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代码网 > it编程>软件设计>交互 > 敏捷Scrum的前世今生,你了解多少?

敏捷Scrum的前世今生,你了解多少?

2024年08月02日 交互 我要评论
论文描述了像本田、佳能、富士施乐这样的公司是如何通过可伸缩、基于团队的并行产品开发方式开发出了世界一流的产品,并且将这种新的产品开发方法比作橄榄球中的“Scrum”战术。这样理解是有偏差的。:传统的“接力式”的开发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快速灵活的市场需求,而整体或“橄榄球式”的方法——团队作为一个整体前进,在团队的内部传球并保持前进,这可以更好的满足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随后,Scrum联盟(肯·施瓦伯2002年创办)和其他机构成立,提供Scrum认证和培训,推动了Scrum的全球普及。

艾威证书科普月倒计时2天!想参加认证培训的同学抓紧时间报名啦!小艾老师也会继续为大家科普一些数字化时代最具含金量的认证证书哦!

今天跟大家聊聊敏捷管理领域有哪些非常值得考的证书,比如scrum master、scrum product owner等。


报班有优惠,好礼送不停

图片

了解五月活动详情,可扫码咨询

图片

01 起源与形成

⭕ 最初:

敏捷的初步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30年沃尔特-休哈特提出pdsa (计划-执行-学习-行动)。

⭕ 起源:

scrum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1986年的一篇论文中,由竹内弘高和野中郁次郎提出。论文描述了像本田、佳能、富士施乐这样的公司是如何通过可伸缩、基于团队的并行产品开发方式开发出了世界一流的产品,并且将这种新的产品开发方法比作橄榄球中的“scrum”战术。

文章指出:传统的“接力式”的开发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快速灵活的市场需求,而整体或“橄榄球式”的方法——团队作为一个整体前进,在团队的内部传球并保持前进,这可以更好的满足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

图片

⭕ 形成:

在1990年代初,肯·施瓦伯在其公司使用了一种方法advanced development methods(先进开发方法),这种方法后来发展为scrum。同时,杰夫·萨瑟兰在easel公司开发了一种类似的方法,并首次称之为scrum。1995年,杰夫·萨瑟兰和肯·施瓦伯联合发表了论文,首次提出scrum概念,并规范化了scrum框架。

图片

02 发展和普及

⭕ 敏捷宣言:

2001年,一群热爱敏捷的软件开发人员聚集在一起讨论各自的项目为什么成功,经过复盘、总结归纳并提炼出项目成功的因素。scrum与其他敏捷方法(包括看板、水晶、xp、scrumban等等)共同构成了敏捷宣言(4个价值观和12个原则)。

图片

图片

⭕ scrum联盟和认证:

随后,scrum联盟(肯·施瓦伯2002年创办)和其他机构成立,提供scrum认证和培训,推动了scrum的全球普及。

图片

⭕ scrum发展和普及

在敏捷开发的众多方法和框架中,scrum无疑是最受欢迎和广泛应用的一种。从它的诞生到现在,scrum已经成为推动项目管理和软件开发与创新的重要力量。

图片

根据《2020敏捷状态调查报告》,总共有76%的组织采用scrum,scrum当之无愧成为“c位”开发模式。

03 scrum框架

图片

scrum框架可以概括为3(角色) 3(工件) 5(活动) 5(价值观),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 角色【3】:

产品负责人(product owner):负责定义产品愿景、管理product backlog。

scrum master:确保团队遵守scrum原则和实践,解决阻碍进展的问题。

开发团队:负责实际开发工作,通常是跨职能团队。

⭕ 工件【3】:

product backlog:产品待办事项列表(需求的清单,持续更新)。

sprint backlog:冲刺待办事项列表(目标所需的具体任务)。

product increment (pi):产品增量(sprint结束时的可交付的成果/产品)。

⭕ 活动【5】:

sprint:时间固定的开发周期,通常2-4周。

日常站会(daily scrum):每天短会议,讨论进展、计划和障碍。

sprint计划会议:确定sprint目标和待办事项。

sprint复盘会议:展示和评估sprint成果。

sprint回顾会议:回顾过程,讨论改进方法。

⭕ 价值观【5】:

勇气courage:有勇气去面对各种挑战。

专注focus:每个迭代只专注于该迭代要完成的事情。

承诺commitment:作为一个团队,在迭代开始时做出承诺,并在迭代中全力完成。

尊重respect:团队是能随时沟通的,并且能相互理解的。

公开openness:团队所有的进展、问题、阻碍都是对所有人可视化、透明的。

04常见问题

⭕ scrum就是迭代开发?

这样理解是有偏差的。敏捷是个大概念,迭代开发只是很多敏捷开发用的主要基础实践之一。敏捷开发除了迭代开发,还包括很多其他管理和工程技术实践,像演进式架构设计、敏捷建模、重构、自动回归测试等等。

迭代周期如何选择?

选择迭代长度时考虑的因素:

1)不确定性的多少。不确定越多,迭代就应该越短;

2)获得反馈的难易程度。获得反馈越难,迭代就应该越短;

3)优先级可以保持多久不变。优先级变化越快,迭代就应该越短;

4)紧迫感的维持。越保持急迫感,迭代就应该越短。

不管迭代周期选多长,最好定好一个长度就一直用,别变来变去。比迭代周期更重要的是,团队遇到问题后怎么应对和改进,要真正把改进任务加到每个迭代里去做。

开发团队的规模?

scrum 提倡小团队就保持敏捷,大团队则去完成重要工作,推荐 5 ~ 9 人的团队规模,但不用纠结这个数。关键是团队要有完成产品增量(pi)的所有技能,且能高效协作。团队有 11 人能高效协作就不用减人,有 4 人能完成产品增量(pi)也不用加人。

好了,关于敏捷今天就说这么多。最后给大家附上关于scrum master(csm)认证考试的一些信息,小艾老师已帮大家整理成表格和图片,需要高清图片可以私聊小艾老师获取~~

图片

(0)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3869329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 2017-2025  代码网 保留所有权利. 粤ICP备2024248653号
站长QQ:2386932994 | 联系邮箱:23869329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