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m.2 ssd的支持方面,rog maximus z890 hero的规格也堪称豪华。它提供了多达6个m.2插槽,其中3个为处理器直出的pcie 5.0×4规格,其他为pcie 4.0×4规格。第一条m.2插槽最高支持22110规格,其他最高支持2280规格,支持m.2 便捷卡扣2.0设计和m.2滑轨卡扣。为了确保高性能m.2 ssd满速读写不过热、不掉速,主板还为每个m.2插槽都覆盖了散热装甲,主m.2插槽还有快拆装甲,也采用了免工具易拆技术,装拆都非常方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传统主板使用+3v输出为3个pcie 5.0 ssd同时供电会出现供电不足的问题,而为了更好地保障pcie 5.0 ssd的稳定性,rog maximus z890 hero还专门配备了rog m.2 powerboost技术,利用+12v输出来对pcie 5.0 ssd实现最高60w的辅助供电,完全不存在同时使用多个pcie 5.0 ssd供电不足的隐患,对于追求pcie 5.0 ssd扩展“大满贯”的发烧玩家来说非常实用。
接口部分,rog maximus z890 hero最抢眼的就是提供了双雷电4接口,支持雷电共享,同时还配备了2.5千兆+5千兆双有线网卡的组合,同时也具备wi-fi 7和蓝牙5.4,加上ai智能网络2.0,对于追求高速网络和数据传输的玩家来讲,算是非常豪华的配置了。此外,wi-fi 7无线网卡还搭配了易拆式天线。
diy 设计部分,主板提供了bios便捷仪表盘,玩家可以在主板布局图上“哪里不懂点哪里”,不但可以看到对应区域和模块的说明,也能监测它的工作状态,对于diy玩家来讲非常方便。
rog 龙神3代 360 argb extreme一体式水冷散热器
经典的龙神3可以说是众多发烧友心目中的顶配一体水,而随着使用lga1851新接口的z890主板登场,新一代的rog 龙神3代 360 argb extreme(以下简称龙神3 extreme)终于正式降临。
首先,大家最关心的性能部分,龙神3 extreme这次是直接升级到了全新的asetek 8.5代水泵方案,而冷头也针对新一代intel处理器的热点区域进行了专门的优化,让铜质底座与处理器之间的接触更加精确和安全。此外,冷头的扣具也针对酷睿ultra处理器进行了高度调整和优化,新版扣具压力更加均匀,可靠性和散热性都得到了提升。此外,新扣具还采用免工具调整偏移量的设计,让用户可以更灵活地调整冷头位置,更好地接触处理器热点。
龙神3 extreme冷头内部还内置了风扇,在工作时可以对主板vrm区域进行散热,官方数据显示,开启冷头内置风扇的情况下,vrm区域温度最多可降低36℃之多,有效提升了主板稳定性和耐用度。
其次,龙神3 extreme对冷排风扇进行了升级,采用了3个全新设计的30mm加厚磁吸风扇,型号为rog mf-12s argb extreme。新风扇配备强化的30mm框架与菊花链式磁吸供电,安装十分方便。风扇扇叶从上代的7片提升到9片,大大提升了风压和风量,风扇还使用了fdb流动力轴承与三相六极电机,耐用度和工作噪声表现都更好,它还支持低负载停转,提供极致的静音效果。
再次,龙神3 extreme在安装的便利性方面进行了升级,全新预安装扣具,简化了安装流程,同时也升级了金属背板,耐用度和结构强度大幅提升,这也是非常务实的改进。
最后是外观方面,龙神3 extreme升级了高分辨率60hz冷头lcd屏,将冷头上的3.5英寸lcd升级到了640×480分辨率,内置64mb存储空间并配备了全新的软件控制功能,可以显示更多的自定义内容,也支持独有的aida64 rog主题来进行监控。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到实战测试环节。
实战测试:综合生产力性能提升,能效温度表现惊人
测试平台
- 处理器:酷睿ultra 9 285k
- 酷睿ultra 5 245k
- 酷睿i9 14900k
- 酷睿i5 14600k
- 散热器:rog 龙神3代 360 argb extreme
- 内存:芝奇trident z5 ck ddr5 8200 24gb×2
- 主板:华硕rog maximus z890 hero
- 显卡:rtx 4090 fe
- 硬盘:希捷酷玩540 2tb
- 电源:华硕rog雷神1200w
- 操作系统:windows 11专业版 24h2
本次测试我们选择了上代的酷睿i9 14900k和酷睿i5 14600k来进行对比,所有处理器都解锁功率限制以保证发挥出全部性能。此外,针对酷睿ultra 200s和z890主板也安装了最新的驱动程序,并在支持的游戏中使用intel apo,在超频测试部分使用intel xtu进行调节。
