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代码网 > 服务器>网站运营>网站建设 > 从“刷我滴卡”到“刷我滴脸”

从“刷我滴卡”到“刷我滴脸”

2015年03月18日 网站建设 我要评论
从“刷我滴卡”到“刷我滴脸”在 CeBIT(汉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上,马云亲自演示了蚂蚁金服的Smile to Pay扫脸技术,用自己具有特色的面容代替支付密码,从淘宝网上购买了1948年汉诺威纪念邮票... 15-03-18

“刷我滴卡”是一句玩笑话,来自于泰语“สวัสดีค่ะ”的谐音,一语双关。而估计很快大家在支付的时候就会说:“刷我滴脸”啦。

qq截图20150317110604

在 cebit(汉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上,马云亲自演示了蚂蚁金服的smile to pay扫脸技术,用自己具有特色的面容代替支付密码,从淘宝网上购买了1948年汉诺威纪念邮票。

面部识别属于生物特征识别的一种,算是一项很古老的技术,在还没有智能手机的时候已经有脸部识别应用了,而且面部解锁在很早的 android 手机上就有应用了。不过用到支付上的话就需要十分精准的识别率,同时还要有很高的成功率。比如你不能让一个跟你长得十分像的人可以成功通过扫描,也不能因为自己换了个眼镜就无法完成支付。毕竟面孔不是指纹,他并不是每个人的唯一人识别认证。

ce252b178153b6b104bd9e26e03f6265_b

蚂蚁金服推出的面部识别,技术来自于 face++,据称,在 lfw 国际公开测试集中,face++ 的识别率达到了 99.5%,高于人眼对面部的识别。而且人眼对脸部的识别还受到记忆等影响,但系统则不会。甚至可以识别出化妆之后的区别,因为化妆是在视觉上进行“伪装”,但人脸识别系统却是以细节部分识别组成的。

其实人脸识别并不是对于支付来说最好的方式,指纹本身就有着比人脸更安全,技术门槛更低的优势。而虹膜识别虽然技术门槛高,但是重复率更低。不过面部识别对蚂蚁金服来说只是生物识别的一个部分。如果你还记得在去年愚人节支付宝推出的“空付”概念视频,当中所实现的纹身扫描就是生物识别的一种,为了实现这一场景,支付宝一直在生物识别上进行着研究,还专门成立了一只名为“柒车间”的技术团队。

不过最后还得说,短时间内这项功能还不会出现在你的支付宝当中,原因不光是应用场景方面蚂蚁金服还没有确认,而且监管机构也没有进行认可。不过未来或许有那么一天,再帮朋友付账的时候就可以大胆的喊出:“刷我滴脸!”了。

(0)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3869329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 2017-2025  代码网 保留所有权利. 粤ICP备2024248653号
站长QQ:2386932994 | 联系邮箱:23869329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