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代码网 > 服务器>网络安全>企业安全 > 公共场所免费WIFI盗取机密信息的几个案例

公共场所免费WIFI盗取机密信息的几个案例

2014年04月25日 企业安全 我要评论
公共场所免费WIFI盗取机密信息的几个案例如今电子商务社会,每个人的手机号上都绑定很多东西。比如网银、支付宝、银行卡、等很多关系到个人财产的东西。骗子也利用了这点来开始作案。下面来分享几个案例给大家认识到什么时候... 14-04-25

a、公共场所免费的wifi是元凶,假wifi15分钟可盗取信息

据介绍,这种骗术的成本并不高,一台win7系统电脑、一套无线网络及一个网络包分析软件,设置一个无线热点ap,就可以轻松地搭建一个不设密码的wifi。

现如今公共场所免费wifi铺天盖地,很难分辨哪个账号是不法分子搭建的。如果不慎使用,不法分子只需15分钟就可窃取手机上的个人信息和密码,包括网银密码、炒股账户密码、信用卡账户密码,支付宝账户密码等。

b、乱蹭免费的wifi银行账户丢失大量金额。

u盾、银行卡均在手,账户还绑定了手机短信提示服务,密码也没丢失…银行卡上的钱却不翼而飞了。近日市民小明(化名)就遭遇了这么一件蹊跷事。69笔“隐形”交易记录,让他账户上的6万多元,在两天内不翼而飞了。

小明当即报了警。警方调取的银行资料显示,在不到两天的时间内,小明的钱分69笔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被人盗刷,大多被用来充话费、购买游戏点卡等虚拟消费。

利用免费的wifi窃取他人信息、主要有三种手段:

手法一钓鱼链接以假当真:把正当网站的地址“绑架”到自己的非法网站上,使用者输入的网址虽然没错,但登录的却是一个仿真度极高的假网站。

手法二分析软件半路拦截:不法分子还可以依靠软件截获网络数据,再通过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破解来获得账号和密码。

手法三账户转账偷梁换柱:有些“菜鸟”黑客破解不了用户的账户密码,却可以通过陷阱wifi截获受害人转账的接收账户,改成自己的账户,就能收到受害人的转账。

温馨提醒:谨慎使用免费的wifi,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防止账户“剃光”。

1.对手机做好账户的相关安全防护,杀毒软件,防火墙,短信提醒

2.谨慎安装手机软件app,需要的软件尽量到官方网站下载。

3.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陌生环境下的wifi,千万谨慎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等重要信息。

(0)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3869329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 2017-2025  代码网 保留所有权利. 粤ICP备2024248653号
站长QQ:2386932994 | 联系邮箱:23869329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