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详细介绍了java通过jax-ws调用web service的技术流程,包括web service基础概念、客户端调用流程、关键代码分析、异常处理、soap消息构造与解析、配置与部署、测试与调试等方面。通过 callwebserviceclientdemo
示例,开发者可理解并掌握java调用web service的全过程,适用于不同系统间的接口交互和服务消费。
1. webservice基础概念
1.1 webservice定义
webservice是一种基于web的分布式计算技术,它允许应用程序通过网络相互通信。它可以被看作是一组可执行的代码,这些代码位于网络上的某处,可以使用标准的互联网协议(如http)进行调用。
1.2 webservice的工作原理
webservice使用xml进行数据交换,使用wsdl(web services description language)来描述服务。它利用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来进行消息传输,soap基于http,并且可以使用xml来描述消息内容。
1.3 webservice的优势
webservice的优势在于它的跨平台性,任何可以解析xml和发送http请求的设备都可以使用webservice。另外,webservice的标准化程度高,有完善的错误处理机制,非常适合实现企业间的集成。
2. jax-ws框架介绍
2.1 jax-ws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2.1.1 jax-ws与早期webservice框架的比较
jax-ws(java api for xml web services)是java平台用于创建和开发基于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的web服务的api。jax-ws是java ee 5.0规范的一部分,也是对早期web服务框架如jax-rpc(java api for xml-based rpc)的改进和优化。
早期的jax-rpc主要用于创建rpc(remote procedure call)风格的web服务,它关注于方法调用和服务的封装。然而,由于jax-rpc在性能和灵活性上的局限性,尤其是在web服务日益采用soap和wsdl(web services description language)描述服务的时代背景下,jax-ws应运而生。jax-ws支持更现代的web服务标准,如基于xml的附件和ws-basic profile,并且能够通过注解(annotations)简化开发过程。
此外,jax-ws更适合restful web服务开发,尽管这种风格的服务更多地使用jax-rs(java api for restful web services)。jax-ws在jax-rpc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优化,支持更多的java语言特性,如泛型和集合。并且,jax-ws还提供了更简单的方式来生成客户端代理,这简化了web服务的发现和调用。
2.1.2 jax-ws架构模型解析
jax-ws的架构模型主要由服务端(provider)和客户端(client)两部分组成。服务端通常包括服务实现类、服务发布和端点配置,而客户端则涉及web服务的定位、绑定和调用。
在jax-ws架构中,web服务的实现通常是用java编写的普通类。通过使用 @webservice
注解来标记服务类,并用 @webmethod
注解来标记服务类中的方法,jax-ws运行时环境将这些方法暴露为web服务操作。
发布web服务的过程涉及创建 webservicefeature
实例来配置服务,然后使用 endpoint.publish
方法将服务实例暴露为网络地址。服务端可以部署在servlet容器内,也可以独立运行在java虚拟机中。
客户端通过查找wsdl描述信息来发现web服务,并通过 javax.xml.ws.service
类和 @webserviceref
注解生成服务的客户端代理。客户端代理使用jax-ws运行时提供的通信机制与web服务进行交互。
2.2 jax-ws的组件与工作流程
2.2.1 服务端组件:web服务的发布与部署
web服务的发布是jax-ws的核心功能之一。在服务端,开发者通过使用 @webservice
注解定义web服务,并通过 endpoint.publish
方法将服务部署到网络上。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服务端代码示例:
import javax.jws.webservice; import javax.jws.soap.soapbinding; import javax.jws.soap.soapbinding.style; @webservice @soapbinding(style = style.rpc) public class helloservice { public string sayhello(string name) { return "hello, " + name + "!"; } } import javax.xml.ws.endpoint; public class serv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endpoint.publish("http://localhost:8080/hello", new helloservice()); } }
在上述代码中, helloservice
类定义了一个web服务,它有一个 sayhello
方法。 @webservice
注解声明了这个类为web服务,而 @soapbinding
注解则指定了soap绑定的风格。 server
类的 main
方法创建了服务的端点,并将其发布在指定的url地址上。
发布web服务后,wsdl描述文档会自动生成,客户端可以通过这个文档了解服务的细节,并使用这些信息创建客户端代理。
2.2.2 客户端组件:web服务的发现与调用
web服务的客户端调用涉及通过服务的wsdl文档生成客户端代理类。jax-ws提供了工具如 wsimport
,它能够根据wsdl文件自动生成java源代码,这些源代码包含用于调用web服务的客户端代理类。
客户端代理类允许客户端开发者以常规的java方法调用的方式调用远程的web服务方法。jax-ws运行时负责处理底层的soap消息的创建、发送和接收。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客户端调用示例:
