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代码网 > 科技>人工智能 > 超强焕新CPU+GPU断代领先! 联发科天玑9500旗舰芯片首发评测

超强焕新CPU+GPU断代领先! 联发科天玑9500旗舰芯片首发评测

2025年09月24日 人工智能 我要评论
来到2025年第四季度,各家旗舰机型纷纷登场,当然在这之前肯定是芯片厂商的主战场,前脚我们刚聊完iphone 17系列的a19芯片,接近着联发科天玑9500就来了,去年全大核的天玑9400就给了我们一

来到2025年第四季度,各家旗舰机型纷纷登场,当然在这之前肯定是芯片厂商的主战场,前脚我们刚聊完iphone 17系列的a19芯片,接近着联发科天玑9500就来了,去年全大核的天玑9400就给了我们一个大惊喜,在过去一年的时间中,天玑9400与骁龙8至尊打的有来有回。

而今年发哥更是牌面十足,发哥推出的全面焕新的架构,性能更强,功耗更低,还有全新的光追引擎,在ai浪潮下,全新的sme2技术更好的落地端侧ai功能。

全大核架构更上一层楼

先来了解一下天玑9500的基础参数部分:

联发科天玑9500带来了c1 系列 cpu,1颗c1-ultra 超大核,主频4.21ghz,拥有2mb l2缓存,这颗超大核将提供前所未有的性能提升、能效和可扩展性改进;3颗c1-premiuim超大核,主频3.5ghz,拥有1mb l2缓存、以及4颗c1-pro 2.7ghz大核,512kb l2缓存,gpu则延续12核g1 ultra配置。另外值得注意的是,c1-ultra 与全新的g1 ultra相得益彰,能够提供卓越的图形性能和效率。

有史以来最强大的gpu

根据最新的 newzoo 报告,手游玩家占据了高达 83% 的全球游戏玩家人口,其手游总时长达到 3,900 亿小时。联发科早在2022年就以布局移动端光追,在天玑9200上,成为首个落地移动光追的soc。在手机性能不断提升的当下,手游能比的,难道就一直只有帧率吗?对于一直注重提升游戏体验的联发科来说。画质,早早就成了他们看中的下一个风口。

而今天的天玑9500所搭载的g1 ultra gpu彰显了移动 gpu 性能与能效的巅峰水平,通过以下设计在移动设备上实现媲美主机级的高端沉浸式游戏体验:

首先就是在图像渲染方面,天玑9500支持虚幻引擎5.5 nanite技术和5.6的megalights技术,在移动端画质精细度和光追更近一步,除了画面精细度更好、光影效果更真实外,这次还在帧率、流畅度上有了大幅的提升。

与前一代g925 gpu 相比, g1-ultra 的光线追踪性能提升高达两倍,并在主流图形基准测试中,性能表现大幅提升。

得益于在光线追踪和架构效率上的突破性进展,天玑9500为新一代智能手机体验奠定基础,消费者能享受到更持久的沉浸式逼真游戏体验,并通过先进的内建智能获得更迅捷的交互响应。

性能跑分/游戏实测

闲言少叙,我们直接通过一系列的跑分软件对这颗年度旗舰芯片天玑9500做一个大概得了解。

现场测试环境为室温22°,多次跑分稳定,geekbnech 6最佳成绩单核3609,多核10733,相比去年的天玑9400 geekbnech 6单核成绩2916,多核成绩9178,可以看到c1 ultra对于单核性能提升是肉眼可见的。

接下来我们对其gpu性能进行测试——

在gfx 1440p aztec ruins vulkan项目为 154 fps,相比上一代天玑9400的128 fps,gpu性能大进化。后者压力更高,从过程图来说,天玑9500也是轻松拿捏,并没有“撞墙”的情况,不免让我们大胆畅想一下,未来的《原神》、《崩铁》等游戏的画质核帧率是否会突破1080p+60的“常规”表现,更高分辨率、更高帧率的游戏体验似乎不远了。

3dmark steel nomad light 1440p这项测试对于当下旗舰机来说也是不小的压力,来看看天玑9500的表现如何——最终得分3405,平均fps 25.22,再来看看过程,温度表现相当稳定,一直在30度一下,对比上一代的2400分数拥有将近1000分的提升,性能也超过了最新的苹果 a19 pro 。

天玑9500在3dmark的solar bay extreme光线追踪测试中,得分2604,帧率11-22fps,平均帧率18.22,较前代提升超过50%。

这不仅是一次技术上的突破,更是一次对未来移动游戏发展方向的引领。它展示了移动设备在图形处理能力上的无限可能,激发了整个行业对于更高画质、更低功耗的追求。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持续发展,我们可以期待更多像天玑9500这样的创新出现,推动移动端 gpu 技术迈向新的高度。

游戏实测 功耗表现惊喜!

在游戏测试环节,我们选择较低负载的《王者荣耀》和高负载的《崩铁》。

(0)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3869329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 2017-2025  代码网 保留所有权利. 粤ICP备2024248653号
站长QQ:2386932994 | 联系邮箱:23869329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