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二季度财报中,circle对外披露其将推出一条专门用于稳定币的公链arc。不仅仅是circle,此前,有消息称支付巨头stripe与风投机构 paradigm合作,低调研发代号为tempo的支付型公链。
以circle和stripe领头,自建公链是否会成为一股潮流?而这,又将对以太坊等现有公链的“全球结算层”叙事构成怎样的威胁?
巨头入场 专链专用
circle在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中公布了重大产品规划——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推出一个名为arc的layer-1 ,专为稳定币金融打造。该链将完全兼容以太坊虚拟机(evm),将usdc设为原生 gas 代币,据其对外披露,公链 arc将拥有子秒级结算确认,同时支持“可选隐私”功能,适合金融合规需求 。
对于circle来说,建一条属于自己的公链背后最核心的原因,是稳定币业务的不断扩张,其 2025财年 q2 数据显示usdc 流通量同比大增 90%,达到 613亿美元,截至 8 月 10 日更升至 650 亿美元。 平台上usdc 余额同比暴增 924%,达 60 亿美元,用户钱包数增长 68%,达到 570 万个。
在稳定币业务激增的当下,降低成本也就成为了重中之重,circle q2 财报显示,其分销成本同比大增 64%,达到4.07 亿美元,这无疑挤压了利润率。arc 将直接用 usdc 作为 gas,并整合到 circle 自有生态,有望减少对合作方如coinbase的分发行成本依赖,从而回收利润空间。
arc提供子秒级结算,这是围绕支付场景而非纯粹去中心化的性能优化。目前,circle已申请设立国家信托银行,并争取接入美联储主账户与支付系统,这将大幅降低清算成本,并提高资金效率。arc 的可选隐私与监管接口,也为跨境支付、证券结算等机构场景量身定制。
另一方面来看,对支付公司而言,结算层是命脉。依附在第三方公链上,等于核心基础设施由他人掌控。gas费波动和网络升级的不确定性,都可能影响支付体验和利润空间。自建链意味着费用模型和升级节奏可控。而且,支付业务的核心需求是低延迟、高吞吐、可预测的确认时间。
专链干专事,对于circle这样的合规稳定币的龙头来说,拥有属于自己的一条公链,是早晚都会做的事情,而当下做一条属于自己的公链,是在美国genius 法案的通过,usdc市场的不断扩张这个不得不的背景下推动的。
对以太坊来说,自建链潮是威胁还是机会?
不仅仅是circle在自建公链,支付巨头 stripe也与风投机构 paradigm 合作,研发名为tempo的支付型公链。tempo 计划兼容 evm,主打高性能、低延迟结算,定位于全球商户支付与跨境清算场景。
而且目前来看,这不只是个别公司的策略,在circle、stripe 之后,paypal、shopify、adyen 甚至大型银行,都有可能启动自建链的计划,每个巨头都想掌握自己的支付主 权。
而这会对现有的公链生态带来怎样的影响呢?尤其对于在这轮周期上,刚刚换上全球rwa和稳定币结算层叙事外衣的以太坊来说会造成威胁吗?
从短期看,这类巨头自建链与以太坊、solana、bnb chain 等的直接竞争并不激烈,因为它们的设计目标高度垂直化——性能优先、合规优先,而不是追求最大程度的去中心化或多样化的 defi 应用生态。但从长期看,威胁肯定是存在的。
目前大量 usdc 交易量发生在以太坊及其二层。如果 usdc 原生运行在 arc 上,并通过 api 集成到各类支付应用,可能让链上稳定币结算从“开放多链”转向“垂直闭环”,以太坊的稳定币结算量和 defi 生态流动性将被部分抽走。
同样的,当类似stripe或paypal把链上支付功能直接嵌入商户结算系统时,开发者可能更倾向于围绕这些专有链构建应用,而不是再去为以太坊这样的公链适配合规支付场景。
而对于投资者来说,更明显的影响,或许就是以太坊的想象空间被压缩,巨头们的rwa和稳定币的结算层抢先落地,或许会影响影响资本市场对以太坊的定价预期。
当然,机会同样存在——巨头自建链大多会保持 evm 兼容、对外提供跨链桥或结算通道,以太坊依旧可能会成为它们的清算后备层和价值归集中心,这样看,又或者是对于以太坊新叙事的一种强力加固。
以上就是circle与stripe自建公链 以太坊(eth)的结算层王座悬了?的详细内容,更多关于circle联手stripe挑战以太坊结算层地位?的资料请关注代码网其它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