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radeon vii霸气的登场之后,amd终于在5月的台北电脑展上等到了一些消息,7nm,全新rdna架构,当时的重头在zen2架构的ryazen 3 cpu上,不能一次性把重磅都扔出来呀。所以,直到6月美国e3展上才真正正式发布了全新的radeon rx 5700系列两款显卡,早在去年就听到苏妈说“navi就要来了”,没想到这一等就是半年啊~
amd rx5700和amd rx5700xt区别对比:
amd之前的gcn架构使用了8年,在不断优化改良中奋战到2019年终于迎来了全新的rdna架构,这是一个新的开始,不知道它可以带着amd的gpu奋战多少年,不过在7nm工艺,pcie 4.0,以及gddr 6显存的加持下,相信还有不少打磨和发挥的空间。
废话不多说,在这次正式对比评测开始之前,简单再回顾一下两款显卡的基本参数,可以注意到,无论是从官方给出的基本参数上看,还是在发布会上做的对比,amd的矛头都非常清晰的告诉你“我就是针对2060和2070了”,并且给自己打上了“the best 1440p gaming gpus”的称号,反正国外做广告随便用best这种极限词。。。那实际是不是这样,我们继续往下看吧。
再来看看下面基本参数的对比(附带radeon vii客串),可以看到rx 5700 vs. rtx 2060,rx 5700 xt vs. rtx 2070,在核心数量、基础频率和加速频率上,amd都刚好超过nv一点点,在入门市场,amd并不担心,但在竞争最激烈的中端游戏显卡市场,amd近几年一直被nv牵制着,看来这次amd是瞄准了2060和2070准备出狠招了,直接抢夺大众消费级游戏显卡中市场份额最大的那一块。
看了amd radeon 5700系列显卡发布后网上铺天盖地的评测文章,发现很多人都特别留意3d mark、cinebench、aida64等各种测试软件的跑分,但在评论里也不难发现有些人会说“跑分分数高,实际游戏性能就没那么好看了”。这种说法不无道理,谁会买显卡回来专门跑分看,除了少部分用户用来编辑、压制视频,做设计之外,大多数用户还是为了爽玩游戏的吧。
那好吧,这次的测试就换个玩法,全部按照真实用户使用习惯来做测试,拿游戏帧数来做对比,让测试软件跑分见鬼去吧!毕竟游戏流畅才是大家最终追求的东西。
测试之前先来看看两位“主角”,amd radeon rx 5700和amd radeon rx 5700 xt:
开箱的都是amd官方的公版显卡,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其他品牌显卡也都是公版,理论上不管价格高低,应该都是一样的性能表现。
从包装盒设计上就可以看出产品定位的高低了,rx 5700 xt采用上下拉开的形式,显卡立在盒子中,而rx 5700就采用了普通的抽拉式盒装。
撕开5700 xt盒子两侧的封条,打开上盖,radeon rx 5700 xt就出来。
显卡依旧采用amd官方善用的简约设计,不过这次在rx 5700 xt上采用了一个性感的“收腰”设计,像个小蛮腰,初看感觉显卡被撞憋一块,细看更像是肌肉感的线条,朋友戏称说这块卡需要“钣金”了。。。。。。不过官方的说法是这样的设计更利于这种涡轮风扇的风道设计,更有利于排出热量。
顶部的信仰灯,还有红色线条贯穿点缀,供电接口采用8+6的配置。
有背板!说明定位中高端,背板也一样的简洁,呼应前脸的纹理和红色线条,整体感非常好。比起那些又是龙又是怪兽的非公版“妖艳贱货”,不知道要好到哪里去了,这也是我一直喜欢公版的原因。
再看看这个霸气的风口,斜面设计,看着很像跑车或者飞机的进气口,非常帅。由于采用涡轮风扇设计,所以进出风在显卡的两端。虽然很多人觉得涡轮风扇的效率不咋地,amd官方对于采用涡轮设计给出的理由是:避免因为diy玩家不合理的机箱风道设计而影响到显卡本身的性能发挥。这样解释也不是没有道理。虽然涡轮风扇不受机箱本身散热影响,不过本身效率一般,噪音控制也一般,看来只能维持把显卡维持在可用阶段,如果还想超频发挥更多性能,就需要第三方厂家的非公版来发挥了。
再来看看radeon rx 5700,它的造型就相对保守一些,延续了amd公版显卡的一贯设计风格
不过虽然相比 rx 5700 xt略低,不过amd这次依然给rx 5700用上了全金属的外壳,整体外壳颜色深灰色,表面采用精细的喷砂工艺,质感非常不错,没有用以前的vega系列的金属拉丝效果,也不是rx 5700 xt的横条纹理,看着更简洁一些。
同样采用涡轮风扇散热方案,不过就是比较传统的方正造型了。
这回没有背板,顶部的radeon文字也只是喷漆,没有信仰灯,放在机箱里面的效果会大打折扣了,除非使用显卡垂直竖放的安装方式。
同样的8+6 pin供电接口,和rx 5700 xt相同。
显示接口方面amd目前中高端全部都是3 dp + 1 hdmi的配置了。啥时候可以给个lightning 雷电3接口?