import javax.xml.namespace.qname; import javax.xml.ws.service; import java.net.url;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 创建服务客户端代理 url wsdllocation = new url("http://localhost:8080/hello?wsdl"); qname servicename = new qname("http://server/", "helloservice"); service service = service.create(wsdllocation, servicename); helloservice helloservice = service.getport(helloservice.class); // 调用web服务 string response = helloservice.sayhello("world"); system.out.println(response);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在这个例子中, client
类首先使用 service.create
方法和wsdl的位置创建了一个服务实例。然后,通过 getport
方法获取 helloservice
接口的实例。通过这个接口实例,客户端可以像调用本地方法一样调用远程的web服务方法。调用 sayhello
方法的结果将作为响应返回给客户端。
3. webservice客户端调用流程
3.1 创建web服务客户端概述
3.1.1 客户端生成工具的使用
创建web服务客户端通常可以借助一些自动生成的工具来完成,这样可以避免手动编写繁琐的代码。这些工具通过读取wsdl(web services description language)文档,能够自动生成调用特定web服务所需的客户端代码。
以apache cxf为例,它是一个开源的服务框架,可以用来生成java代码。使用此工具时,用户通常需要执行如下步骤:
- 首先,确保服务端的web服务已经部署并且wsdl文件对外可访问。
- 利用
wsimport
命令(apache cxf提供的工具),通过wsdl文件生成客户端代码。
- 利用
sh wsimport -keep -verbose http://example.com/service?wsdl
- 参数
-keep
的作用是保留生成的java源文件,-verbose
表示在运行时提供更详细的输出。 - 执行上述命令后,
wsimport
会生成一系列java类和接口文件,它们能够方便地调用远程web服务。
3.1.2 手动编写客户端代码的方法
尽管工具生成的客户端代码非常方便,但有时出于特定需求,开发者可能需要手动编写客户端代码。手动编码过程需要开发者对目标web服务的操作和参数有较深的理解。
以下是手动编写客户端代码的一些基本步骤:
- 首先定义一个服务接口,需要包含与web服务相同的方法签名。
- 创建一个服务代理类,它实现了服务接口并负责与web服务的通信。
- 在服务代理类中,使用jax-ws的api编写实现代码,这部分代码会处理soap消息的创建与解析。
- 进行必要的异常处理,确保客户端可以正确响应服务端可能出现的错误。
- 实现主函数(或相应的调用入口),在这个函数中初始化服务代理并调用服务方法。
手动编写客户端代码可以让开发者对web服务通信过程有完全的控制,同时也能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优化和扩展。
3.2 web服务的调用方式
3.2.1 同步调用
同步调用是web服务中最为常见的调用方式,客户端发送请求后需等待服务端处理完成并返回响应。这种方式下,客户端通常会执行阻塞等待,直到服务端处理完成。
在java中,同步调用可以通过jax-ws提供的api来实现。例如,下面的代码展示了如何发起一个同步调用:
import javax.xml.namespace.qname; import javax.xml.ws.service; import java.net.url; public class sync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 假设wsdl文件位于某个url地址上 url wsdlurl = new url("http://example.com?wsdl"); qname serviceqname = new qname("http://example.com/", "exampleservice"); // 创建service实例 service service = service.create(wsdlurl, serviceqname); exampleservice port = service.getport(exampleservice.class); // 调用服务方法 string response = port.examplemethod("input"); // 输出响应结果 system.out.println(response);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在此代码中, port.examplemethod("input")
即为客户端调用远程web服务方法的语句。客户端在该方法调用完成之前,无法执行其他操作。
3.2.2 异步调用
与同步调用不同,异步调用允许客户端在发送请求后继续执行其他操作,无需等待服务端的响应。这种调用方式通常适用于处理时间较长的服务调用。
在java中,实现异步调用可以利用jax-ws提供的异步api。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异步调用示例:
import javax.xml.namespace.qname; import javax.xml.ws.asynchandler; import javax.xml.ws.response; import java.net.url;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future; public class async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url wsdlurl = new url("http://example.com?wsdl"); qname serviceqname = new qname("http://example.com/", "exampleservice"); service service = service.create(wsdlurl, serviceqname); exampleserviceasync port = service.getexampleserviceasync(); future<response<string>> future = port.examplemethodasync("input"); // 继续执行其他操作... // 获取响应结果,可能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response<string> response = future.get(); if (response.isfault()) { // 异常处理逻辑 } else { // 正常响应处理逻辑 string result = response.get(); system.out.println(result); }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通过异步api,客户端发送请求后,可以立即获得一个 future
