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安装与卸载中,用户全部切换成为root,一旦安装,普通用户能使用的。初期学习过程都在root环境下进行,快速适应。
1.检查系统安装包
# 列出所有已安装的 mysql 相关包 rpm -qa | grep -i mysql # 列出所有已安装的 mariadb 相关包 rpm -qa | grep -i mariadb
2.卸载这些默认安装包
卸载显示出来的mariadb/mysql
安装包通过sudo yum remove mariadb
,sudo yum remove mysql
命令将上面的包都一个一个卸载,或者通过管道的方式将mysql
相关的文件传递给xargs
批量化删除rpm -qa | grep -i mysql | xargs yum remove mysql
。
如果显示存在/etc/my.cnf
,/var/lib/mysql
路径,备份或删除(我选择的是备份原始内容,然后删除使用yum install -y mysql-community-server
)使用which mysqld
才有输出想要的内容。
3.获取mysql官方yum源
首先通过cat /etc/redhat-release
(centos
为例)查看linux系统版本
然后点击http://repo.mysql.com/网址根据系统版本找到与自己系统版本匹配的yum
源,推荐mysql5.7
初级学习使用,因为遇到问题,解答很多。将文件下载到桌面上。
前期在root下使用,su -
进入root用户,通过rz
命令将桌面上的文件传递到新建立的mysql
目录下
下载完成后的yum源
如下:
系统根据自己系统自动匹配合适的mysql
。
4.mysql是否能够工作
通过yum list lgrep mysql
检查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5.安装mysql服务
通过yum install y mysql-community-server
安装服务
6.登录mysql
mysql5.7前可使用grep 'temporary password' /var/log/mysqld.log
查看自动设置的临时密码。
使用skip-grant-tables
命令可以不使用密码即可登陆。
使用systemctl restart mysqld
或者systemctl stop mysqld
加 systemctl start mysqld
即可mysqld(服务端启动,就可以登录使用mysql数据库)
7.配置my.cnf
通过vim /etc/my.cnf
命令进入在下方下加入三行代码。
总结
以上为个人经验,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代码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