threadripper处理器的socket tr4插槽,总计有4094个lga阵脚,所以占用带主板面积挺大,安装过程也要比intel lga2011/2066插槽更复杂,需要按插座上标注的123的顺序来安装、拆卸3个螺丝。

此外,x399芯片组支持的是四通道ddr4内存,这一点上追平了intel旗舰级平台,也填补来ryzen 7系列的不足。大部分x399主板都提供来8条ddr4插槽,根据不同通道、ranks配置,最多可以支持2tb ddr4内存容量,四通道频率可达2667mhz,而且很良心地支持ecc内存。
pci-e扩展方面,x399平台总计提供来66条pci-e 3.0通道,其中64条是threadripper处理器自带的,不过能分配给显卡的是48条,最多可支持6x pci-e 3.0 x8多卡,其他的pci-e通道则是预留用于连接南桥或者nvme磁盘。
x399芯片组提供2个pci-e 3.0通道,另有8条pci-e 2.0通道,在这一点上其规格实际上比intel的x299芯片组要差一些,后者可提供24条pci-e 3.0通道。不过比较起来,amd胜在处理器原生pci-e通道多,intel处理器提供的最多44条。
usb接口方面,amd x399芯片组提供2个usb 3.1接口,14个usb 3.0,还有6个usb 2.0接口,这点上比intel x299芯片组要好,后者尚未原生支持usb 3.1接口。
存储接口方面,x399芯片组提供4个sata 6gbps接口,threadripper提供8个sata 6gbps接口,支持raid 0/1/10模式,
最后则是超频功能,x399芯片组毫无疑问会提供完整的处理器/内存电压、频率调节功能,不过这个级别的芯片组都不差,intel的x299芯片组一样是解锁超频功能的。
cpu规格对比:

amd ryzen 1950x

最新版的cpu-z还未能识别amd ryzen 1920x
| cpu型号 | amd ryzen 1950x | amd ryzen 1920x | amd ryzen 7 1800x | intel core i9-7900x |
| 核心代号 | threadripper | threadripper | summit ridge | skylake-x |
| 接口类型 | tr4 | tr4 | am4 | lga 2066 |
| 核心线程 | 16/32 | 12/24 | 8/16 | 10/20 |
| 制程工艺 | 14nm | 14nm | 14nm | 14nm |
| 是否锁频 | 否 | 否 | 否 | 否 |
| boost频率 | 16核:3.4-3.7ghz 4核:4.0ghz xfr:4.2ghz |
12核:3.5-3.7ghz 4核:4.0ghz xfr:4.2ghz |
3.6-4.0ghz | 3.3-4.3ghz max boost:4.5ghz |
| 超线程 | 支持 | 支持 | 支持 | 支持 |
| 三级缓存 | 32mb | 32mb | 16mb | 13.75mb |
| 内存支持 | 四通道ddr4-2666 | 四通道ddr4-2666 | 双通道ddr4-2400 | 四通道ddr4-2666 |
| 内置核显 | 无 | 无 | 无 | 无 |
| tdp | 180w | 140w | 95w | 140w |
参数解读:ryzen 1950x/1920x的接口升级为tr4插槽,面积比原来的am4要大很多,散热器扣具也互相不兼容。
目前线程撕裂者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超多的核心数和线程数了,而内存支持上终于追赶上intel,能够实现四通道ddr4,四通道带宽对于大量数据处理吞吐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发烧级平台区别于主流平台的重要因素之一。
频率方面,16核心能够做到全核心3.7ghz,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了,一些特定程序用不上这么多的线程的话,还能4核心加速至4.0ghz,这就非常实用了,而更高端的xfr技术则需要优秀的散热器支持了。
发烧级的x399主板:

玩家国度rog为amd发烧级主板新设计的zenith系列,extreme后缀也点明了这块主板会是zenith系列中最顶级的存在。主板支持8条ddr4内存、超多的pcie插槽和立式的m.2 ssd接口,而且同样支持rog一贯的aura灯效。
测试平台及方法说明
本次评测主要从cpu理论性能、游戏性能、功耗、温度对比四个方面进行,在cpu性能评测中我们加入多款竞品cpu作为对比。cpu游戏性能测试时搭配微星gtx1080ti lightning z,(鉴于目前a卡里面暂时还没有和gtx1080ti同级别的显卡,所以选择n卡)保证显卡不成为cpu的瓶颈。
| cpu | amd ryzen 1950x; amd ryzen 1920x; amd ryzen 7 1800x intel core i9-7900x; intel core i7-7700k; intel core i5-7500 |
|
| 主板 | 华硕 rog zenith extreme 华硕 rog crosshair vi hero 华硕 prime x299-deluxe 华硕 rog maximus ix formula |
|
| 内存 | 芝奇 trident z rgb ddr4-3200 8g×4 | |
| 硬盘 | m.2 ssd:三星 960pro 512gb | |
| 显卡 | 微星gtx1080ti lightning z | |
| cpu散热器 | tt water 3.0 riing rgb 360 | |
| 电源 | tt 额定1250w dps g rgb 1250d 电源 | |
| 操作系统 | windows 10 x64专业版 | |
| 显卡驱动 | nvidia geforce 378.66 whql | |
| 评测软件 | ||
写在测试前面:本次挑选的6颗测试cpu都有一定的代表性,首先ryzen 1950x和ryzen 1920x无疑是今天的主角,而1800x则是为了对比出主流级旗舰产品和发烧级旗舰产品之间的性能差异。
intel那边则选择了目前市面上最顶级的i9-7900x,虽然我们知道还有更高端的酷睿i9型号,但它们只在纸面上发布,尚未有实物上市。然后还有i7-7700k,理由和ryzen 1800x相同。
至于最后的i5-7500,目的在于对比出千元主流级的4核cpu和顶级的16核32线程cpu之间的实力差距,这里完全不存在什么公平性与否的问题,毕竟它们本来就是定位完全不同的产品,估摸算是一个趣味对比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