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自2019年提出的加密资产市场法《mica》,预计将于今年7月正式生效,有望使欧盟成为拥有全面加密货币法规的司法管辖区。近期引发讨论的是,在该法规的技术标准草案下,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esma)明确将最大可提取价值(mev)定义为非法市场滥用的明确例子。
esma将mev视为市场滥用
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esma)日前发布第三份咨询方案,概述其拟议的技术标准,详细说明如何实施mica中的一些高级规则,这涵盖了在mica下有关检测和报告加密资产中涉嫌「市场滥用行为」的标准。esma举例: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所谓的最大可提取价值(mev),在这种情况下,矿工或验证者可以利用自己重新排序交易的能力,对某些交易进行抢先交易,从而获得利益。
esma日前发布的《第三份咨询方案》内容
该咨询草案规定欧盟几乎所有受监管的加密货币企业,包括交易所和经纪商,都需要通过全面的「可疑交易或订单报告」(stor)来侦测和报告mev案例。
但考虑到加密市场中mev发生的复杂性和频率,对于每一个mev案例都必须报告,加密货币监管领域的著名评论员patrick hansen提出了可行性的质疑。他表示:如果每一个最大可提取价值(mev)的实例都必须报告,这在实践中将如何可行?
另一方面,esma的草案还提出了一种协作执行方式,敦促欧盟内外当局合作制裁市场滥用行为。这意味着参与mev的参与者不仅可能面临欧盟监管机构的调查和执法行动,还可能面临国际当局的调查和执法行动。
律师:不是所有mev都具有恶意
不过眼尖的律师jonathan galea认为,esma在其文档中指出的是,mev「可能」暗示存在市场滥用的迹象,并特别提到了抢先交易,它并未表示这「明确表明存在市场滥用」。此外他也同意,要求交易所和经纪商报告所有mev案例是不现实的。
jonathan galea指出,我们必须区分mev的不同类型,抢先交易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他个人认为,抢先交易可以被视为市场滥用的指标,因此应该具体指出哪些可能带有恶意意图的mev形式可以作为市场滥用的潜在指标,而不应该将所有mev形式一概而论。他主张:不是所有mev事件都应该被报告,因为不是所有mev都具有恶意。实际上,mev是市场效率的重要因素。这将是我们将提交的反馈意见。
该草案预计在未来几个月内将完成定稿,esma鼓励所有利益相关方在6月25日之前就此草案提供意见。预期一旦最终确定,这些标准将在塑造欧盟加密货币监管环境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并可能为其他司法管辖区树立先例。
mev是什么?
mev(最大可提取价值,maximal extractable value)是指在区块链系统中,区块生产者(包括矿工或验证者)通过重新排序、插入或删除区块中的交易来提取额外收益的能力。
其中常见的mev攻击是抢先交易攻击(front-running attack),这是当攻击者在看到即将被提交到区块链的交易后,利用这一信息提前插入自己的交易,从而在价格变动前获得不公平的利益。这种攻击可以通过支付更高的手续费来实现,以确保自己的交易能够在目标交易之前被处理。
然而,mev是区块链交易中的一个自然现象,特别是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应用中。mev是否是市场滥用行为,还有待监管明确定义。
以上就是欧盟新监管草案视mev为非法市场滥用!要求报告所有可疑交易的详细内容,更多关于esma将mev视为市场滥用的资料请关注代码网其它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