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代码网 > 手机>品牌>小米 > 小米又偷偷发布新品? 600CVIA亮度的REDMI投影仪4 Pro发布

小米又偷偷发布新品? 600CVIA亮度的REDMI投影仪4 Pro发布

2025年10月24日 小米 我要评论
10月23日,redmi正式推出两款家庭影音新品:redmi投影仪4 pro与redmi电视x 2026。两款产品分别瞄准便携投影与大屏电视市场,在画质、音效与智能体验方面均有显著提升。redmi投影

10月23日,redmi正式推出两款家庭影音新品:redmi投影仪4 pro与redmi电视x 2026。两款产品分别瞄准便携投影与大屏电视市场,在画质、音效与智能体验方面均有显著提升。

redmi投影仪4 pro:千元级智能投影新选择

昨晚,redmi正式推出新款投影仪4 pro,售价1499元。redmi投影仪4 pro搭载全新密闭式光机,画面清晰,色彩还原,将亮度提升至600cvia 流明,该数值经cesi权威机构实测认证,真实不虚标。

可有效过滤415nm-455nm范围内的蓝光强度,获得sgs低蓝光认证。

配合1080p物理分辨率与1.25:1的友好投射比,3米距离即可投出120英寸清晰巨幕,即便在卧室开灯环境下,画面细节依然丰富。

动态画面处理方面

同时支持memc运动补偿,通过智能插帧技术有效减少快速运动场景的抖动、拖尾现象,使体育赛事和动作电影的观看体验更加流畅。

音效方面

音质体验实现越级提升是另一大亮点。新机内置左右双8w大功率扬声器,配合500cc超大音腔,可实现25hz下潜的低音效果。更创新性加入独立低音被动板——这是一项常用于四千元级高端投影的配置。设备支持蓝牙音箱模式,在关机状态下可作为独立音响使用。

它能带来类似“pro max搭配低音炮”的沉浸式音效,低音浑厚有力,高音清晰通透。

智能校正功能是此次升级的重点

智能操作体验同样贴心。redmi投影仪4 pro搭载最新一代tof激光感知模组,配合ai智能算法,持tof无感自动对焦、tof无感全向自动校正、画面避障、智能对齐幕布等功能。仅需2.3秒即可完成无感自动对焦。

通投影仪实现了无感自动对焦和自动校正功能。据官方数据,无感自动对焦时间较上代减少28%,自动校正最快仅需2秒。同时,画面避障与入幕功能的响应速度也提升了23%。

核心配置方面

联发科mt9660芯片与2gb+32gb存储组合保障系统流畅运行,双频wi-fi、小爱同学语音操控与小米澎湃智联功能,更让其融入智能生活生态。

内置3.5mm耳机接口、hdmi(arc)接口、usb2.0接口,拥有双8w扬声器与低音被动板。

系统方面

投影仪内置小爱同学语音助手,支持语音点播、设备联动等操作。只需打开米家app,用户就能自定义投影仪与小米智能设备的联动,营造个性化观影场景。设置完成后,投影仪能联动关闭灯光和窗帘,让观影体验更智能。

外观设计方面

设备采用灰色机身与注塑细皮纹表面处理,正面包布工艺与背面金属被动板相结合,兼顾美观与实用性。

海量影视资源

投影内置的智能系统体验十分友好、流畅,自带海量影视内容。电影、剧集、综艺、体育赛事。想看什么节目,不用手动翻找,呼叫小爱就能点播!音量调节、快进与快退、米家设备联动,都可通过语音完成。投影仪还可切换至“音箱模式”,更添一番乐趣。系统还内置了好用的投屏工具!可将手机、平板上播放的内容一键投屏,看片、打游戏,用巨幕当然更畅快。

体验越级:tof无感调节+小米澎湃智联,技术下放成杀手锏

tof激光感知模组实现的三项自动化,直接解决用户三大痛点:

  • 移动机身自动校正,从茶几挪到床头柜无需手动调焦;
  • 画面智能避障,遇到墙面插座自动缩小投影区域;
  • 幕布边缘识别,误差控制在±1cm内,告别反复微调。

通过小爱同学语音控制,能实现“播放《周处除三害》第32分钟”的精准指令。与米家智能家居联动后,一句“我要看电影”即可自动关灯、降下幕布,这种无缝体验以往只在5000元档机型中出现。

理性选购指南:redmi 4pro适合谁?这些缺点要注意

目标用户画像清晰:预算1500元内的小米生态用户、租房改造党。但对两类人群需谨慎推荐:

  • 强光环境使用者:阳台、客厅未装遮光帘的场景下,600流明仍显吃力;
  • 音响发烧友:尽管双8w扬声器优于同级,但低音下潜深度不如外接soundbar。

总结

redmi 4pro用“参数透明+技术下放”重塑行业标准:mt9660芯片对标高端机型,tof无感调节终结手动调试,600流明cvia亮度拒绝虚标。这种降维打击或许将倒逼友商告别文字游戏,正如当年红米手机终结山寨机时代。千元投影仪的真正价值,从来不是“越级挑战旗舰”,而是让年轻人以合理价格获得不妥协的体验。

(0)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3869329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 2017-2025  代码网 保留所有权利. 粤ICP备2024248653号
站长QQ:2386932994 | 联系邮箱:23869329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