对象。客户端可以使用该对象来查询调用结果,或继续执行其他业务逻辑。
异步调用的优点是提高了客户端应用程序的响应性,但其编程模型相对复杂,需要开发者仔细管理异步处理的生命周期和结果。
3.2.3 总结
在本节中,我们讨论了创建web服务客户端的两种主要方法:客户端生成工具和手动编写代码。此外,我们也探讨了web服务调用的两种主要方式:同步调用和异步调用。每种方法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优势。同步调用简单直接,适用于服务响应时间短的情况;而异步调用则更适合处理响应时间较长的服务,可以提高客户端的响应性和性能。选择合适的调用方式,是构建高效、稳定web服务客户端的关键步骤。
4. callwebserviceclientdemo关键代码分析
4.1callwebserviceclientdemo项目结构介绍
4.1.1 代码的组织与模块划分
在开发中,良好的代码组织和模块划分对于后期的维护和升级至关重要。在 callwebserviceclientdemo
项目中,我们采用了经典的mvc模式(model-view-controller)来组织代码,同时针对web服务的特性,引入了服务接口层和传输层的概念。
- model :这部分主要负责业务逻辑的实现。对于web服务项目来说,model层通常包含数据模型(如java beans)和业务处理类。
- view :在web服务环境中,通常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用户界面,但仍然存在数据的展示(如xml或json格式的响应消息)。因此,在某些场景下,这一层可能包含消息格式定义文件。
- controller :服务接口层,它主要负责处理客户端请求,调用model层进行处理,并返回响应。对于web服务,这一层通常由服务框架(如jax-ws)自动处理。
- service interface :定义web服务的接口,是model与客户端通信的桥梁。
- transport layer :传输层负责与外部通信的细节,如soap消息的序列化与反序列化。
4.1.2 关键文件的作用解析
在 callwebserviceclientdemo
项目中,以下文件和类承担了主要的功能:
calculator.java
:定义了web服务接口,声明了web服务支持的操作方法。calculatorimpl.java
:实现类,提供实际的计算逻辑。calculatorendpoint.java
:服务端点配置文件,用于发布web服务。calculatorclient.java
:客户端代码,负责调用web服务。
4.2 关键功能实现代码剖析
4.2.1 web服务的发布与服务端代码
在jax-ws中发布一个web服务是相对简单的过程。以下为服务端的关键代码:
package com.example.webservice; import javax.jws.webservice; @webservice(endpointinterface = "com.example.webservice.calculator") public class calculatorimpl implements calculator { @override public int add(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override public int subtract(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
代码逻辑分析
@webservice
注解表明calculatorimpl
类是一个web服务的实现类。endpointinterface
属性定义了该服务的接口。- 在实现接口
calculator
的过程中,我们创建了两个方法add
和subtract
,分别用于实现加法和减法操作。 - 这个简单的例子展示了如何通过jax-ws发布一个web服务,实际应用中web服务可以更复杂,包含更多的方法和业务逻辑。
4.2.2 web服务的调用与客户端代码
web服务一旦发布,客户端就可以通过服务接口进行调用。以下是客户端的关键代码:
package com.example.webservice.client; import com.example.webservice.calculator; import com.example.webservice.calculatorservice; import javax.xml.namespace.qname; import javax.xml.ws.service; public class calculator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 创建服务实例 qname service_name = new qname("http://webservices.example.com/", "calculatorservice"); service service = service.create(service_name); // 添加端口名和wsdl中的服务url qname port_name = new qname("http://webservices.example.com/", "calculatorport"); service.addport(port_name, javax.xml.ws.soap.soapbinding.soap12http_binding, "http://localhost:8080/calculatorservice"); // 获取服务接口实例 calculator calculator = service.getport(calculator.class); // 调用web服务接口方法 int sum = calculator.add(5, 3); system.out.println("5 + 3 = " + sum);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代码逻辑分析
- 代码首先创建了
calculatorservice
服务类的一个实例,需要指明服务名和服务命名空间。 - 接着,我们创建了一个服务端口
calculatorport
并指定了绑定类型和wsdl服务地址。 - 使用
getport
方法获取服务接口实例后,我们即可像调用本地方法一样调用远程web服务。 - 异常处理部分确保了在网络调用过程中发生的任何错误都可以被妥善处理。
这一节的内容通过详细剖析 callwebserviceclientdemo
项目的关键代码,加深了对jax-ws框架中web服务发布和客户端调用的理解,为后续深入分析soap消息构造、异常处理以及配置部署指南提供了扎实的代码基础。
