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代码网 > it编程>软件设计 > 八大排序之——冒泡排序全方位剖析!(小白也能轻松看懂!)

八大排序之——冒泡排序全方位剖析!(小白也能轻松看懂!)

2024年08月01日 软件设计 我要评论
冒泡排序是最基础的排序算法之一,通过相邻元素的比较和交换,逐渐将最大(或最小)的元素冒泡到数列的一端。尽管冒泡排序的效率相对较低,但它的实现简单易懂,是理解排序算法的入门之选。冒泡排序适用于小规模数据和部分排序数据的情况,同时也常用于教学和理解排序算法的基本原理。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对于大规模数据集,我们更倾向于选择时间复杂度较低的排序算法,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和堆排序等。这些算法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排序任务,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因此,在实际开发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排序算法。

目录

1.思想动图

2 如何完成代码实现

2.1 一趟排序怎么排呢?

 2.2 一共要排几趟呢?

2.3 可不可以优化一下呢?

 3.冒泡排序的时空复杂度

 4.冒泡排序的意义

5.总结


1.思想动图

2 如何完成代码实现

2.1 一趟排序怎么排呢?

相邻元素俩俩比较,如果前面的元素大于后面,则进行交换的操作,否则(小于或等于)就不进行交换。 

假设有n个元素,则一趟排序的逻辑如下:

for (int j = 0; j < n - 1; j++)
{
	if (a[j] > a[j + 1])
	{
		int tmp = a[j];
		a[j] = a[j + 1];
		a[j + 1] = tmp;
	}
}

 那为什么j是小于n-1而不是n呢?

 2.2 一共要排几趟呢?

我们知道第一趟排序后,最大的元素被排到最后了,也就相当于最后一个元素是有序的了,那第二趟排序之后,次大的元素就到倒数第二个位置了。

一趟排序就让一个元素有序,假设有n个元素,那我们进行n-1趟排序之后n-1个元素就有序了,那最后一个元素(也就是第一个元素)必然有序的!所以,我们只要进行n-1趟排序就足够了!

for (int i=0; i < n-1; i++)
{
	for (int j = 0; j < n - 1; j++)
	{
		if (a[j] > a[j + 1])
		{
			int tmp = a[j];
			a[j] = a[j + 1];
			a[j + 1] = tmp;
		}
	}
}

 到这里,最简单的冒泡排序就已近完成了~

2.3 可不可以优化一下呢?

我们注意到,每一趟排序之后,就有一个元素有序,那有序的元素在下一趟排序就可以不用再比较了,那第二层循环的条件就可以改为:

for (int j = 0; j < n - 1-i; j++)

我们思考一下,如果在某一趟排序时,没有发生一次交换,那是不是说明该数组是有序了呢!

那我们就可以结束循环了!

void bubblesort(int* a,int n)
{
	//每趟循环进来都假设数组有序
	int flag = 1;//假设数组有序flag值为1
	for (int i=0; i < n-1; i++)
	{
		for (int j = 0; j < n - 1-i; j++)
		{
			if (a[j] > a[j + 1])
			{
				int tmp = a[j];
				a[j] = a[j + 1];
				a[j + 1] = tmp;
				//一旦发生交换数组就不是有序的,flag置为0
				flag = 0;
			}
		}
		//一趟后判断一下数组是否有序
		if (flag == 1)
			break;//有序直接结束循环
	}
}

 3.冒泡排序的时空复杂度

>空间复杂度:冒泡排序的所有操作都是在原数组上完成的,并没有开辟使用额外的空间,所以他的空间复杂度为o(1)。

>时间复杂度:以最坏的情况为例,假设我们要将一组倒序的(元素个数为n的)数据排为升序。

 4.冒泡排序的意义


优点:
简单易懂:冒泡排序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排序算法,它的思想容易理解,代码实现也相对容易。
稳定排序:冒泡排序是一种稳定的排序算法,即在排序过程中,相同大小的元素不会相互交换位置。
空间复杂度低:冒泡排序的空间复杂度为 o(1),即它只需要使用固定的额外空间来存储交换的元素,而不依赖于输入数组的大小。
缺点:
时间复杂度高: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 o(n^2),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效率较低。
不适合大规模数据:由于冒泡排序需要进行多次比较和交换操作,对于大规模数据集,其性能可能会较差。
排序不彻底:在最坏情况下,冒泡排序可能无法将数组完全排序,例如当数组已经基本有序时。

5.总结


冒泡排序是最基础的排序算法之一,通过相邻元素的比较和交换,逐渐将最大(或最小)的元素冒泡到数列的一端。尽管冒泡排序的效率相对较低,但它的实现简单易懂,是理解排序算法的入门之选。冒泡排序适用于小规模数据和部分排序数据的情况,同时也常用于教学和理解排序算法的基本原理。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对于大规模数据集,我们更倾向于选择时间复杂度较低的排序算法,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和堆排序等。这些算法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排序任务,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因此,在实际开发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排序算法。

6、完结散花

好了,这期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

如果这篇博客对你有帮助的话,可以用你们的小手指点一个免费的赞并收藏起来哟~

如果期待博主下期内容的话,可以点点关注,避免找不到我了呢~

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

(0)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3869329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 2017-2025  代码网 保留所有权利. 粤ICP备2024248653号
站长QQ:2386932994 | 联系邮箱:23869329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