测试环节
开始前再看一眼最新版gpu-z识别的两款显卡的信息。可以发现虽然已经使用了最新的2.22.0版本,软件也正确识别5700系列gpu了,但是gpu的频率部分还是没有被正确读取。
测试显卡:
amd公版 radeon rx 5700
amd公版 radeon rx 5700 xt
对比显卡:
nvidia geforce rtx 2070 founder’s edition
asus rog strix geforce rtx2060 o6g gaming
测试平台
cpu: amd ryzen 9 3900x
主板: msi meg x570 godlike(bios版本:7c34v12发布日期:2019-07-02)
内存: g.skill trident z royal 8gb x 2 @ 3600 mhz cl16
硬盘: corsair force np600 2tb
电源: nzxt e850(850w)
机箱: 开放式机架
散热: nzxt kraken x52(240 aio水冷)
驱动: adrenalin 2019 edition 19.7.1 for radeon rx 5700
系统: windows 10 version 1903 64-bit
特别说明:为了真实模拟,这里按照一般用户的做法,装完硬件和驱动之后,再把主板自带的一些辅助软件安装上,比如微星的after burner,dragon center,还有naxt的cam监控软件等等。
测试环境:室内空调恒温26度
为了搭配最新的pcie 4.0,以及不给显卡造成瓶颈,cpu和主板就选择了目前的顶配产品,ryzen 9 3900x,以及微星的meg x570 godlike。
ryzen 9 3900x是一款12核24线程的产品,是目前家用桌面cpu中核心数最大的,当然在9月我们还会迎来16核32线程的ryzen 9 3950x。。。。。。采用全新zen2架构的ryzen 3000系列cpu也改用了7nm工艺,封装工艺也从过去全部封装在一个die里面改为了类似模块化的封装方式,一块cpu可以有1个或者2个core chiplet die和一个i/o die,使得设计和封装更灵活,而他们之间则采用infinity fabric连接,zen2中的infinity fabric这次也升级到了2代,让cpu有了更大的带宽,从而更好地配合最新的pcie 4.0接口使用。
微星的这块“超神主板”meg x570 godlike真的是神一样的存在,整体做工极尽奢华,eatx标准的大尺寸板型,16向供电,4根pcie 4.0插槽,3个m.2硬盘接口,全部金属铠甲散热并且中间由热管相连,两处大面积的rgb幻彩led,内存插槽旁边一个小小的显示屏可以显示动态的小动画,内建killer wifi 6无线网卡,intel千兆realtek 2.5g有线双网卡。另外,再赠送pcie 4.0接口的万兆网卡和具备两条m.2插槽的raid卡!!整套主板售价更是高达7777元!!!
