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代码网 > 科技>硬件教程>diy组装 > 华米AmazfitGTR3值得入手吗?华米AmazfitGTR3全面测评

华米AmazfitGTR3值得入手吗?华米AmazfitGTR3全面测评

2021年11月11日 diy组装 我要评论
华米AmazfitGTR3值得入手吗?华米AmazfitGTR3全面测评 华米AmazfitGTR3怎么样?值得入手吗?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感兴趣的朋友不要错过了哦... 21-11-11

华米amazfitgtr3是有华米科技最新发布的智能手表,不仅有着出众的颜值外观,在功能方面也是非常丰富,可以为小伙伴们提供很好的操作体验哦。那么华米amazfitgtr3怎么样?值得入手吗?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感兴趣的朋友不要错过了哦。

一、外观设计

从外观来看,这次的 amazfit 跃我gtr 3 系列依旧经典,延续了经典的“无界设计”,微曲⾯玻璃搭配上铝合金,在视觉上圆润好看。

玻璃覆盖下是一块分辨率为454*454的1.39英寸 amoled 屏幕,屏幕的常规亮度为500nit,最⼤亮度达到 1000nit,不管是显示时间信息,还是各种应用内容,都十分清晰⽣动。

机身右侧上方用全新的数字表冠替换了之前的电源键,数字表冠可按可转,无极调节,同时搭配上线性马达提供的振动反馈,可以模拟出物理表冠的阻尼手感。下方的功能键默认设置为快速进入运动菜单,但也可自定义选择。

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数字表冠还使用cnc工艺加工出了精细的纹理,让用户更容易分清两个按键,这一点很贴心。

表身的背部内置全新的biotracker™ 3.0 ppg生物数据传感器,⼤幅提升了心率监测精准度,提供24小时心率、⾎氧饱和度、压力和呼吸速率测量、房颤心律失常自动甄别、夜间睡眠质量分析、零星小睡记录等健康功能。

除去经典的圆盘造型,amazfit gtr 3也延续了历代gtr智能⼿表的轻薄设计,表身厚度仅10.8mm,重量仅32g,在实际的佩戴中能实现近似⽆感的佩戴体验。

二、功能检测

经过多年发展,如今的可穿戴设备能提供的监测项目越来越多:心率、血氧含量、压力值、呼吸频率、卡路里等等。

监测项目当然是越多越好,但如此多的数值如果都需要手动测量的话,无疑过于繁琐费时;如果都打开实时监测的话,又不得不忍受大幅缩短的续航。

针对这样的两难境地,zepp os在保留心率等常规项目的实时监测的情况下,还提供了颇具创意的一键测量功能。

只需要一分钟的测量时间,便可以快速获得心率、血氧含量、压力、呼吸速率和心脏健康五个项目的数据,省去了手动测量各项数据的繁琐与不便。

另外在全新的biotracker™ 3.0 ppg生物数据传感器加持下,amazfit gtr 3在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与监测效率方面都有所提升,血氧检测所耗时间缩短至 15 秒,期间手臂的轻微晃动也不至于打断测量过程了。

zepp os加上biotracker™ 3.0 ppg生物数据传感器,共同组成了amazfit gtr 3的健康评估体验。可穿戴设备如今已经进入了功能上的瓶颈期,像这样在细节处的精心打磨相信会成为未来的主流。

除去健康监测外,在智能手表的另一重要功能-运动监测上,amazfit gtr 3同样有着不小的提升。

amazfit gtr 3配备了全新的peakbeats™运动算法,最多支持150种运动模式,并搭载了五星定位功能(北斗、gps、glonass、galileo、qzss)和 50 米防水功能,甚至可以实现水下心率监测,相信可以覆盖绝大多数的运动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amazfit gtr 3在运动模式中还提供了电子竞技选项,打游戏的时候能监测自己的能量消耗和运动效果,确实是十分独特的体验。

当然,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智能手表从买回来到换掉,可能也只使用过健走、户外跑、户外骑行、游泳等几个常用模式。

为了让用户获得最方便的使用体验,amazfit gtr 3为8项最为主流的运动提供场景自动识别。比如出门散个步,它就能自动弹出健走的监测,不需要刻意启动就能进行运动效果的记录,这种轻松方便的体验还是很不错的。

自动识别运动这项功能虽小,但对于用户体验却有不小的提升。因为用户往往会忘记开始记录或忘记结束记录,无论遇到哪种情况,都会让监测数据失准。因此识别项目越多越精确,对于用户体验的提升也就越大。

至于运动之后的效果和数据,就得提到这一次amazfit gtr 3的 peakbeats™ 专业运动算法了,它能够提供最⼤摄氧量、恢复时间、运动负荷和运动效果等数据的专业分析。

那么以上就是关于华米amazfitgtr3全面测评的全部内容了,感谢大家的阅读!希望这篇教程解答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软件教程请关注代码网。

(0)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3869329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 2017-2025  代码网 保留所有权利. 粤ICP备2024248653号
站长QQ:2386932994 | 联系邮箱:23869329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