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代码网 > 科技>区块链>区块链技术 > 加密货币世界中的 DeFi 是什么?受欢迎的DeFi 代币有哪些?一文详解

加密货币世界中的 DeFi 是什么?受欢迎的DeFi 代币有哪些?一文详解

2025年09月22日 区块链技术 我要评论
去中心化金融(DeFi)允许用户在没有中介的情况下交易并通过加密货币赚钱,它与传统金融体系相反,赋予用户对自己资产的完全控制权,本文将详细探讨 DeFi 的概念,并为计划进入这一不断...

去中心化金融(defi)允许用户在没有中介的情况下交易并通过加密货币赚钱。它与传统金融体系相反,赋予用户对自己资产的完全控制权。本文将详细探讨 defi 的概念,并为计划进入这一不断增长领域的人提供流行的 defi 平台和代币示例。

什么是去中心化金融(defi)?

去中心化金融(简称 defi)是一个基于区块链的金融生态系统,使用户可以在没有中介的情况下管理资金。换句话说,他们可以在不依赖银行或支付系统的情况下进行交易、借贷和其他加密货币相关操作。取代传统中介的是智能合约(自动执行的程序),它能自动执行交易。

defi 如何运作?

defi 使用区块链技术:当用户与 defi 平台交互(例如在交易所交易加密货币)时,交易会记录在区块链上,从而确保其透明性和安全性。任何人都可以跟踪此类交易,但没有人可以控制用户的操作。

进一步说,智能合约让用户对资产拥有完全控制权。这得益于代码保障系统安全——包括交易所、借贷协议、收益平台等在内的许多应用程序都依赖这些代码运行。用户通过加密货币钱包(例如 cryptomus 钱包)连接智能合约,选择所需的服务(例如 staking),并与协议进行交互。这种点对点模式确保 defi 在全球范围内 24/7 全天候运行。

最受欢迎的 defi 平台

一些 defi 平台已成为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部分——我们在下文进一步讨论:

  • aave。 一个去中心化借贷协议,用户可以借入加密货币。
  • makerdao。 这是dai 稳定币背后的协议,用户通过将加密货币作为抵押品锁定在智能合约中来生成代币。
  • compound。 一个算法化的货币市场协议,允许用户根据供需关系产生的利率借贷加密资产。

此外,还有一些在 defi 中被广泛使用的去中心化交易所。流行的包括 uniswap 和 sushiswap,它们都有自己的代币用于执行交易。

什么是 defi 代币?

defi 涉及其专属代币——这些是让平台和协议运作的加密货币。它们用于多种目的,包括支付手续费、staking 奖励、治理(投票)以及提供流动性。

以下是市场上最受欢迎的 defi 代币:

  • uni(uniswap)。 这是同名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代币,用于对协议变更进行投票。
  • aave(aave)。 用于 aave 借贷协议的治理和 staking,还可用于降低手续费并保障平台安全。
  • mkr(makerdao)。 用于管理 maker 协议并发行 dai 稳定币,持有者可对系统参数进行投票。
  • comp(compound)。 用于 compound 借贷平台,并赋予持有者影响决策的机会。
  • crv(curve dao token)。 用于支持 curve finance 稳定币兑换的运作,并用于治理和 staking 奖励。

去中心化金融 vs 传统金融

方面defi传统金融
控制权去中心化,由智能合约管理中心化,由银行和政府管理
资金政策很难或无法阻止交易资金可被冻结或取消
访问条件只需互联网和加密钱包需要身份验证
营业时间24/7 全天候有限时间
透明度区块链上的公开记录私有记录,访问受限
中介机构无,点对点网络一个或多个中介

defi 的风险

尽管 defi 提供了巨大的机会,但它也可能带来一些风险。在进入该生态系统前请注意:

  • 智能合约漏洞。 由于 defi 平台依赖代码,代码中的错误可能导致资金损失,而漏洞可能被黑客利用。
  • 市场波动。 加密货币价格持续波动,不同平台可能有自己的汇率,这会影响交易流程。
  • 监管不确定性。 各国政府仍在制定 defi 相关法律,这可能影响某些地区的可用性。
  • 用户失误。 在 defi 中,用户对自己的钱包和私钥负责,一旦丢失访问权限,资金将永久丢失。

为了降低风险,建议使用经过验证的平台。

defi 是一种方便的资金管理方式,它让用户完全掌控自己的资金并促进交易,但同时也伴随着需要自行防范的风险。

到此这篇关于加密货币世界中的 defi 是什么?受欢迎的defi 代币有哪些?一文详解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币圈defi全面介绍内容请搜索代码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代码网!

(0)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3869329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 2017-2025  代码网 保留所有权利. 粤ICP备2024248653号
站长QQ:2386932994 | 联系邮箱:2386932994@qq.com