芝奇皇家戟ddr4内存和幻光戟外观上最大的区别,首先是散热片使用了高亮抛光的质感,灯条从过去的磨砂质感幻光变成了晶莹剔透的效果,整体看上去更华丽。内部依旧是三星原厂b die颗粒,体制棒棒的,这次测试使用自带的xmp频率和时序,3600 mhz cl16 (amd官方推荐3200 mhz)。
ssd硬盘使用了最新发布的海盗船 force系列mp600 2tb产品,采用群联最的phison ps5016-e16主控,3d tlc nand颗粒,支持最新的pcie 4.0协议,实测读取带宽可达到接近5000mb/s,写入带宽超过4200mb/s,4k随机读写速度也十分惊人。这也是目前来讲最能发挥出pcie 4.0接口实力的产品,也是受益最大的产品。
上一张随手跑分图,性能十分恐怖!
测试平台用的零件都是功耗大户,加上高强度的测试,电源和散热方面不能怠慢,祭出我的nzxt全家桶,e850 850w的金牌全模组电源,以及kraken x52 240 aio水冷散热器,不过为了测试方便,并没有使用nzxt机箱,而是采用了开放式的机架。
测试结果
分别测试了手头有的几款主流游戏,为了保证分数的公平性,游戏自带benchmark功能的统一用自带功能测试,没有的,则使用msi afterburner在游戏中每隔10秒钟记录一次fps值,最后算平均值,尽量确保每次在游戏中走相同的线路,确保场景全程的一致性。但是由于像apex legend、pubg、gta v这类游戏的随机性太大,测试结果仅供参考了。
如果嫌图表看着不方便,下面是汇总的游戏帧数列表,大家各取所需吧,仅供参考。
从最后的得分不难看出,两块amd的新显卡在大部分游戏当中的帧数均超过了对手,整体性能有3% - 12%的领先,仅有apex legend和gta v两款游戏略微落后。
另外,amd最新2019版的驱动程序做了重大更新,里面增加了很多实用的功能,wattman支持自动超频,也可以手动设定显卡的几档频率,其他功能更是细致到调节显示色温、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等等。而且这个程序常驻内存,游戏中都可以通过alt+r键直接调出来调整,非常实用。
总结:
可以说amd两款新品rx 5700和rx 5700 xt不仅在性能和价格上都正面硬刚老对手,把rtx 2060和rtx 2070卡的死死的,而且amd的“押宝”水平着实很高,对老对手的产品线路猜的“门儿清”,rx 5700和rx 5700 xt不仅是性能上正好压制rtx 2060和rtx 2070,领先一点点,而且正好和nv新出的super系列小改款显卡从参数上打平手,尤其是rx 5700 xt和rtx 2070 super,指标上看真的非常非常接近。但是amd还有价格这张王牌呀,可以说“这是高手”了。再来看看加入super系列显卡的参数对比表。
不过呢,在实际使用中,amd的老问题——功耗和发热也依旧存在,但是由于7nm制造工艺的加持,这方面已经改善了不少,如果从公版的涡轮散热改成多风扇下压式甚至水冷的话,外加超频之后,相信表现还能再好一些,这时候就期待那些“耀眼”的第三方品牌非公版产品上市啦。
小小的展望一下:
关于7nm工艺:
1.我希望amd可以发挥更多7nm工艺低功耗的优势,推出更好的apu产品,让入门级产品也有很好的游戏表现。又或者推出类似intel “冥王峡谷”类的高性能nuc产品?
2.希望可以推出入门级被动散热的显卡产品,让diy玩家有更多的发挥空间,比如做出0噪音主机。
3.继续优化功耗,提升能耗比,让之后更高端旗舰产品不再成为“电老虎”。
关于pcie 4.0:
目前从各大网站的评测来看,家用游戏显卡除非在极限测试条件下,一般的数据带宽连pcie 3.0都“喂不饱”,更别说带宽翻倍的pcie 4.0了,rx 5700和rx 5700 xt装在老主板的pcie 3.0插槽上,打游戏的分数几乎一模一样。所以,希望amd再接再厉,让显卡早日能真正在pcie 4.0这条快车道上开的更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