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gh bandwidth修改为启用
- low latency修改为启用
这里放一下测试图,tm5的1us脚本过测,使用6800mhz+c34的xmp预设,测试数据如下图所示:
- 读取速度为100.29gb/s
- 写入速度为101.24gb/s
- 拷贝速度为100.43gb/s
- 延迟为65.8ns
看过上一篇两根超频的朋友应该发现了问题,按频率比例来说,这四根内存的读写速度比两根要低一些,这是正常的。
这里放一下和内存性能直接挂钩的解压缩测试做量化对比,使用7-zip自带的benchmark,测试数据如下图所示:
- 10轮测试的最终分数为220.280gips
手动超频测试
超频流程就不重复介绍了,四根插满的超频上限要比两根低很多,和大家说一下四挡硬件的基本盘:
- 较差体质cpu+不管啥主板,能稳定6000mhz+c32就算成功。
- 一般体质cpu+二线主板的四槽z系列主板,6400mhz+c32基本都没问题。
- 一般体质cpu+一线主板的四槽z系列主板,6800mhz+c34基本都没问题。
- 大雕体质cpu+一线主板的四槽z系列主板,可以尝试摸7600mhz+c36甚至更高。
本次演示环境属于第三档,最后手动超频也是成功超到7200mhz+c34过测,如果你的板u连6800mhz的xmp预设都过不去,就得手动修改电压进行微调。
说完基本盘就是电压,本次四根7200mhz稳定过测的各项电压参数和两根8000mhz差不多,仅需要微微降低vdd2和内存电压,这个结论没大量案例支持不一定准,仅供大家参考。
下面分享下我的超频配置,请大家注意区分可以抄和不能超的地方,都会有说明的第一步,进入bios的“频率/电压控制”:
- 停用下图圈出来的所有选项
- 频率修改为你的目标
以上直接照抄,初次超频千万不要给太高频率,一点一点加。
第二步,进入上图的“高级内存设定”配置页面,修改下图圈出来的三项:
- 内存参考频率修改为100
- gear模式修改为gear2
- sa gv修改为停用
以上直接照抄。
第三步,进入上图的“内存通道时序”配置页面,修改下图圈出来的四项:
- tcl修改为34
- trcd修改为48
- trp修改为48
- tras修改为78
这组时序非常宽松,7200mhz及以内的频率直接照抄。
第四步,回到“频率/电压控制”首页,一定要看说明,修改下图圈出来的三项:
- cpu代理电压修改为1.30v,如果tm5报对应错误,单次调整电压±0.01v。
- vddq cpu电压修改为1.32v,如果tm5报对应错误,单次调整电压±0.005v。
- vdd2 cpu电压修改为1.42v,如果tm5报对应错误,单次调整电压±0.01v。
vddq和vdd2电压我这里给的很低,部分cpu的甜点电压比较高,单次加压一定要少,千万别一下子直接加很高,很容易错过甜点电压。
第五步,上一步页面进入“内存电压控制”页面,修改下图圈出来的三项:
- vdd电压修改为1.42v,如果tm5报对应错误,单次调整电压±0.005v。
- vddq电压修改为1.42v,如果tm5报对应错误,单次调整电压±0.005v。
- vpp电压修改为1.9v,改完就不用动了。
和cpu电压一样,单次加压一定要少,全部配置完成后点“储存并离开”,保存配置并重启电脑,按照上面的流程图循环加频率测试,启动可能比较慢,千万不要急。
放一下测试图,tm5的1us脚本过测,使用6800mhz+c34的xmp预设,开启大带宽+低延迟模式,测试数据如下图所示:
- 读取速度为106.30gb/s,对比xmp预设提升5.99%。
- 写入速度为107.08gb/s,对比xmp预设提升5.77%。
- 拷贝速度为106.47gb/s,对比xmp预设提升6.01%。
- 延迟为62.0ns,对比xmp预设优化6.13%。
其次是7-zip自带的benchmark,测试数据如下图所示:
- 10轮测试的最终分数为224.323gips,对比xmp预设提升1.84%。
虽然看着提升不大,实际上用得到大容量内存的场景一般都是多任务,如果多进程并发运行且每个都能有1%的提升,那么累加起来就不少了。
最后对比四根插满与仅上两根的数据,两根7200mhz+c36+大带宽低延迟模式的测试数据如下图所示:
- 两根7200mhz的读取速度为111.49gb/s,对比四根7200mhz高出4.88%。
- 两根7200mhz的写入速度为110.46gb/s,对比四根7200mhz高出3.16%。
- 两根7200mhz的拷贝速度为105.97gb/s,对比四根7200mhz低了0.47%。
- 两根7200mhz的延迟为63.8ns,对比四根7200mhz高出2.90%。
通过数据对比可以得出结论,在同频率前提下,即使两根组的时序更高,四根的读写能力综合来看也是略差,我个人认为可以接受,毕竟ddr4也这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