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代码网 > 科技>硬件教程>平板电脑 > 华为MatePad Pro好用吗 华为MatePad Pro使用体验评测

华为MatePad Pro好用吗 华为MatePad Pro使用体验评测

2019年12月13日 平板电脑 我要评论
华为MatePad Pro好用吗 华为MatePad Pro使用体验评测华为MatePad Pro怎么样?性能如何?好不好用?下面小编带来华为MatePad Pro使用体验评测... 19-12-13

在我们平时办公中,多应用同时操作和设备间的互联互通如同高效办公的“两堵墙”,让职场人时常碰壁。设备性能的提升和一些第三方软件的支持在有些地方能够帮助提高办公效率,但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能够让效率直线飙升呢?

假设在飞机、高铁等场景,当你做一些文字输入、绘画等类似的办公操作需求时,怎么保证既轻松又高效?

对于这个问题,华为直接用一款平板设备给出了答案,也就是今天正式首销的华为matepad pro。

华为matepad pro使用体验评测:

怎么讲?往下看。

硬件:智能磁吸键盘+huawei m-pencil

华为matepad pro是华为最新推出的一款高端平板,搭载麒麟990芯片,除了看视频玩游戏外,另一大突破便是“智慧轻办公”,这是通过软硬件协同实现的。

首先在硬件方面,华为matepad pro支持外接键盘和手写笔huawei m-pencil,从而可以实现快捷输入、快速书写以及涂鸦绘画。

华为matepad pro作为一款生产力工具,很重要的一点便是配备了出色的键盘和手写笔,整套下来丝毫不影响其便携性。当你去外地出差时,它会是让你放进包里背在肩上,哪怕是共赴千里之外的那一款。

软件:多屏协同

硬件重要,软件创新同样必不可少。

息屏速记

平行视界

在软件方面,华为可是没少花心思。为了提高效率,加入了包括息屏速记、全新升级的平行视界、多屏协同等功能,下面重点来说一下多屏协同。

多屏协同是从系统底层打通手机和平板的藩篱,实现二者协同操作、数据流转和多屏操控。

碰一碰连接

手机和华为matepad pro两者实现协同的方法非常简单,华为提供了三种方式,一种是点击屏幕下拉菜单的“多屏协同”,然后打开手机蓝牙连接;另一种是在一体式键盘shift按键上有个nfc标签,手机在打开nfc的情况下触碰完成连接;第三种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扫描二维码。

华为matepad pro多屏协同的优势首先是摆脱了线材的束缚,对于出差在外的职场人是非常有帮助的。其次,由于是从系统底层打通手机和平板两个设备,所以两者的连接更紧密,确切地说是一种融合,手机和平板电脑相当于一款设备,笔记本的键盘/屏幕/扬声器等都化为手机的外设。

手机投屏后会在华为matepad pro屏幕上显示一块手机大小的屏幕,并映射手机内容,此时无论手机进行什么操作,这块屏幕都会进行相同的操作。更重要的是,你可以直接用手在这块投射的屏幕操作,相当于操作手机。

如刷抖音/逛淘宝/刷微博等等,得益于平板的大屏,所以可以进行多任务处理,比如一边码字一边处理微信/qq消息,可以大大提升办公/娱乐效率。这些都是普通的手机和平板所无法实现的。

更重要的是,前面提到的设备间的数据互传在多屏协同下也变得更加高效。因为手机屏幕在平板屏幕上,并且可以在平板上直接操作手机,两者之间互传图片、视频、文件等数据直接拖拽即可,不用线材,不用微信、qq等第三方软件。

通过多屏协同传输文件,不仅是不需要线材和第三方软件,传输速度上也是qq等软件不能比拟的。就相当于你在一款设备之间来回拖拽,速度必然很快。此外,像用qq这种第三方软件传图片、视频,当你传上去后还得从qq上导到图库/文件夹等地方,而华为matepad pro多屏协同就不用,直接从手机图库拖拽图片到平板即可,简单省事,相当便捷。

结尾:目前很多平板厂商都瞄准了轻办公这一市场需求,但是大多都是加个键盘和手写笔就完了,其他软件方面的优化很少。而华为matepad pro则不同,不仅针对手写笔加入了息屏速记功能,而且还有多屏协同这样的创新,是实实在在能够为我们日常轻办公带来便捷和提升效率的功能,带来那种“用了就再也回不去”的操作体验。

华为matepad pro为轻办公指引了全新的方向,也必将在日后一点点改变我们的轻办公体验,让它更加轻松、高效。

据悉,12月12日 00:00,华为matepad pro已正式开启首销,其中6gb+128gb wifi版售价3299元,6gb+128gb lte版售价3799元,8gb+256gb wifi版售价3999元,8gb+256gb lte版售价4499元,用户可通过华为官方商城、各大授权电商、华为体验店及线下门店进行抢购。此外,华为双十二优惠活动仍在火热进行中,更多优惠可登陆华为商城及各大电商平台华为官方旗舰店了解。

(0)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3869329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 2017-2025  代码网 保留所有权利. 粤ICP备2024248653号
站长QQ:2386932994 | 联系邮箱:23869329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