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代码网 > it编程>前端脚本>AngularJs > Angular2中constructor和ngOninit的使用讲解

Angular2中constructor和ngOninit的使用讲解

2024年05月19日 AngularJs 我要评论
constructor和ngoninit的使用angular中根据适用场景定义了很多生命周期函数,其本质上是事件的响应函数,其中最常用的就是ngoninit。在typescript或es6中还存在着名

constructor和ngoninit的使用

angular中根据适用场景定义了很多生命周期函数,其本质上是事件的响应函数,其中最常用的就是ngoninit。在typescript或es6中还存在着名为constructor的构造函数,开发过程中经常会混淆二者,两者在含义上有部分重复,下面主要解析一下它们的区别和各自的使用场景。

区别

constructor:es6引入类的概念后出来的东西,是类自身的属性,并不属于angular,所以angular没有办法控制constructor。

constructor会在类生成实例时调用:

import {component} from '@angular/core';
 
@component({
    selector: 'hello-world',
    templateurl: 'hello-world.html'
})
 
class helloworld {
    constructor() {
        console.log('constructor被调用,但和angular无关');
    }
}
 
// 生成类实例,此时会调用constructor
new helloworld();

所以就出现了ngoninit;

ngoninit的作用根据官方的说法:

ngoninit用于在angular第一次显示数据绑定和设置指令/组件的输入属性之后,初始化指令/组件

所以总的来说:

1.ngonchanges当数据绑定输入属性的值发生变化时候调用; 

2.ngoninit( )在第一次ngonchanges( )后调用;说明这两个方法一般是配合工作的; 

3.ngoninit()用于angular获取输入属性后初始化组件,此方法是钩子方法,在ngonchanges()方法被调用之后使用; 

4.ngoninit()钩子只会被调用一次;

ngoninit属于angular生命周期的一部分,其在第一轮ngonchanges完成之后调用,并且只调用一次:

import {component, oninit} from '@angular/core';
 
@component({
    selector: 'hello-world',
    templateurl: 'hello-world.html'
})
 
class helloworld implements oninit {
    constructor() {
 
    }
 
    ngoninit() {
        console.log('ngoninit被angular调用');
    }
}

适用场景

  • constructor
  • 即使angular定义了ngoninit,constructor也有其用武之地,其主要作用是注入依赖,特别是在typescript开发angular工程时,经常会遇到类似下面的代码:
import { component, elementref } from '@angular/core';
 
@component({
    selector: 'hello-world',
    templateurl: 'hello-world.html'
})
class helloworld {
    constructor(private elementref: elementref) {
        // 在类中就可以使用this.elementref了
    }
}

在constructor中注入的依赖,就可以作为类的属性被使用了。

  • ngoninit
  • ngoninit纯粹是通知开发者组件/指令已经被初始化完成了,此时组件/指令上的属性绑定操作以及输入操作已经完成,也就是说在ngoninit函数中我们已经能够操作组件/指令中被传入的数据了:
// hello-world.ts
import { component, input, oninit } from '@angular/core';
 
@component({
    selector: 'hello-world',
    template: `<p>hello {{name}}!</p>`
})
class helloworld implements oninit {
    @input()
    name: string;
 
    constructor() {
        // constructor中还不能获取到组件/指令中被传入的数据
        console.log(this.name);     // undefined
    }
 
    ngoninit() {
        // ngoninit中已经能够获取到组件/指令中被传入的数据
        console.log(this.name);     // 传入的数据
    }
}

所以,我们可以在ngoninit中做一些初始化的操作,可以在组件的ngoninit中操作父组件传递到子组件的一些shu数据;

所以,开发中我们经常在ngoninit做一些初始化的工作,而这些工作尽量要避免在constructor中进行,constructor中应该只进行依赖注入而不是进行真正的业务操作。

ngoninit函数学习小记

ngoninit方法只是初始化angular的组件和指令,并不是真正的dom加载完成

例子

html代码:

typescript代码:

这个时候obox1无法获取到dom节点,这是因为ngoninit方法只是初始化angular的组件和指令,并不是真正的dom加载完成。

如果要获取到obox1,可以在ngafterviewinit方法里获取,该方法是指页面渲染完成之后触发!

以上为个人经验,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代码网。

(0)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3869329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 2017-2025  代码网 保留所有权利. 粤ICP备2024248653号
站长QQ:2386932994 | 联系邮箱:23869329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