5. 异常处理方法
5.1 web服务调用中的常见异常
5.1.1 网络异常与通信错误
在web服务的调用过程中,网络异常和通信错误是常见的问题。网络异常可能包括网络连接中断、请求超时等,这些异常通常与网络环境不稳定或者网络配置错误有关。处理这类异常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壮的网络连接和合理的重试机制。代码层面,可以通过捕获 java.net.socketexception
或者 java.net.unknownhostexception
等异常来处理网络中断的情况,并根据业务需求决定是否进行重试。
在java中,网络请求往往通过 urlconnection
类或第三方库(如apache httpclient)实现。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 urlconnection
处理网络异常:
try { url url = new url("http://example.com"); httpurlconnection connection = (httpurlconnection) url.openconnection(); connection.setrequestmethod("get"); // 处理响应 int responsecode = connection.getresponsecode(); if (responsecode == httpurlconnection.http_ok) { // 成功处理响应内容 } else { // 处理错误 } } catch (malformedurlexception e) { // 处理url格式错误 } catch (ioexception e) { // 处理i/o异常,可能包括网络异常 } catch (exception e) { // 处理其他未知异常 }
5.1.2 服务端异常与状态码解析
web服务调用失败不仅可能是由网络问题引起,还可能是因为服务端出现问题。服务端异常的表现形式通常为soap fault或者特定的http状态码。开发者需要了解如何正确解析这些异常状态码,并根据错误类型做出相应处理。
soap fault的结构一般包括 faultcode
、 faultstring
和 faultactor
。开发者需要对这些部分进行解析,以获取具体的错误信息。对于http状态码,常见的有404(找不到资源)、500(服务器内部错误)等。一个简单的异常处理逻辑可能如下:
try { // 调用web服务的代码 } catch (soapfaultclientexception e) { // soap错误处理 soapfault fault = e.getfault(); string faultcode = fault.getfaultcode(); string faultstring = fault.getfaultstring(); // 根据faultcode和faultstring进行错误处理 } catch (webserviceexception e) { // web服务异常处理 // 通常web服务异常会封装一个soap fault或者http状态码信息 } catch (exception e) { // 其他非web服务异常处理 }
5.2 异常处理的最佳实践
5.2.1 异常捕获与处理策略
异常捕获和处理是编程中的重要实践,特别是在web服务调用中,合理地捕获和处理异常,能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最佳实践包括:
- 自定义异常类 :定义专门的异常类,以便于区分不同类型的错误,并提供更清晰的错误信息。
- 使用日志记录异常 :确保所有异常都被记录到日志中,方便后续问题的跟踪和分析。
- 异常的粒度控制 :避免捕获过于宽泛的异常,应该针对特定的异常类型进行捕获和处理。
5.2.2 异常信息的记录与日志管理
良好的异常信息记录和日志管理策略能够极大提升问题的诊断效率。使用日志框架(如log4j或slf4j)可以轻松实现这一点。对于web服务的异常处理,需要记录以下信息:
- 异常的类型 :例如
java.net.socketexception
或org.example.soapfaultexception
。 - 异常发生的时间点 :记录异常发生的具体时间,有助于确定问题发生的时间范围。
- 异常发生的上下文 :记录异常发生时的系统状态、用户操作步骤等信息。
- 完整的堆栈跟踪信息 :堆栈跟踪是诊断问题的关键信息,应详细记录。
下面是一个使用log4j记录异常信息的简单示例:
import org.apache.logging.log4j.logmanager; import org.apache.logging.log4j.logger; public class webserviceclient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gger logger = logmanager.getlogger(webserviceclient.class); public void callwebservice() { try { // 调用web服务的代码 } catch (exception e) { // 记录异常信息 logger.error("调用web服务时发生异常", e); // 根据业务需求进行异常处理 } } }
异常处理不仅涉及编写稳健的代码,也需要建立有效的监控和预警机制。对于关键业务,还应考虑设置监控告警,以便在出现异常时及时响应。
6. soap消息构造与解析技巧
在本章节中,我们将深入了解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消息的构造与解析。soap是一种基于xml的协议,用于在网络上交换结构化信息。它是web服务技术的基础,并且是实现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的松散耦合的通信机制。
6.1 soap消息的结构与组成
6.1.1 soap消息头部与body的定义
soap消息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头部(header)和主体(body)。头部用于包含应用程序特定的信息,如安全性要求、消息路由等;而主体包含消息的实际内容。它们都包裹在soap envelope标签内。
下面是一个soap消息的基本结构示例: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soap:envelope xmlns:soap="http://schemas.xmlsoap.org/soap/envelope/"> <soap:header> <!-- 自定义头部信息 --> </soap:header> <soap:body> <m:getcustomer xmlns:m="http://example.com/getcustomer"> <m:customerid>12345</m:customerid> </m:getcustomer> </soap:body> </soap:envelope>
