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三频模式后,小米7000的信号强度下降比较严重,特别是两个5ghz频段。在穿一堵墙之后,速率都只能达到原先双频模式或ax9000水平的一半;两堵墙后则是彻底熄火。不过这个结果完全是意料之中,毕竟小米官方也做出过说明:
总的来说,小米7000的信号表现令人满意,特别是默认的双频模式下,和以信号猛著称的一代王者ax9000相比也不遑多让;而三频模式则可以看做是小米提供的一个“彩蛋”,以满足少数人群的特殊需求和偏好。因此建议大家在日常情况下,使用默认的双频模式就足够了。
mesh组网
随着大家的房子越来越大,对速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多个路由器组mesh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选择。小米7000作为主路由的情况下,可以拖带任意数量小米/红米wifi6路由器作为子路由(无线mesh最多10台),使用802.11k/v/r协议达成多个路由器之间的无缝漫游。
我今天使用红米ax5400电竞版作为子路由进行测试,同主路由之间通过2.5g口进行连接,避免出现千兆瓶颈。路由器及测试点位图如下:
在书房门口位置增加红米ax5400电竞版作为子路由后,整个区域(书房/主卧/次卧和两个卫生间)的wifi信号都获得极大的增强。下面是单路由器和双路由器的同点位5g@160mhz速度测试对比
漫游测试方面,我进行了10次漫游,全部切换时间都在100ms以内,平均70ms左右。切换信号强度差值为30dbm左右,整体表现还是不错,日常使用完全无感。
从实测可以明显看出,有线mesh是目前大面积户型的最优选择。相比ac+ap,不仅性能有优势,而且价格便宜的多,后期升级也更方便。
功耗及散热
小米7000路由器日常负荷运转下,功率为11.5w左右。高负载(持续通过网络写入挂载硬盘),功率为13.5w左右,整体功耗略低于ax9000(平均15-17w),大概三天一度电。
在持续运转24小时后,机身最高温度达到42.5℃。实际上从acwifi的拆机来看,小米7000的散热堆料是非常足的。对于一台性能取向,而且采用被动散热的路由器来说,这个效果已经很不错了。如果使用环境比较恶劣,或者是经常重度运转,可以买个支架稍微垫起来一些,散热会更好。
usb 3.0 测试& samba
小米7000自带一个usb3.0接口,并且支持samba3.0协议。经过小米团队优化之后,性能在ax9000的usb3.0基础上获得了巨大提升,几乎翻倍。
我这里使用固态u盘,2.5g nas和一个4.8g的固定压缩包进行测试,读写速度分别达到244mb/s和204mb/s,而且传输全程的稳定性方面也略优于ax9000。这个速度虽然无法完全跑满2.5g网络的带宽,但已经达到了千兆的两倍,和官方海报宣称的“最高260mb/s”完全符合。
小米7000支持sabma(smb)3.0协议,可以方便的和绝大多数主流设备交换数据。比如在windows下通过“映射网络驱动器”挂载,安卓手机使用小编一直很推崇的solid explorer,电视/投影仪端大多数播放器也都支持smb.
电视端kodi播放小米7000usb储存中的视频
对于想把小米7000作为“轻nas”使用的小伙伴来说,搞一块高性能硬盘配合电脑2.5g网口或手机5g频段160mhz使用,真的很爽!
docker
小米7000原厂固件提供了docker支持,无疑是为喜欢折腾的用户带来了福音。和万兆路由器一样,在正式版固件上,小米摒弃了ax9000开发版上提供的docker图形化工具portainer,转而使用更加轻便小巧的simple docker。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