基准与生产力测试
酷睿ultra 200s系列lion cove性能核与skymont能效核都在架构上相对上代进行了升级,ipc大幅提升,特别是skymont能效核,ipc堪称巨幅增长,因此在取消超线程的情况下也能提供超过上代的多线程性能,这在不少吃多线程性能的渲染类生产力应用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从测试结果来看,在cinebench r23和2024中,酷睿ultra 9 285k无论是单核还是多核性能都明显领先酷睿i9 14900k,其中单核领先2%~5%,多线程领先了12%~13%。v-ray和blender渲染也是如此,酷睿ultra 9 285k领先酷睿i9 14900k的幅度在10%~19%。酷睿ultra 5 245k相对酷睿i5 14600k的提升情况则是单核优势更大,多线程提升幅度则在3%~9%。在负载较轻更吃单核性能的办公类性能测试中,两款酷睿ultra 200s也依靠更高的ipc获得了超过上代的综合性能表现,其中酷睿ultra 5 245k相对酷睿i5 14600k的优势甚至达到了13%。综合全部的生产力性能测试结果来看,酷睿ultra 9 285k领先酷睿i9 14900k的幅度在7%左右,酷睿ultra 5 245k相对酷睿i5 14600k的提升也在7%左右,可以说是达到了预期目标。
ai性能测试
酷睿ultra 200s是intel首款内置npu的台式机处理器,npu算力达到13 tops,同时酷睿ultra 9 285k和酷睿ultra 5 245k还内置了性能远超上代uhd700的xe核显,因此可以实现cpu+npu+igpu的高适应性ai应用加速。此外,它们还支持openvino api,ai加速效率进一步提升。从实测来看,ul procyon ai测试套件的纯cpu模型推理的算力方面,酷睿ultra 9 285k领先酷睿i9 14900k的幅度为13%,酷睿ultra 5 245k相对酷睿i5 14600k的优势为17%;而单纯使用npu加速和两款第14代酷睿对比的话,优势就变成了237%和290%,可见处理器拥有npu对于未来的ai应用有多么重要,执行效率都是数倍的提升。纯igpu算力对比的话,两款酷睿ultra 200s相对上代的优势也是翻倍的。这里可以看到酷睿ultra 5 245k的npu与igpu得分甚至比酷睿ultra 9 285k还略高一点,实际上它们的npu和igpu架构和单元规格都是一样的,差异只是正常的误差。geekbench ai测试套件的结果也大致如此,两款酷睿ultra 200s也是全面领先上代产品的,纯npu加速也比上代纯cpu加速最高强了17%之多。总而言之,未来ai应用会越来越普及,如果使用不带npu的处理器,那么在应对这些ai应用时的处理效率会数倍落后于拥有npu的处理器,如此一来,酷睿ultra 200s的优势就很明显了,对于追求打造ai pc台式机的玩家来讲可以说是必备之物。
游戏性能测试
▲两款酷睿ultra 200s的游戏功率都非常低,在《黑神话:悟空》测试中还不到60w,温度也不到50℃
要说酷睿ultra 200s在游戏方面最大的升级就是能效了,可以看到,在提供与上代同水平游戏体验的同时,两款酷睿ultra 200s的功率和温度都是明显降低的。特别是作为旗舰的酷睿ultra 9 285k,可以看到在所有的游戏里,它的功率都远低于酷睿i9 14900k,《赛博朋克2077》中甚至低了92 w,综合所有的游戏来看,它的平均游戏功率比酷睿i9 14900k低了42%之多!而它的平均游戏温度也比酷睿i9 14900k低了23%,最高也不过在60℃左右,多数游戏都是45℃到55℃水平,非常凉快。酷睿ultra 5 245k的平均游戏功率也比酷睿i5 14600k降低了23%之多,能效比提升巨大。综合来看,两款酷睿ultra 200s在提供同级别游戏性能的同时,功耗大幅降低,游戏温度也有明显降低,无疑降低了对供电和散热的需求,也就意味着散热器的噪声更低,使用体验自然也就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这也是新的制程工艺带来的显著优势。对于希望打造迷你游戏主机的玩家来讲,低功耗低温度的酷睿ultra 200s可以说是当下极佳的选择。
igpu性能体验
▲酷睿ultra 9 285k内置的xe gpu在3dmark timespy中的gpu得分达到了2343
▲在1080p中画质下运行《原神》也能实现50fps~60fps的帧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