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代码网 > 手机>品牌>Oppo > ColorOS 15正式发布! 首发搭载OPPO Find X8和一加13

ColorOS 15正式发布! 首发搭载OPPO Find X8和一加13

2024年11月06日 Oppo 我要评论
在2024年10月17日这天,oppo在杭州举办的2024 oppo开发者大会(odc24)上,正式发布了全新的coloros 15操作系统。这不仅是一次跨越式的版本迭代,更是oppo在ai技术应用和

在2024年10月17日这天,oppo在杭州举办的2024 oppo开发者大会(odc24)上,正式发布了全新的coloros 15操作系统。这不仅是一次跨越式的版本迭代,更是oppo在ai技术应用和用户体验提升方面的一次重大突破。

coloros 15:ai技术的集大成者

coloros 15的最大亮点之一,是其深度融合的系统级ai能力。oppo软件工程事业部总裁唐凯在大会上提到,aios作为ai手机的关键组成部分,将经历从ai for system到system for ai,再到ai as system的三个发展阶段。coloros 15正是这一理念的实践者,它通过全新的sensenow智慧框架,实现了“听得清、看得懂、说得好、做得快”的多模态直觉交互体验。

而其中的“一键问屏”功能是真的非常有创意,这项功能通过语音对话和圈搜等方式,提供了ai一站式服务。无论是识别屏幕上显示的内容,还是理解用户的复杂意图,coloros 15都能快速而准确地给出回应。这种直觉式的交互体验,让用户可以直观的感受到了ai技术的温度和智慧。

流畅双引擎:极光引擎与潮汐引擎

coloros 15在流畅性方面的提升同样令人瞩目。oppo设计了行业内首个并行绘制框架——极光引擎,它通过多个动画的并行绘制响应,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流畅感知。同时,极光引擎还引入了系统级柔性回弹微动效,使系统体验更符合真实世界的物理反馈。

潮汐引擎则从芯片层面进行性能优化,通过智能动态缓存和全栈式算法加速器两大技术,确保芯片的资源供给能力。这不仅带来了22%的整机流畅度提升,还带来了额外的12分钟续航提升。在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合作推出的“五个零”体验标准测试中,coloros 15在20个应用两轮打开/关闭测试中,实现了0闪退、0闪跳、0掉帧、0时延和0断触的惊人表现。

设计哲学:自然光影与易简设计

coloros 15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自然光影,通过高质量的渲染技术,实现了实时混色模糊和弥散投影的效果。这使得每一次界面滑动都赏心悦目,让视觉体验更加真实自然。同时,coloros 15还全面重构了系统的个性化框架,提供了更多灵感主题,搭配ai景深抠图、ai智能填充等深度个性化能力,让用户成为手机的主角。

在易用性方面,coloros 15带来了自由分屏功能,覆盖了99%的应用,并支持双浮窗自由切换。全新流体云功能让服务信息一目了然,而相册可逆化编辑、与ios类原生互传等实用功能,也让coloros 15的易用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ai影像创作与办公学习:一键ai修图与ai文档

coloros 15在影像创作和办公学习方面的升级,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它将饱受好评的「ai一键消除」升级为一系列更为实用、好用的「一键ai修图」功能,包括「ai去反光」、「ai去拖影」及「ai超清像素」。这些功能可以帮助用户轻松去除照片中的玻璃反光,清晰还原拍糊的主体,让你的照片张张是大片。

在办公学习方面,coloros 15在便签中融入了全新的系统级ai笔记助手,提供一键智能排版、ai润色和续写等ai功能。同时,它还推出了一站式ai文档——oppo文档,支持多个跨应用的「穿透搜索」,并带来pdf、word、powerpoint及苹果iwork三件套等不同文档格式的随心转换、ai笔记套件、万字文档5秒ai摘要等好用实用的ai功能。

隐私保护:芯片级ai私密计算云

在隐私保护方面,coloros 15引入了全新的芯片级ai私密计算云,通过端云协同的硬件级可信计算,确保云侧与端侧的计算同样安全可信。这意味着用户隐私数据在云端可用不可见,可以放心使用云上ai服务。

coloros 15的发布,不仅是oppo在操作系统领域的一次重大升级,也是其在ai技术应用和用户体验提升方面的一次重要突破。它不仅提升了系统的流畅性和易用性,还通过ai技术的深度融合,为用户提供了更加智能化的服务。随着coloros 15的不断迭代和升级,oppo将继续引领行业潮流,为用户带来更加丰富和便捷的智能生活 体验。coloros 15将在10月17日开启内测,并将首发搭载于oppo find x8与一加13新品,11月将陆续启动老机型正式版升级计划。对于期待体验这款全新系统的朋友们,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好消息。

(0)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3869329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 2017-2025  代码网 保留所有权利. 粤ICP备2024248653号
站长QQ:2386932994 | 联系邮箱:23869329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