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机:璃光灯条为主角
这次装机使用了intel 酷睿i7-8700处理器,搭配微星z370 gaming pro carbon ac主板和微星gtx1070ti titanium;散热器还是我们的老朋友——酷冷至尊海神g240 rgb,冷头盖上有着我们超能网的logo;内存则是芝奇狙击者8gbx2,固态是浦科特的m8se;电源是先马的金牌500w,前置的两个风扇与后置的一个风扇均为大镰刀的kf120。
背舱视角
背部视
机箱灯条的灯效仅能由机箱i/o上的灯效控制按钮调控,轻点切换rgb灯效(动态和静态都有)、长按关闭灯条灯效。
灯条点亮
静态灯效
机箱灯条灯效展示
散热测试:多风扇表现良好
散热测试所使用的配置可见上表,intel 酷睿i7-8700和微星gtx1070ti titanium的组合可称得上是目前主流级以上的硬件配置,给机箱的散热压力足矣;机箱散热风道的构建思路为:前置2个大镰刀 kf120 120mm风扇进风,顶部酷冷至尊240冷排的2个120mm风扇向外出风,后置1个大镰刀 kf120 120mm风扇出风,电源舱独立隔断;测试时室温大约为26度。
测试方法:我们的机箱散热测试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烤机压力测试,游戏压力测试以及待机状态测试。烤机压力测试我们通过同时运行aida 64 fpu和3dmark fire strike项目,令cpu和显卡达到满载状态,烤机时间持续1个小时;游戏压力测试则运行3dmark fire strike压力测试,持续时间10分钟左右;待机测试开机静置30分钟,记录cpu平均温度以及显卡最高温度。
双烤1小时后,酷睿i7-8700和微星gtx1070ti titanium的温度分别稳定在82度和69度,cpu温度显得有点高了;模拟游戏负载10分钟后,cpu温度为46度,gpu温度为68度,正常情况;待机静置30分钟,cpu温度为34度,gpu温度为38度。
这套硬件装在璃光1号上,在烤机的极端压力情况下cpu温度显得稍微有点高——散热孔处的隐藏式防尘绵有点阻碍热量的排出,但这还是可以接受的;模拟游戏压力负载和待机静置的情况,cpu与gpu的温度都控制得很好。上文提到过,推荐使用风冷散热器不是没有道理的,在冷排安装在前置/顶部的情况下,冷排风扇不容易“吹透”冷排以带走热量——五金板材与散热孔之间的防尘绵会让冷/热风易进难出;而常规装机的情景,塔式风冷加上对应的机箱风扇即可应付大部分的硬件发热。总的来说,在正确构建机箱散热风道的情况下,璃光1号的散热表现良好。
总结:rgb灯效的探索者
先马璃光1号是一款外观较为出色的中塔机箱,特别是rgb灯条亮起时,外貌协会的同学可以把外观加分项点满;先马的atx-ii机箱架构历经考验,内里五金结构上基本挑不出毛病了,如果有,那就是硬盘位少了点;硬件兼容性、散热性能都可以满足主流级硬件的需求。
先马的璃光系列还很年轻,我们可以在最先面世的璃光1号上看到一种探索的精神:传统的五金结构与大胆的外露灯条相结合,辅以对称美学的设计语言,再加上很难被发现、藏在散热孔之下的防尘绵,这些组合起来就是璃光1号机箱。这是一条以rgb灯效为起点的探索之道,如何让更多的用户了解到rgb的魅力,正是璃光系列机箱所需要做的。
璃光1号现已上架,售价为329元,赠送2个先马 黑洞 120mm风扇和1个先马 太阳风 120mm蓝光风扇,京东商城。
√ 优点:
· 外观出色,rgb灯好看
· i/o、前面板及顶板对称设计
· 散热孔下的隐藏式防尘绵
· 重启键太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