6.1.2 xml schema的使用与约束
xml schema定义了soap消息的结构,它允许发送端和接收端了解预期的xml格式。schema包含了一组规则,用来约束xml文档的结构和内容,确保消息的正确性。
一个简单的xml schema定义如下: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xs:schema xmlns:xs="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 <xs:element name="getcustomer"> <xs:complextype> <xs:sequence> <xs:element name="customerid" type="xs:string"/> </xs:sequence> </xs:complextype> </xs:element> </xs:schema>
6.2 消息构造与解析的高级技巧
6.2.1 动态构造soap消息的方法
在实际开发中,常常需要动态构造soap消息。我们可以通过编程语言提供的xml处理库来实现。以下是使用java语言构造上述getcustomer请求的示例代码:
import javax.xml.parsers.documentbuilder; import javax.xml.parsers.documentbuilderfactory; import org.w3c.dom.document; import org.w3c.dom.element; public class soapmessagebuild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documentbuilderfactory factory = documentbuilderfactory.newinstance(); documentbuilder builder = factory.newdocumentbuilder(); // 创建一个新的soap envelope文档 document soapdocument = builder.newdocument(); element envelopeelement = soapdocument.createelementns("http://schemas.xmlsoap.org/soap/envelope/", "soap:envelope"); // 设置默认的命名空间前缀 soapdocument.appendchild(envelopeelement); envelopeelement.setattribute("xmlns:soap", "http://schemas.xmlsoap.org/soap/envelope/"); // 创建header和body元素 element headerelement = soapdocument.createelement("soap:header"); element bodyelement = soapdocument.createelement("soap:body"); // 创建具体的请求消息 element getcustomerelement = soapdocument.createelement("m:getcustomer"); getcustomerelement.setattribute("xmlns:m", "http://example.com/getcustomer"); element customeridelement = soapdocument.createelement("m:customerid"); customeridelement.appendchild(soapdocument.createtextnode("12345")); getcustomerelement.appendchild(customeridelement); // 将header和body添加到envelope中 envelopeelement.appendchild(headerelement); envelopeelement.appendchild(bodyelement); bodyelement.appendchild(getcustomerelement); // 打印出构造的soap消息 system.out.println(serialize(soapdocument)); } private static string serialize(document soapdocument) throws exception { transformerfactory transformerfactory = transformerfactory.newinstance(); transformer transformer = transformerfactory.newtransformer(); transformer.setoutputproperty(outputkeys.indent, "yes"); stringwriter writer = new stringwriter(); streamresult result = new streamresult(writer); domsource source = new domsource(soapdocument); transformer.transform(source, result); return writer.tostring(); } }
6.2.2 解析soap响应的最佳实践
解析soap响应通常涉及到对服务器返回的xml数据进行解析。处理这种情况的最佳实践是使用合适的解析策略。通常,这涉及到两个步骤:
- 解析xml结构。
- 转换xml内容到所需的数据格式。
以下是使用java的 documentbuilder
来解析soap响应的示例代码:
import javax.xml.parsers.documentbuilder; import javax.xml.parsers.documentbuilderfactory; import org.w3c.dom.document; import org.w3c.dom.element; import java.io.stringreader; public class soapresponsepars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string soapresponse = "<soap:envelope xmlns:soap=\"http://schemas.xmlsoap.org/soap/envelope/\">" + "<soap:body>" + "<m:getcustomerresponse xmlns:m=\"http://example.com/getcustomerresponse\">" + "<m:customername>john