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代码网 > 科技>电脑产品>硬盘 > 升级固态硬盘这几个问题一定要避开 升级固态硬盘注意事项

升级固态硬盘这几个问题一定要避开 升级固态硬盘注意事项

2024年11月19日 硬盘 我要评论
今年的双十一即将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不少朋友也打算趁此机会,购买ssd升级自己的机器。不过如果简单的“买就完事”,那可能结局是“丸辣”!以为m.2尺寸通用

今年的双十一即将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不少朋友也打算趁此机会,购买ssd升级自己的机器。不过如果简单的“买就完事”,那可能结局是“丸辣”!

以为m.2尺寸通用,“丸辣”!

由于pcie的nvme标准ssd成为现在的主流,其m.2接口标准也就成为目前占统治地位的固态硬盘接口标准。所以很多用户往往觉得“买个m.2接口产品就行”。但实际上,m.2接口规范的ssd,也是有很多种的。

m.2接口的完整命名规范,应该是m.2 2xxx-xx-x-x。前两位数字指定宽度、第二个(或第三个)数字指定长度、最后一位字母用于指定键、接口和总线

采用"2xxx"格式,这一命名方式源于英特尔与业界企业共同制定的规范。其中,数字"2"代表标准宽度22毫米,这个宽度的设计考虑了pcb布线密度、信号完整性和散热需求等多个工程因素。后面的三位数字则表示硬盘的实际长度,不同长度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性能需求。

在2230规格(下图)中,由于长度仅有30毫米,设计师必须采用更高密度的pcb布线方案和更先进的闪存封装技术。这种紧凑的设计虽然牺牲了一定的容量潜力,但在游戏掌机等对体积要求极为苛刻的场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值得注意的是,2230规格的散热压力相对较大,这要求主板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散热路径的优化,或者用户自己购买散热贴片。

2242规格(下图)在超轻薄本市场占有重要地位。相比2230,增加的12毫米长度为闪存颗粒和主控芯片的布局提供了更多选择,能够在保持相对紧凑尺寸的同时提供更好的性能表现。这种规格通常能够支持到2tb容量,足以满足大多数轻薄本用户的存储需求。

2260规格(下图)在市场上相对罕见,它更多地出现在一些特殊的工控设备中。这种长度在空间利用和散热表现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但由于产品线较少,用户的选择范围比较有限。

2280规格(下图)目前是市场的主流标准。80毫米的长度为工程师提供了充足的设计空间,可以实现更复杂的电路布局和更优秀的散热方案。这种规格既能满足高性能pcie 4.0/5.0接口的布线要求,又能为大容量闪存颗粒预留足够空间。在散热设计上,2280规格通常可以配备更大面积的散热片,有利于维持持续的高性能输出。

22110规格(下图)主要面向企业级存储市场。110毫米的长度使其能够容纳更多的闪存颗粒,同时为高性能主控芯片提供充足的散热空间。这种规格的ssd通常采用更高规格的电源设计和更复杂的散热方案,能够支持8tb甚至更大的存储容量。

因此,在购买ssd升级的时候,除了需要搞清楚你需要sata接口还是m.2接口的ssd之外,还要看清楚你的主板/笔记本m.2插槽支持什么尺寸的ssd!

技嘉主板m.2槽上标示的各尺寸螺丝孔位

最后,还有一种25xxx的规格,有些旗舰主板才支持。一般用户基本不会接触到这样的产品,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以为m.2接口插座都一样?“丸辣”!

m.2接口的key设计是一项精妙的工程方案,通过在pcb上预留不同位置的缺口来实现物理层面的接口区分。目前m.2接口实际上有四种“金手指”的key设计!购买时需要看清楚产品标注是什么key标准,你主板插槽是什么key标准即可。

key-b接口在物理设计上采用右侧缺口方案,缺口位置位于第2针到第5针之间。这种设计支持sata信号和pcie x2信号,最大理论带宽可达10gbps。对于b-key接口主板,购买pcie3.0的ssd即可。

key-m接口则采用左侧缺口设计,缺口位置在第59针到第66针之间。这种设计专门针对pcie x4信号优化,可以提供最高64gbps的理论带宽(在pcie 5.0规范下)。

key-b+m设计是一种通用解决方案,在pcb上同时预留了两个缺口。这种设计虽然增加了一定的制造成本,但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兼容性。

如果你的主板是近两年生产的主板/笔记本主板,那么应该符合市场主流,即大部分m.2 2280尺寸的ssd,都是key-m为主了。部分高端主板则是b+m。但如果你的主板上超过5年的产品,那么务必确认你的m.2插槽的金手指key类型!

不关心厚度?双面盘放不进,“丸辣”!

ssd的颗粒类型分为单面颗粒和双面颗粒。单面颗粒的ssd散热性能更好,双面颗粒的ssd则提供更大的存储容量。

单面/双面ssd厚度对比(上)和普通台式机双面槽与笔记本单面槽厚度对比(下)

在选择时,应根据自己的主板和笔记本的散热条件以及空间限制来决定。尤其是笔记本,基本上大部分都无法放入双面颗粒盘。

不注意散热配置?“丸辣”!

即使是台式机主板,高端品牌有自带大型金属散热装甲的产品,双面盘也是不太好使的。如果需要安装一些巨型双塔风冷散热器,且你的双面盘还加了金属散热装甲,那么双面盘偶尔也会成为牺牲品。都是需要注意的。

华硕x870主板上硕大的m.2散热装甲

另外,一些自带散热片或者散热装甲的ssd,即使是单面,也无法和带有金属散热装甲m.2插槽的散热马甲兼容。需要自己二选一,是用主板散热装甲还是ssd散热装甲?

把带有散热装甲和不带散热装甲的西数sn850x叠在一起,厚度的巨大差异就出来了

在选购层面,自带金属散热装甲的产品往往比不带的产品贵至少100元甚至更多。所以弄清楚主板的散热配置,可能可以为你节约上百元!

自组移动固态?不注意空间、散热,“丸辣”!

最后说说在diyer中比较火的用m.2硬盘盒自组移动固态硬盘的问题。这里先不细说什么usb 3.2 gen2带宽利用率>90%、信号完整性余量>10%、供电纹波<50mv、emi屏蔽效果好等电磁信号层面对硬盘盒的要求,对稳定性和速度至关重要,只说说散热规格和尺寸兼容性。

从目前主流的usb3.2 gen2移动硬盘盒来说,由于usb速度问题,所以速度超过5000mb/s的pcie4.0 gen4的产品实际上意义不大,不如选择速度稍微低一些但发热量更低的产品。而硬盘盒本身,则需要壳体导热系数高、内部气流组织合理,如果有风冷散热,那就更好。

如果一定要使用高速pcie4.0 盘体,不妨考虑奥睿科风冷大师一类支持usb4和主动风冷散热的硬盘盒

从散热和携带可靠性角度,推荐使用金属壳体的产品。

另外,很多移动硬盘盒,尤其小尺寸的,并不能放下2280标准的ssd,而需要2230或者2242标准的ssd,且一般只能支持不带散热贴片/装甲的单面盘,这些都是需要大家组盘的时候注意的。

在这个双十一,避坑这些升级问题,才能不至于在拿到ssd的时候,大喊一声“丸辣”!

(0)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3869329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 2017-2025  代码网 保留所有权利. 粤ICP备2024248653号
站长QQ:2386932994 | 联系邮箱:23869329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