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频路由谈起
当2.4ghz和5ghz双频路由成为wifi 6路由标配时,一些“聪明”的厂商开始宣传起了三频路由。
通常,三频路由拥有一个2.4ghz频段和2个5 ghz频段,而两个5ghz频段包括低频的5.2ghz频段和高频的5.8ghz频段,或者是一个5ghz-1频段和一个5ghz-2频段,进而宣称这种配置可以增加网络的可用带宽,减少网络拥塞,并且通过将5ghz频段进一步划分为两个不同的子频段(即低频5g和高频5g),可以有效避免干扰并提高传输速率。
三频路由往往强调自己能带来更好的网络体验
三频路由更优的应用体验其实不难理解,毕竟三频路由器可以将不同的设备分配到不同的频段上,从而减少同频干扰,提高无线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有线组网时,两个5g频段可以分别用于游戏设备和下载设备,避免资源竞争。而在无线mesh组网时,多频段的优势会更为明显,毕竟有一个专属回程频段,使得无线设备不会与回程数据争夺无线通信资源。
然而这也引发另一个问题,既然存在5.8ghz、5.2ghz频段,那是否意味着这类频段会比5ghz强呢?
这其实是定义理解的偏差,为了更好地利用5ghz频段,我国将其分为5.2ghz和5.8ghz两个子频段,5.2ghz频段适用于家庭、办公室等室内场景,而5.8ghz频段适用于公共场所、产业园区等室外场景,两者数值的大小其实同性能关系并不大。
5.8g容纳不下满血的wifi 6
数值大并不意味着性能强,坊间其实一直有“5.8g容纳不下满血的wifi”的传闻,这主要同160mhz频宽有关。
160mhz频宽是wifi 6技术在5ghz频段下的一种工作模式,理论上能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与80mhz频宽相比,160mhz频宽可以将单空间流的速度从600mbps提升到1200mbps。
然而,实际速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信号穿透性、信道拥塞、设备兼容性和环境干扰。在有遮挡或距离较远的情况下,160mhz频宽的速度提升可能只有20%-30%。此外,160mhz频宽的使用还可能受到气象雷达等外部因素的限制。
160mhz频宽是发挥wifi 6技术的关键
wiifi 6路由器面世之初爆发的“满血”与“残血”之争就是围绕160mhz频宽展开的,如果路由器和终端设备都支持160mhz频宽,那么最高无线传输速度可以达到2400mbps。
相比之下,wifi 5(802.11ac)时代,最大频宽支持80mhz和160mhz,单流带宽最高分别为433mbps和867mbps,然而,5.8g频段里面有149、153、157、161、165信道,信道与信道之间频宽20mhz,所以总的频宽是100mhz,这个频宽是放不下160mhz的,简单说5.8g容纳不下满血的wifi 6。
不必执着于满血wifi 6
“5.8g容纳不下满血的wifi 6”的话,是否意味着5.2g频段的路由会强一些呢?
单从信道看,5.2g频段里面有36、40、44、48、52、56、60、64信道,如果所有这些信道都可用,其总频宽刚刚好是160mhz,但很遗憾的是5.2g又分为5g-1和5g-2两部分。
5g-1部分包括36、40、44、48信道,全国城镇现在都可以开启民用的,而5g-2也就是52、56、60、64信道,在国内很多城市一般会被非民用的设备占用,而家用路由器一旦侦测到频段被占用,就会关闭5g-2。那么5.2g的频宽,也就刚刚好用到80mhz频宽,用不了160mhz频宽。
这就意味着关闭5g-2后,无论是5.8g还是5.2g,都只能用80mhz频宽了。相信很多宣传自己满血wifi 6路由的厂商并不会老老实实告诉大家160mhz频宽应用玄机,当然,消费者自己其实也是可以验证所处城市是否能使用5g-2部分信道的。进入满血wifi 6路由后台后,在5g设置界面查看可使用的信道。
通过可用信道查看所处城市是否能使用160mhz频宽
如果满血wifi 6路由的5g信道列表中没有出现52、56、60、64信道,即证明用户的通信环境就是不支持路由器使用wifi6 160mhz,最高只能用到wifi6 80mhz,用户也就不需再纠结路由器是否需满血或者要否升级的问题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