doe</m:customername>" + "</m:getcustomerresponse>" + "</soap:body>" + "</soap:envelope>"; documentbuilderfactory factory = documentbuilderfactory.newinstance(); documentbuilder builder = factory.newdocumentbuilder(); // 将字符串转换为document document soapdoc = builder.parse(new inputsource(new stringreader(soapresponse))); soapdoc.getdocumentelement().normalize(); // 提取customername元素 element customernameelement = (element) soapdoc.getelementsbytagname("m:customername").item(0); customernameelement.normalize(); string customername = customernameelement.getfirstchild().getnodevalue(); system.out.println("customer name: " + customername); } }
以上示例展示了如何解析包含客户名称的soap响应消息。这个方法可以适应更复杂的消息结构,只需调整xml元素的路径和处理逻辑即可。
在本章节中,我们深入了解了soap消息的结构与组成,以及消息构造与解析的高级技巧。通过实际代码示例,我们展示了如何在动态环境下构建和解析soap消息,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对web服务调用的理解。这为我们后续深入学习web服务的部署和优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7. 配置与部署指南
7.1 web服务的配置细节
7.1.1 配置文件的编写与参数设置
配置文件是web服务运行的必要组件,其中包含了服务初始化时所需的各种参数。这些参数可以涉及数据库连接、缓存大小、日志级别等多个方面。以jax-ws为例,一个典型的web服务配置文件 web.xml
可能包含如下内容:
<web-app version="3.1" xmlns="http://xmlns.jcp.org/xml/ns/javaee"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schemalocation="http://xmlns.jcp.org/xml/ns/javaee http://xmlns.jcp.org/xml/ns/javaee/web-app_3_1.xsd"> <servlet> <servlet-name>myservice</servlet-name> <servlet-class>com.sun.xml.internal.ws.transport.http.servlet.wsservlet</servlet-class> <load-on-startup>1</load-on-startup> </servlet> <servlet-mapping> <servlet-name>myservice</servlet-name> <url-pattern>/myservice</url-pattern> </servlet-mapping> <!-- 其他参数设置 --> </web-app>
在这个配置文件中, servlet
元素定义了一个名为 myservice
的servlet,这个servlet类 wsservlet
是jax-ws提供的用于发布web服务的标准类。 url-pattern
定义了服务的访问路径。
7.1.2 部署环境的准备与优化
部署web服务前,需要准备一个合适的环境。常见的部署环境包括tomcat、jetty等容器以及相应版本的jdk。部署环境的优化包括但不限于:
- 内存设置 :合理配置jvm的内存参数(如
-xms
,-xmx
,-xx:maxpermsize
等)。 - 线程池 :对于高并发的web服务,适当配置tomcat的线程池参数(如
maxthreads
,minsparethreads
等)。 - 服务监控 :配置服务监控和日志记录机制,以便跟踪性能和问题。
- 安全策略 :配置安全性相关的参数,比如https支持、访问控制列表(acl)。
7.2 客户端与服务端的部署步骤
7.2.1 服务端的发布与调试
发布web服务至服务端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 打包 :将web服务相关的所有文件打包为war文件。
- 部署 :将war文件部署到服务端容器中,如tomcat的
webapps
目录。 - 启动 :启动服务端容器,等待服务加载。
- 调试 :检查服务是否正常运行,可使用工具如soapui进行接口测试。
7.2.2 客户端的部署与运行
客户端部署的步骤相对简单:
- 引入依赖 :将服务端生成的客户端库依赖引入客户端项目中。
- 编写代码 :使用客户端库编写调用服务的代码。
- 运行测试 :执行客户端程序并测试服务调用是否成功。
// 例如使用jax-ws客户端调用服务的简单代码片段 public class clien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endpoint endpoint = endpoint.publish("http://localhost:8080/myservice", new myserviceimpl()); try { myservice service = new myservice(); myserviceporttype port = service<myserviceporttype>(); // 调用服务端方法 string result = port.hello("client"); system.out.println(result); } finally { endpoint.stop(); } } }
此处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启动一个web服务,并以客户端调用示例结束。需要注意的是,为了确保演示清晰,实际部署和调用过程可能会涉及更多的参数设置和异常处理机制。
通过这种方式,web服务的配置和部署变得既直观又高效,为it专业人士提供了清晰的部署指导,并确保了web服务在不同环境中的可靠性与性能。
到此这篇关于java调用web service的技术流程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java调用web service内容请搜索代码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代码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